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阅读是一种宗教
内容
编辑推荐

阅读是永在的,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类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阅读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无法拒绝。在曹文轩的写作史上,《阅读是一种宗教》有特别的意义,它是作者最想写的几部书之一。

本书辑录了著名作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多年来的读书笔记30余篇。

内容推荐

曹文轩的《阅读是一种宗教》辑录了著名作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多年来的读书笔记30余篇。

在《阅读是一种宗教》中,作者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视角描绘了一幅展开的“文学地图”,笔涉安徒生、卡夫卡、毛姆、契诃夫、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尤金·奥尼尔、川端康成、鲁迅、沈从文、钱钟书、废名等作家、作品及相关话题,尤其注重“微言大义,洞察玄机”:于细微处见宏远,于简约处见繁复,于冷静处见激情,于平实处见智慧。

这既是一份私人的读书备忘录,也是一份独特的文学辩护词。热爱、关切和担心阅读和文学的读者,亦可在这里发现十分有力的证词。

目录

辑一1

 “细瘦的洋烛”及其他——读鲁迅3

 面对微妙——读钱钟书《围城》19

 回到“婴儿状态”——读沈从文28

 圈子里的美文——读废名《桥》36

 在无风景时代邂逅风景——读宗璞《南渡记》、《东藏记》48

 水洗的文字——读汪曾祺51

 一个人与一个学科——读洪子诚73

辑二83

 春花秋月杜鹃夏——读川端康成85

 樱桃园的凋零——读契诃夫99

 寂寞方舟——读普鲁斯特114

 银斧高悬——读陀思妥耶夫斯基127

 无边无际的眩晕——读博尔赫斯143

 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读毛姆156

 天际游丝——读卡尔维诺171

 形而上的沉思——读卡夫卡《城堡》186

 抒情时代的反思——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192

 进入现代形态——读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7

 无望的马贡多——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204

 榆树下的恋情——读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恋情》211

 小说:现代神话——读纳博科夫《微暗的火》216

 在文学的天空下——读布鲁克斯、沃伦《小说鉴赏》222

 响彻于生死之间——读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226

辑三231

 高贵的格调——读安徒生233

 名字:教育——读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237

 幻想与文学——读奥得弗雷德·普鲁士勒《鬼磨坊》242

 倾诉的魅力——读蒙哥马利《绿色屋顶之家的安妮》245

 生命之刀——读弗兰克·迈考特《安琪拉的灰烬》248

 回荡的旋律——读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251

 因水而生——关于《草房子》255

 逆风飞飏的快意——读《左岸书系》266

试读章节

川端对美的顶礼膜拜,以至于几近变态的倾倒,原因大概还在于浸润他的灵魂与情趣的日本文学传统。他吮吸过西洋文化,但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日本文化的“摇篮”,并一生追随,矢志不渝。他是日本文化之藤上结出的最优美的果实,是日本文学最忠实也是最得要领和精髓的传人。

而日本文学从一开始就与美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物语鼻祖的《竹取物语》,为后世的日本文学奠定了基调:从前有一个伐竹翁,天天上山伐竹,制成各种竹器来使用。……有一天,他发现一节竹子发出亮光,觉得出奇,走上前去,只见竹筒里亮光闪闪。仔细观察,原来是个三寸小美人。老翁喃喃自语:“你藏在我朝朝夕夕相见的竹子里,你应该做我的孩子。”于是,他把孩子托在掌心上,带回家中,交给老妻抚养。她长得美丽可爱,小巧玲珑,也就把她放在篮子里养育了。

这是日本文学的源头。后来的《源氏物语》,则使这一脉地老天荒时的涓涓细流变为一泻千里的平阔大江,从而使日本文学有了自己鲜明的、牢不可破的传统。川端许多次谈到了《源氏物语》以及他与《源氏物语》的血缘关系:“物语文学到了《源氏物语》,达到了登峰造极。”“古典作品中,我还是最喜欢《源氏物语》。”“可以说自古至今,这是日本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就是到了现代,日本也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和它媲美……”《源氏物语》给予川端的自然有许多,而其中一条,就是《源氏物语》的美感:王朝之美。在呈现这高贵、典雅的“王朝之美”的建构中,一个丰富而精致的美学体系便圆满而自然地生成了。它注定了日本文学的未来风采,也注定了川端的文学格调。

其实,后来的日本小说家很少有摆脱得了《源氏物语》的浸润、感染而另择他道、独创新的美学天下的。与心甘情愿地委身于日本小说美学传统的川端相比,颇有争议的文学鬼才三岛由纪夫,总有脱出日本传统小说美学的念头,然而,由《源氏物语》而开创的完美的日本小说美学传统所具有的无法抗拒的魅力,使三岛最终也未能飞出那片传统的美学空间。他与川端一样,疯狂地迷恋着种种非常日本化的美感。与川端不同的也只是在《源氏物语》的巨影笼罩之下,富有个性地来接受这种令人陶醉的庇荫罢了。在他眼中,残酷是美、坚固是美、威武是美……美感成了一只巨大的箩筐,所有一切,只要经过他心灵的过滤,都可装入其中。即使丑陋的肉身,也是值得憧憬,并可使之赏心悦目的。他在准备与瑶子成婚时,居然建议在游泳池举行婚礼,让他们的亲人在游泳池边举起手中的祝福之杯,以便直接目睹他和瑶子的身体——他以为此时此刻,是天下最大的审美享受。这位天皇制的顽梗而可笑的效忠者,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地效忠天皇,皆是因为根植于一个看似古怪而实在是有历史原因的美学念头:日本的全部美学根植于天皇制;天皇制处于美学范围之中,是日本美的源泉。

大江健三郎,是在道道地地的西方文化、西方美学的浸泡中而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他甚至公然说,他不喜欢《源氏物语》,然而,我们透过他作品的西化外表,仍然看到了《源氏物语》的美学幽灵在字里行间的逍遥与游荡。

由于对美的崇拜与无节制的沉湎,在中国人看来,三岛也好,大江也罢——即使相对古典一些的川端,也都显得有点乖戾。他们将美纯化,使它成为薄雾轻云,弥漫于世间的万物之上,仿佛一切都是美的。他们的某些欣赏以及快意,甚至使我们感到实在无法忍受和难以理解。

《源氏物语》对日本美学的奠定以及川端等人一脉相承的扩展与具体化,返照生活之后,从而使日本人的生存与生活更是笼上了一层美学色彩。他们创造了日本人生存与生活的情调与格调。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已经差不多完全丢失了情调与格调的中国人,对于此,似乎不应由于中国之大、日本之小而投以不屑一顾的沙文目光,也似乎不应由于仇恨的历史而一提及日本就情绪大坏,将其一切视为粪土。你尽可以说此种情调与格调并不高级,但有总比没有强。大国应有大国的气度与风范。P87-88

序言

阅读是一种宗教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阅读的生活和人生的那一面便是不阅读的生活和人生。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

一种人认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这种人认为人存在着,并不只是一个酒囊饭袋。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看着是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定义,早已超出生物学意义了——生物学意义上的入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而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不甚了了。即使有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赌博。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存在观。

读书培养的是一种眼力——发现前方的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没有前方,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没有过去。一切都在现在,因此非常容易滑入庸俗的功利主义。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来了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也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各种姿态的动物。体育、舞台、服装模特的T型台,所有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人类的四肢,是进化了若干万年之后最优秀、最完美的四肢。即便如此,人类依然没有停止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姿态的开发。人类对上帝的回报之一,就是向创造了他们的上帝展示他们各种各样的优美姿态。但上帝对人类说:你们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就是阅读。

难道还有比阅读更值得赞美的姿态吗?

比如,一个正安静地读书的女孩,难道还不是这世界最优美的、最迷人的姿态吗?这算是一种自然的、安宁的、圣洁的姿态。这一姿态比起那些扭扭捏捏的、搔首弄姿的、人为的、做作的姿态,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的境界。

我们当看到,人类的那些可以炫耀、可以供人们欣赏的姿态,必须是在有了阅读姿态之后,才有可能达抵最美最高的境界。

人类一切丑陋的动作与姿态皆与这一姿态的缺失有关。因为这一姿态的缺失,我们看到了笨拙、迟钝、粗鲁等种种蠢相。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也许真的有天堂,但肯定遥不可及。因此,这样的天堂对于我们而言,实际上毫无意义——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但梦中的天堂确实是美丽的。它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唱着颂歌出发了,走过一代又一代,一路苍茫,一路荒凉,也是一路风景,一路辉煌。然而,我们还是不见天堂的影子。我们疑问着,却还是坚定地走在自以为通向天堂的路上。

后来,图书出现了,图书馆出现了——图书馆的出现,才使人类从凡尘步入天堂成为可能。由成千上万的书——那些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所组成的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我们便立即进入了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那个世界所展示的,正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那里光芒万丈,那里流水潺潺,那里没有战争的硝烟,那里没有贫穷和争斗,那里没有可恶之恶,那里的空气充满芬芳,那里的果树四季挂果——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

书作成台阶,直入云霄。

图书才使我们完成了宗教性的理想。

阅读也是一种宗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阅读是一种宗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57277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9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1
15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