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曼之中医讲演录(1)/正安青年医师培训计划系列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他们如果和我们进行接触的话,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大开眼界的。西方的科学目前已经取得了很伟大的成就,他们已经走向了现代科学的巅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东方文化是怎么一回事,东方的思维方式是怎么一回事。他们感觉到里面肯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猜测,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敏锐眼光,但是我们却很平凡地每天都在用这些方法,这才是最可贵的东西。我们有一些人数典忘祖,盲目地崇拜西方,对于自己家里的这些珍宝却看不上眼,“弃之如敝屣”这实在是很可惜的。如果中医灭亡的话,那就不仅是中医的损失,它更是人类的损失,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的消失。人类思维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被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不知道,后人只能去考古,就像玛雅文明在今天一样,这难道不遗憾吗!

下面让我们再读几篇朱丹溪《格致余论·呃逆论》中的医案,看一下辨证论治方法的运用实例。第一案是陈泽仁案:

“陈择仁年近七十,厚味之人也,有久喘病而作止不常。新秋患滞下,食大减,至五七日后呃作。招余视,脉皆大豁,众以为难。余日:‘形瘦者尚可为。’以人参白术汤下大补丸以补血,至七日而安。此二人者,虚之为也。” 这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富贵人。久有喘病又兼形瘦,形瘦是脾虚,久喘是肺气虚弱,合起来看是脾肺气虚。养尊处优,饮食厚味,是湿热痰浊内聚,秋季金敛,湿热不化,于是发为滞下,也就是痢疾。湿热壅滞而胃气虚,五七日后呃逆,久病呃逆为预后不良的表现,况且脉象大而空虚,于是“众以为难”,会诊的医生们都觉得不可挽救了。但是朱丹溪以为“形瘦者尚可为”,这是因为胖人外实内虚,瘦人气敛内实,所以说“形瘦者尚可为”。此人虽然是虚证,但是病程只是数日,呃逆未必就是死证。人参白术汤组成为小柴胡汤去大枣加白术、葛根、山栀、防风。大补丸就是黄柏一味为丸。本方以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脾胃,半夏化痰燥湿,山栀、黄柏清热燥湿,葛根清热升津,防风升阳疏风。

“又一女子年逾笄”案:

“又一女子年逾笄,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而呃作,每作则举身跳动,神昏不知人,问之乃知暴病。视其形气俱实,遂以人参芦煎汤饮一碗,大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

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逾笄”是指十五岁以上可以盘发的年龄。性躁味厚是指饮食厚味导致肝气肝火旺盛。 “暑月因大怒而呃作”暑月天气炎热,是相火主气之时,相火旺盛之人又逢相火司令,外热内热相合,恰巧遇上大怒,所以呃逆连连,“举身跳动,神昏不知人”肝气相火相合,于是一旦爆发,症状确实严重,然后“问之乃知暴病,视其形气俱实”,于是立即用吐法,吐出顽痰而愈。本案平素的饮食厚味就是痰火的来源。

以下三篇《格致余论·治病必求其本论》里的医案都是和涩脉有关的。下面族叔祖案:

“族叔祖年七十,禀甚壮,形甚瘦。夏末患泄利至深秋,百方不应。予视之,日:病虽久而神不悴,小便涩少而不赤,两手脉俱涩而颇弦。自言膈微闷,食亦减。因悟日:此必多年沉积,僻在胃肠。询其平生喜食何物,日:我喜食鲤鱼,三年无一日缺。予日:积痰在肺,肺为大肠之藏,宜大肠之本不固也,当与澄其源而流自清。以莱萸、陈皮、青葱、麓苜根、生姜煎浓汤,和以砂糖,饮一碗许,自以指探喉中。至半时辰,吐痰半升许,如胶,是夜减半。次早又饮,又吐半升而利止。又与平胃散加白术、黄连,旬日而安。”

“族叔祖年七十,禀甚壮,形甚瘦”天生身体健壮,只是形很瘦,瘦人敛气是好事,但是过于瘦也是耐受力有限的原因,况且这一类人多仗着体健,饮食不加节制,所以“夏末患泄利至深秋,百方不应”“自言膈微闷,食亦减”,丹溪因此而意识到是饮食问题, “多年沉积,僻在胃肠”,于是连续用吐法两次, “旬日而安”。

“东阳王仲延遇诸途”案:

“东阳王仲延遇诸途,来告日:我每日食物必屈曲自膈而下,且硬涩作微痛.它无所苦,此何病?脉之,右甚涩而关尤沉,左却和。予日:污血在胃脘之口。气因郁而为痰,此必食物所致,明以告我。彼亦不自觉。予又日:汝去腊食何物为多?日:我每日必早饮点剁酒两三盏.逼寒气。为制一方,用韭汁半银盏,冷饮细呷之,尽韭叶半斤而病安。已而果然。” 诸,之于的合字,途,路途中。“右甚涩而关尤沉,左却和”脉象是左升右降,左手沉为郁结,涩为血瘀。“我每日必早饮点剁酒两三盏,逼寒气”。饮热酒易于患噎膈病,也就是今天的癌症,这是古代的看法。韭汁是治疗胃脘瘀血的重要药物。

“又一邻人”案:

“又一邻人,年三十余,性狡而躁,素患下疳疮,或作或止。夏初患自利。膈上微闷。医与治中汤,昏闷若死,片时而苏。予脉之,两手皆涩,重取略弦似数。予日:此下疳疮之深重者。与当归龙荟丸去麝,四贴而利减。又与小柴胡汤去半夏,加黄连、芍药、川芎、生姜,煎五六贴而安。彼三人者,俱是涩脉,或弦或不弦,而治法迥别。”P13-14

书评(媒体评论)

陕西渭南中医孙曼之先生,自学成才,远近闻名,传承中医,鞠躬尽瘁,他的从医经历是非常罕见的,感人至深的,他在提携后进上是不遗余力的,弥足珍贵的。本书与他以往出版的几本书不同之处在于:这是孙老师几十年中医心法的集中阐释和全盘托出。人说中医界有个普遍的大毛病——保守——我们深知众人敬爱的孙老师不是这样的人。

——出版者

后记

本书是我和正安聚友会合作举办的“正安青年医师培训计划”的成果之一。由于中医专业统编教材内容过于浅显而不足以应付临床实践所需,所以在培训第一阶段安排了这个专题讲座,本书便是这个专题讲座的录音记录稿。为了本书的听打记录工作,正安聚友会组织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听打组,对于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代表我们全体师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整理过程中,经由陈盈霖、陈胜、陈振斌三位学生组织整理,由张起瑞和陈茜先后制作ppt,另由蒋美艳、武鹏、霍玉梅三位用心校对,才得以成书,这是我们不应忘记的,我们应该向他们也表示谢意。现在这套书的第一册终于面世了,希望国内中医界的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在培训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断改进。

孙曼之

2015年11月10日

目录

第一讲 辨证论治的意义和历史渊源

第二讲 朱志宏谈风药的历史和应用

第三讲 风药应用医案解析

第四讲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谈谈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第五讲 通降阳明法和叶氏茯苓饮

第六讲 叶氏茯苓饮应用医案解析

第七讲 后至者成功——谈谈中医处方的剂量问题

第八讲 “阳蓄积病死”——谈谈热邪对于人体的危害

第九讲 用药如用兵——谈谈辨证论治的方法

第十讲 阳陷于阴的病机及其诊治

第十一讲 《素问·藏气法时论》讲解

第十二讲 从源头入手——《医学启源》简介

后记

序言

本书的主编是我的弟子陈盈霖,他来自台北市,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他是我的临床技能提高班里面采用“临床医案循环阅读法”的倡导者,此法把学习的速度大大推进了一步。很多同学都效仿此法而取得成功。2013年他担任辅导老师以后,又出现了陈振斌、陈胜、陈家益等4位同学先后担任此职,他们都是快速成长型人才。其中,陈胜主持的每日“临床思路练习讨论”和孙乃雄主持的“临床思路练习写作”课程,采用把三个方法结合起来的模式,为人才的大面积速成,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厥功甚伟,成为我们目前一直坚持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

我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中医发展的正常现象。鼓励弟子超过老师一直是我的期望。事实上,目前已经有一些弟子在不同的领域超过了我,我为此而倍感自豪,这正是我的私家中医教育为官办的中医教育体制所不及、而中医能够后继有人的希望之所在!

我们的师承教育要求学员们对于古代主要医家的临床经验都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同时反对偏执,要求他们在短期内掌握一般毕业生要在走出校门后花费很多年才能掌握的辨证施治的基本技巧,这也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用以读书学习,使得他们日后成为在理论上具有坚实造诣的医学家。

他们何以能够在短期之内实现这一点呢?关键在于搞好病案讨论课程,这个课程是采用座谈会形式举行的,鼓励学员们踊跃参加,自由发言,互相补充,独立思考,从而形成了活跃的学术气氛。其次是针对教材的某些不足之处,进行专题讲演教学活动共三十六讲,用以提高对于中医理论一些重要问题的正确认识。

本书即是我的专题讲演授课记录,所遵守的原则有两点:一是对于现行教材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的补充;二是参以己见,以供读者参考。如有疏误之处,敬请不吝指正。我个人的能力有限,我的余生恐怕只能够培训出几眢瞳得辨证论治的医生,但他们还是会像我一样,免费地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代代相传,薪火不熄,必将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医之不会灭亡,端的有赖于这一批青年人,又有何疑焉!

今年以来,我已完全退出临床和教学工作,专心致力于写作、研究,以便为贤能让路,精力有余之时当然希望与诸位聚友多多来往,谈医论道,诚为人生一大乐事。我坚信,如果中医不灭亡,东方文化也一定会给世界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在为保存传统文化而做的努力,绝不会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历史将会证明这一切!

孙曼之

内容推荐

陈盈霖编写的《孙曼之中医讲演录(1)》是陕西渭南明医孙曼之老师跟正安聚友会合作举办的“正安青年医师培训计划”的成果之一,是孙老师倾注多年的学医、行医和传授经验的结晶,弥足珍贵。本书是孙老师为青年医(学)生们的专题讲演内容全记录,包括了诸如如何认识和理解辨证论治这一中医治病大法,孙老师炉火纯青的风药研究心得和临证经验,叶天士方剂应用经验,中医处方的剂量问题,热邪对人体的危害,等等,都是青年医生临证时候非常需要的知识,全书内容充分地体现了培训的初衷:一方面对于现行教材不足(比如实用性)予以适当补充,一方面介绍孙老师几十年治学经验。

编辑推荐

陕西渭南中医孙曼之先生,自学成才,远近闻名,传承中医,鞠躬尽瘁,他的从医经历是非常罕见的,感人至深的,他在提携后进上是不遗余力的,弥足珍贵的。陈盈霖编写的《孙曼之中医讲演录(1)》与以往出版的几本书不同之处在于:这是孙老师几十年中医心法的集中阐释和全盘托出。人说中医界有个普遍的大毛病——保守——我们深知众人敬爱的孙老师不是这样的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曼之中医讲演录(1)/正安青年医师培训计划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盈霖主编
译者
编者 陈盈霖
绘者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195170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5284128
中图分类号 R249.76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60
18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