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三陵/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内容
编辑推荐

十三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500余年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本书为“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中的一本,用精美的彩图和中英对照的文字介绍了长陵、定陵、昭陵等陵寝的建筑。该书可为爱好旅游的中外游客和喜爱古文明的朋友们提供丰富的资料。

内容推荐

十三陵南距北京约50公里,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陵墓。

明十三陵的陵域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巍巍燕山山脉自西北逶迤而来,在陵域周围形成天然屏障。环山之内,是洪水冲刷而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汇后曲折东去。绿树浓阳之中,一座座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檐牙高啄、金碧辉煌,坐落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其中,长陵位于北面正中位置,余陵分列左右。整体布局庄严和谐,宾主分明,在青山碧水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肃穆幽雅。

鉴于明十三陵建筑宏伟,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且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1957年,北京人民政府将它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次大会审定通过,明十三陵又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明十三陵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首都北京的北面,昔日神圣不可侵犯的皇陵禁区,今日民成为驰名中外,具有世界意义的名胜古迹。

目录

概述

一、陵寝建筑的最高等极

1.风水吉壤的卜定

2.陵墓体制的完整遗存

二、曲折幽深的长陵神道

三、气势宏伟的长陵陵宫建筑

四、第一座按国家计划分掘的皇帝陵墓——定陵

1.充满神秘色彩的地下宫殿

2.绚丽多彩的出土文物

五、典制最完备的陵园——昭陵

六、各具特色的未开放陵园

附录

试读章节

神功圣德碑亭的北面是排列长达800米的石雕墓仪物。起首的是两座石望柱,分列于神道东西。再后为石兽石人,古代称之为“石像生”。也设在神道的东西两侧,且两两相对。排在前面的石兽共有12对,分为6种。由前而后依次为蹲狮、立狮、蹲獬豸、立獬豸、卧骆驼、立骆驼、卧象、立象、蹲麒麟、立麒麟、卧马、立马。石人排在石兽之后,均为站立形象。由前而后依序为将军、品官、功臣。这些石像生体量高大,造型设计端庄威猛,具有明显的写实风格,与肃穆庄严的陵寝建筑和谐统一,并从意向上起到“保护”墓葬,趋吉避凶的作用,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境界。

长陵的墓主因为是明朝的皇帝,所以其神道石像生的设置体现了明朝皇帝在朝会时接受朝拜的盛大场面。而石獬豸(神话中一种独角、能辨忠奸正邪的神兽)、石麒麟则是取祛除邪恶和象征太平祥瑞之意。

石像生的北面是一座玲珑别致的棂星门。这是一种象征王制,取象于天宫天门,点缀意义极强的标志性建筑。该门共有六柱三门,因为三门大额枋的中央部位上面各饰有宝珠火焰装饰,所以又被称为“火焰牌坊”。此外,还有龙风门之称。

除了上述建筑外,长陵神道上还曾建有一些桥涵。石牌坊北建有三空石桥一座,龙风门北建有七空桥一座、五空桥两座。

其他各陵神道的墓仪设施比较简单,除数量不等的桥涵外,仅有碑亭一座,亭毁后则仅存石碑一通。

          P47-P5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三陵/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汉生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012742
开本 32开
页数 1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