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通向正义 中国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制度,其专门立法开始于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这时起法律援助成为一种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开。继后在普通法如刑诉、民诉和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就法律援助内容做了增补。此外,《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特殊群体保护法都有专条规范法律援助。法律具体在刑事诉讼方面规定了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包括侦查讯问、审查起诉、自诉、辩护等。在民事诉讼方面规定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支付劳动报酬、见义勇为的民事权益、工伤交通医疗事故、家暴、环境污染等。在行政诉讼方面规范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社会保险与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抚恤金、国家赔偿。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推行,落实中国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司法请求权,当遇到不公平待遇、不公正处理时,每个公民都不因经济原因、不因身体残疾等而无法行使救济权利。因此,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是中国人权保障的重大发展,是具体救助无能失能者的救济措施,体现新时代司法文明的一种有效方案。 内容推荐 法律援助制度创始之初就体现了平等和人权保障的理念,中国实施法援有助于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项制度在中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一代代法律人艰苦奋斗、推进社会正义的结果。 本书从法律援助的概念、功能及性质等基础理论出发,以规范分析的角度对各地法律援助地方立法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总结了法援制度的目的与责任、范围与程序,指导民众如何申请法援,进而实现个人的诉权。最后通过问卷,对民众、律师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社会诸阶层对中国法援制度的社会认知度,提出了完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如国家责任、社会动员、财政支持和防止滥权。 目录 第一章 法律援助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律援助的概念与功能 一 法律援助的概念 二 法律援助的功能 第二节 法律援助的历史考察 一 法律援助在西方国家的起源与发展 二 法律援助在中国大陆的萌芽与确立 第三节 法律援助的比较分析 一 国际人权条约中的法律援助 二 英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三 美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四 德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五 日本的法律援助制度 六 小结 第四节 发展权视野下的法律援助 一 法律援助的定性之争 二 作为发展权的法律援助 三 发展权的基本权利化与法律援助的实在法保障 四 小结 第五节 “法律援助”国家义务性的法理解析 一 人权理论中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 二 域外法律援助中国家责任的考察 第二章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分析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通向正义 中国法律援助的理论与实践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项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0331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