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精)/中国金融变迁研究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何旭艳著的《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精)/中国金融变迁研究系列》拟解决的两个问题是:(一)鉴于目前学术界缺乏关于民国时期上海信托业基本史实的有份量的叙事,在发掘相关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上海信托业发展进程的详细脉络。(二)把握上海信托业的发展特点,探究影响发展状况的主要因素,尽可能对其历史地位与作用作一客观评价。
作者简介
何旭艳,1972年生,浙江乐清人。历史学博士,经济学教授。本硕博分别毕业于杭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金融史,曾在《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学术月刊》、《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现为温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目录
前言
一、“信托”的起源与定义
二、本选题的学术回顾
三、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四、本选题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1921~1926年)
第一节 近代信托制度传人中国
一、信托活动的出现
二、信托学说的传入
第二节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
一、信托公司的创立
二、投资人情况
三、经营内容
第三节 “信交风潮”
一、从狂热到平缓
二、“信交风潮”爆发
第四节 1922~1926年期间的信托业
一、新设立的信托机构
二、中央信托公司和通易信托公司
小结
第二章 上海信托业的初步发展(1927~1937年7月)
第一节 华商信托公司
一、新增的华商信托公司
二、华商信托公司的经营特点
三、华商信托公司存在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银行信托部
一、创设银行信托部的潮流
二、经营状况
三、银行信托部存在的意义
第三节 华资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中央信托局
三、官营信托机构出现的意义
第四节 外资信托机构
一、新增的外资信托机构
二、经营特点
三、外资信托机构对华资信托业的启示
小结
一、上海信托业的进步之处
二、上海信托业的不正常之处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信托业(1937年8月~1945年8月)
第一节 基本格局
一、官营和外资信托机构的淡出
二、华商信托机构的极度繁荣
三、华商信托机构数量剧增的原因
第二节 经营特点
一、信托业务有了一定发展
二、投机性增强
三、主营方向不明,经营业绩不稳
第三节 行业成长
一、行业地位
二、行业规模
三、行业建设
小结
第四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信托业(1945年9月~1949年5月)
第一节 华商信托业
一、机构数量递减
二、经营面临困境
三、行业建设日趋成熟
第二节 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国营信托机构的力量加强
第三节 中央信托局
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二、经营业务极其庞杂
三、关于中央信托局的两个问题
小结
一、商营、国营信托业不同的发展际遇
二、上海信托业没有解决的问题
结论
大事记
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精)/中国金融变迁研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旭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613870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201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534
CIP核字 2018149947
中图分类号 F832.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9
17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