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上)
内容
编辑推荐

《平均律键盘曲集》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逐渐得到揭示与发扬。其所包含的48首前奏曲和赋格曲是音乐思想的大海洋,引申出无穷无尽的话题。其核心思想可归为“时空重组”,贯穿“谛”与“观”,音乐的组织构造,在于时间与空间的结合。

目录

谛乐观音时空重组--《约·塞·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前言……l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l首)(WTC I/l,BWV846)…………………1

前奏曲………………………………………………………………………1

赋格…………………………………………………………………………17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首)(WTC II/l,BWV870)………………28

前奏曲………………………………………………………………………28

赋格…………………………………………………………………………39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2首)(WTC I/2,BWv 847)…………………49

前奏曲………………………………………………………………………49

赋格…………………………………………………………………………60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2首)(WTCⅡ/2,BWV 871)………………70

前奏曲………………………………………………………………………70

赋格…………………………………………………………………………84

C*#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3首)(WTC I/3,BWv 848)…………………101

前奏曲………………………………………………………………………101

赋格…………………………………………………………………………116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3首)(WTCⅡ/3,BWV 872)………………132

前奏曲………………………………………………………………………132

赋格…………………………………………………………………………146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4首)(WTC I/4,BWv 849)………………158

前奏曲………………………………………………………………………158

赋格…………………………………………………………………………168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4首)(wTCⅡ/4,BWv 873)……………187

前奏曲………………………………………………………………………187

赋格…………………………………………………………………………196

 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5首)(WTC I//5,BWv 850)……………204

前奏曲………………………………………………………………………204

赋格…………………………………………………………………………215

 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5首)(WTCⅡ/5,:BWv 874)……………222

前奏曲………………………………………………………………………222

赋格…………………………………………………………………………234

 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6首)(WTC I/6,BWv 851)……………244

前奏曲………………………………………………………………………244

赋格…………………………………………………………………………254

 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6首)(WT(:Ⅱ/6,BWv 875)…………262

前奏曲………………………………………………………………………262

赋格…………………………………………………………………………270

 E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7首)(wTC I/7,Bwv 852)……………278

前奏曲………………………………………………………………………278

赋格…………………………………………………………………………288

 Eb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7首)(WTCⅡ/7,BWV 876)…………300

前奏曲………………………………………………………………………300

赋格…………………………………………………………………………310

 Eb-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8首)(WTC I/8,BWv 853)………325

前奏曲………………………………………………………………………325

赋格…………………………………………………………………………339

 D#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8首)(wTCⅡ/8,BWv 877)……………346

前奏曲………………………………………………………….…………346

赋格…………………………………………………………………………356

 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9首)(WTC I//9,BWV 854)…………364

前奏曲………………………………………………………………………364

赋格…………………………………………………………………………376

 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9首)(WTCⅡ/9,:BWv 878)……………391

前奏曲………………………………………………………………………39l

赋格…………………………………………………………………………398

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0首)(WTC I/10,BWV 855)……………409

前奏曲………………………………………………………………………409

赋格…………………………………………………………………………418

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0首)(wTCⅡ/10,Bwv 879)……………426

前奏曲………………………………………………………………………426

赋格…………………………………………………………………………437

F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1首)(WTC I/11,BWV 856)……………453

前奏曲………………………………………………………………………453

赋格…………………………………………………………………………458

F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1首)(WTCⅡ/11,BWv 880)……………467

前奏曲………………………………………………………………………467

赋格…………………………………………………………………………485

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卷第12首)(WTC I/12,Bwv 857)………………501

前奏曲………………………………………………………………………501

赋格…………………………………………………………………………508

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第二卷第12首)(WTCⅡ/12,BWV 881)……………53l

前奏曲………………………………………………………………………53l

赋格…………………………………………………………………………542

结语………………………………………………………………………………553

凡例………………………………………………………………………………557

后记………………………………………………………………………………559

序言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S.Bach,1685—1750)的两卷《平均律键 盘曲集》Welltempered clavier(简称“wTC”)引来研究者无数。从19世纪30年代以来,著作论文若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早在l839年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在莱比锡发表《巴赫的键盘作品》的论文。1883年J.S.Shedlock在伦敦《音乐时代》杂志24卷上发表专论长文《平均律键盘曲集》,是今日存世较早的专论。这说明,在巴赫逝世将近一个世纪,相当长期遭受冷落之后,他被重新发掘并在19世纪中叶引起人们广泛注意和深入研究,而《平均律键盘曲集》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逐渐得到揭示与发扬。这从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直至20世纪音乐自勋伯格、威伯恩以降,从巴赫影响所打下的鲜明印记中后人可感受到巴赫音乐思想的旺盛生命力与生生不息的“基因遗传性”这种“遗传”最终被神化,提高到“音乐圣经——旧约”的程度。

《平均律键盘曲集》所包含的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是音乐思想的大海洋。从它引申而出的话题无穷无尽。这是个无形的大象。这个“大象” 在每个观察者眼中所看到的景象是完全不同的。每个观察者(或日: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组织,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表现来。就某种意义而言,研究巴赫的音乐犹如“盲人摸象”。

《大般涅磐经》卷30《师子吼菩萨品》中记录了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在叙述8位盲人分别将“象”喻为:如莱茯根;如箕;如石;如杵;如木臼;如床;如瓮;如绳;而后作出总结:“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若是众相悉非象者,离是而外更无别象。”上述诸位盲者所说均不是“象”. 然而,倘若他们所说的一切均不是“象”的话,离开它们则更不存在别的什么“象”了。通常,人们习惯上容易把“瞎子摸象”作为“片面观察问题” 的一个代名词,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这是研究学术的必经之途,是长理常法。当我们将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当作研究对象,这意味着众说纷纭的众多结论“非象”,都不是象的本身。然而,倘若脱离我们已经取 得的所有研究成果.那“更无别象”,再没有什么“象”可言了。二百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作为出发点,有从节奏出发进行观察,有从和声出发进 行观察,声部、线条、层面、组织、形态、核心等均可能成为观察巴赫音乐的出发点,对同一首巴赫作品,观察的出发点不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大不相同。但每种观察角度与结论均包含着某种相对的真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真理总是具有某种相对性。绝对真理是所有相对真理的总和,绝对认识亦是所有相对认识之总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斗胆在今日,在将近两个世纪以来无数真人学士的真知灼见基础上再添写此书。理论是认识的凝聚。作为本书研究《平均律键盘曲集》的出发点,乃贯穿“谛”、“观”二字。“谛”乃“谛听”,静心冥听;“观”乃“观察”,深究细察。对巴赫的音乐,当用心谛之,用心观之,是为“谛乐”,是为“观音”。

巴赫的音乐体现了人类知性与天性的一致。天性为真性情的自然流淌:知性为大智慧的高妙构建。后世的作曲家(包括一切艺术家),真性情 者尚众。大智慧者却寡。能如巴赫一般既有真性情又有大智慧,情感与理性,想象与控制,体验与思索,二位一体,二极合一者,实在绝无仅有。数百年来的音乐家,无不从巴赫的天性与知性中汲取营养,获得启发。这也 是巴赫音乐的永恒性所在,是他的思想在很长历史阶段中经久不衰,不 断为后来者提供思想启示的根本原因。本书写作要旨,乃力图通过对《平均律键盘曲集》这部巨著的观察、分析、体验,谛听巴赫音中心灵之性情,观察巴赫乐内神灵之智慧,从而揭示巴赫之音之乐所深藏内蕴的感知灵性与宇宙构造的历史性基因奥秘。

本书研究《平均律键盘曲集》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时空重组”四字,音乐的组织构造,在于时间维与空间维的结合。从时间维衡量,音乐是个过程,在时间中展开,依存于时间的进行之中。无论古典的现代的,民间的专业的,音乐的时间维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与过程有关的参数,线条,节奏,过程,组织,延伸为复调的过程,音色的过程,和声的过程,调性的过程,都与时间维度相关;而纵向同时出现的音程、和弦、音色、音响、音集(即音高组织),则均与空间维度相关。音乐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是决定音乐构造组织的决定要素。所谓“时空重组”,就是将音乐要素进行分离解析,在时空两维进行重新组合。《平均律键盘曲集》的研究,正是从时空要素的分离与结合,解析与重组为出发点,观察巴赫在这一音乐发展根本问题上所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巴赫思想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不仅是18世纪、19世纪的作曲家们,甚至20世纪、2l世纪的作曲家们,一代又一代地从巴赫的音乐中汲取养料,受到教益。《平均律键盘曲集》是一部揭示音乐创作中“时空重组”核心思维的宝库。每首作品都体现了这一具根本性的重要思想,却又以各种不同方式体现,每首都有自身鲜明特点,没有两首是雷同的,这一宝贵思想遗产,对于今曰的各种音乐创作,都仍未失却其思想的敏锐与智慧的光芒。

本书排列次序,以从C开始的十二个半音平均律为序。例如,在C音上,依次排列C大调两首前奏曲与赋格(第一册与第二册),再是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也是第一册与第二册),每个音中,包括两首大调与两首小调总共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原来第一册(WTC B00kI)与第二册(WTC Book 11)被拆散交错排列。因为在同一调性上的不同作品之间往往有着令人深思的比较与联系,许多情形下两者具有相关性。故按音高次序排列,而非按原谱的I、Ⅱ卷排列。  因为篇幅浩翰,全书被分为上、下两册出版。上册包括对C、C#、D、D#(Eb)、E、F六个音上共24套作品的研究成果。谨此说明。

后记

当拿到本书清样时,我内心充满对上帝的感激和对生命的崇敬。  我感激上帝给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如此大智慧,能将宇宙凝为音乐,将音乐化作宇宙。写作本书的过程是我不断在音乐时空中驰骋飞翔,发现巴赫音乐中深藏不露的遗传基因密码的过程。这个过程时时令我激动万分。不断的新发现,不断的新信息,不断的新天地在我面前无穷无尽地展现出来。因此,我对上帝充满感激 之心。  同时,写作此书的过程正是我的爱妻邓秀芝罹患绝症。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勇敢地面对死亡,宁静地走向终结的过程,此书前四分之一是在她的病榻边完成的。在第一册第三首升c大调篇后,记有下列话语:“此章节完成于2003年3月19日凌晨5时42分,时值爱妻邓秀芝3月17日逝世后两日,21日大殓前两日”。因此,此书写作过程又是我亲临由生命走向死亡的全过程,其间内心之震撼难以言表。《时空重组》的写作不但支撑着我对抗困境,同时也支撑着妻子对生命追求的热忱与渴望。我永远不能忘记2003年3月17日凌晨5时40分她最后一次睁开双眼时所表露对生命无穷渴望的热切眼神。两天后同一时刻我写完wTcI/3最后一个字,既是一种纪念,又是一个见证,这是对爱妻的纪念,对生命的见证。因此,我对生命充满崇敬之心。  本书在爱妻秀芝去世两年后终于出版,是对她的纪念和安慰。我相信她在彼岸的灵魂也为此而高兴。  在此,我谨向为本书出版作出辛勤劳动的责任编辑、我的49年同窗好友编审姚方正先生,技术编辑骆方华小姐及承担排版的艺达设计工作室致谢。此书谱例极 多极复杂,电脑输入十分困难。他们克服万难,完成此繁重使命,我由衷感激。我还向为此书出版事务作出帮助的上音附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刘役清先生、副主任兼国 际部负责人徐芳小姐致谢。  道行其半。我当继续努力完成此书下册之写作与出版工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时空重组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新解(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晓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77025
开本 其他
页数 5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9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05.516
丛书名
印张 31.6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 15: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