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闳博幽清 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至二十六年建成(1900年),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广东保存优选的宗祠建筑之一,也是广东两间优选的祠堂之一,堪称岭南文化建筑的明珠与典范,其中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宗族文化、艺术文化值得后世传承和研究。本书分陈氏家族溯源、神圣空间、建筑艺术与文化、杰出人物等五个篇章,阐述了佛山顺德乐从沙滘陈氏家族的来源,建造祠堂的社会背景,大宗祠的建筑文化、空间结构及建筑艺术,解读了陈氏历代族人的社会贡献,为读者呈现出清末岭南祠堂经典所折射的建筑文化、宗族文化、艺术文化及其深远影响。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图文并茂,读来生动有趣。 目录 第一章沙滘陈氏溯源 第一节同一姓氏两个来源 第二节建造祠堂鼎盛一时 一、大礼议中的南海顺德士大夫群体 二、陈氏族人建陈氏先祠 三、沙滘大族逐渐形成 第三节辗转创业开创沙滘丝业 一、顺德丝业发展 二、陈氏家族与乐从丝业 第四节远赴重洋代不乏人 第五节陈泰南洋致富全力支持建祠 第六节陈氏大宗祠古今故事多 一、全族动员合建祠堂 二、南洋选材历经三年 第七节民国有名建筑商:周满记 一、重操旧业异军突起 二、颍川旧址声誉鹊起 三、施工建设一应俱全 四、陈氏宗祠传世杰作 五、慈怀善德舍己为公 第二章宗词民俗文化意义 第一节春秋二祭 一、祠堂祭祀先祖历史 二、春祭 三、冬祭 第二节太公分猪肉 一、胙肉背后的等级关系 二、胙肉的民俗意义 第三节灯酒与婚宴 第四节家族管理乡村教化 一、**授权下的族权 二、祠堂的公共效用 第五节教育功能延续百年 一、光宗耀祖名留青史 二、从家族私塾到乡村学校 三、当代修缮 第三章宗词建筑文化内涵 第一节门前建筑 一、朝向选择 二、进深开间与规制 三、青云巷 四、泮池与小河 五、开阔的地堂 第二节门堂 一、檐柱与纵架 二、含义丰富的塾台 三、大门的古老形制 四、源远流长的石鼓 五、沉默的铺首 六、中堂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闳博幽清 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建筑文化与艺术解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健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28512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88000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