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几位中国天主教人士和学者创办的辅仁大学,建立于北京城的一座旧王府——贝勒府,志在“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于东西文化“舍短取长,不使偏胜”。本书为大家勾画出了辅仁大学的发展史。全书图文结合,相得益彰,让关联密切的图片成为文字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丰富,充分尊重读图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时尚。
图书 | 会友贝勒府(教会大学在中国辅仁大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几位中国天主教人士和学者创办的辅仁大学,建立于北京城的一座旧王府——贝勒府,志在“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于东西文化“舍短取长,不使偏胜”。本书为大家勾画出了辅仁大学的发展史。全书图文结合,相得益彰,让关联密切的图片成为文字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丰富,充分尊重读图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时尚。 内容推荐 五十多年前,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教会大学在冲国大陆即不复存在了。中国教会大学长期被看作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堡垒,曾引起众多中国人士的反感。的确,一些教会和教会大学曾与西方殖民主义及所谓“为基督教征服中国”的宗教狂热有过不同程度的联系。但是,以半个多世纪以后的眼光来看,这种反感虽不无依据,但却失之笼统与偏颇。因为它没有将教会大学作为主体的教育功能与日益疏离的宗教功能乃至政治功能区别开来,也没有将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与西方殖民主义的侵华政策区别开来。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教会大学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会大学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培养出了一批出色的专业人才,从而在中国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过颇为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于很多西方人来说,教会大学又是一个观察、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不大不小的窗口。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以一种冷静而审慎的态度回顾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也算是重新打开了一扇观察、了解中国近代教育史和文化交流史的不大不小的窗口。 目录 缘起与奠基 初步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的兴旺与发展 辅仁大学后期 辅仁大学在台湾 学术与校园文化 爱国民主运动在辅仁 附属学校 情系辅仁 大事年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会友贝勒府(教会大学在中国辅仁大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章开沅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4531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4-04-01 |
首版时间 | 2004-04-01 |
印刷时间 | 200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30 |
宽 | 18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