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经历,看似微不足道,但同时却于不经意间折射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没有“民”何来“族”,没有“家”又何来“国”?说到底,民族和国家不过是无数个人、无数家庭的集合罢了。《老照片》问世经来,对于个人的命运、对于私人化的叙述倾注了更多的关注,给予了较多的篇幅,原因也盖出于此。
图书 | 老照片(第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经历,看似微不足道,但同时却于不经意间折射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没有“民”何来“族”,没有“家”又何来“国”?说到底,民族和国家不过是无数个人、无数家庭的集合罢了。《老照片》问世经来,对于个人的命运、对于私人化的叙述倾注了更多的关注,给予了较多的篇幅,原因也盖出于此。 内容推荐 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使在一些大量使用照片的书籍里,它也不过是某种历史结论的旁证,或某个历史的概念的图解。《老照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改变,把照片置于观照的中心,让照片自己来诉说。有时候,照片蕴含的话语、传播的意味,远不是几条简单的历史结论所能涵盖的,而历史却只有正视和倾听照片的话语,才能鲜活生动起来。 目录 刘德增 剃发令·蓄发令·剪辫令 杨宪益 我的一位加拿大朋友 陆 昕 祖辈的故事 陈之平 “站笼”的记述 李 辉 郁风与蓝苹 王泽群 难忘“格尔木” 戴天恩 展长卷,忆昔年 锐 明 胜者与败者 冯晓春 怵目惊心的大字 张 炜 安然与激越 杨 筱 日常生活里的红军战士 徐志良 母亲 姜舜源 清宫旧照赏析 范 用 一种普及性知识性摄影读物 白永达 80年前白洋淀边的女子小学 张复合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 李惠生 从“提督楼”到“迎宾馆” 孙春山 流放潼关的日子 梅绍武 梅兰芳和丰子恺 孙 洵 罗振玉与王国维 马节松 孙中山济南遇“险” 史一兵 1931年的一个家庭 杨天亮 孤胆英雄尹奉吉 王伯敏 瞻仰鲁迅墓 杨士琦 地震亲历记 唐 希 知青“卡拉-OK” 楚 翘 一张照片 两个名字 珊 珊 1972年夏:我 李 晶 美国人的“冲劲儿” 王延平 最后的“坏分子” 吴 宏 美国禁酒的启示 卞 奎 变味的“忆苦思甜” 竹 音 道是无情却有情且说《老照片》 冯克力 “敝帚”理应自珍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老照片(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本社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0313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0 |
出版时间 | 1997-08-01 |
首版时间 | 1997-08-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4 |
印次 | 13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