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剖析了经济萧条的根源。朱丽叶·B·肖尔提供的不是一个常见的秘方——能够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增长的魔法车,而是有事实证据地、适时地逆转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种逆转的经济学原理促进了我们急需的经济增长,包括可任意支配的时间、体面的工作、充满活力的社群和幸福生活的安全感。
阅读这本书,也许会改变你的生活。
图书 | 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我们的日子再也不会那么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剖析了经济萧条的根源。朱丽叶·B·肖尔提供的不是一个常见的秘方——能够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增长的魔法车,而是有事实证据地、适时地逆转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种逆转的经济学原理促进了我们急需的经济增长,包括可任意支配的时间、体面的工作、充满活力的社群和幸福生活的安全感。 阅读这本书,也许会改变你的生活。 内容推荐 为什么社会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却下降了,幸福指数也降低了?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依然要过紧衣缩食的日子吗?《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我们的日子再也不会那么难)》将告诉你,如何在收入停滞不前、通货膨胀加剧的背景下,依然过着宽松、充裕的幸福生活。 人类正在史无前例地破坏地球环境,食品、能源、交通和消费品都正在变得越来越昂贵。萧条经济越来越频繁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发现,我们的收入越来越多了,但可购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下降了。面对房价高涨、通货膨胀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是否还要选择肆无忌惮地借贷消费?我们是否还要小心谨慎地生活? 在世界各地,人们正忙于创造各种生活方式,以提供一种跳出工作和消费循环的方法。这些趋势代表着一种远离常规市场的运动,并且提供一种方式,让人们在物价高、传统资源稀缺的时代步入一种高效率、令人满意的生活。 在《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我们的日子再也不会那么难)》中,作者朱丽叶·B·肖尔还指出,应对经济萧条,只能转向新的财富来源、绿色环保技术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样我们个人和整个国家的状况才可能会好转,才可能会更有经济保障。 这本书为未来20年绘制了一张美好的生活、发展蓝图。在鼓励我们珍视赐予我们的礼物——自然、社群、智慧和时间的同时,朱丽叶·B·肖尔还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参与创造极大财富与福祉的机会。 目录 第1章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选择充裕? 充裕的基本原则/6 转变经济对话主题/9 未来之路:2010~2020年的经济效益/14 本书简介/23 第2章 从消费热潮到生态破坏 快时尚:以服装行业为例/31 快时尚盛行/35 废弃物王国/41 物性悖论/44 物资经济学/46 经济增长有极限吗?/53 地球生态灭绝/58 人类足迹/64 羊群效应/70 第3章 面对地球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资源、富裕及市场奇迹/78 权衡取舍经济学:保护生态环境的代价令人无法承受/84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如何/90 技术能扭转局面吗?/93 回弹效应与技术进步悖论/96 英国的技术乐观主义/99 生态超载了/101 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富裕和技术/103 第4章 充裕,你也能做到 警告:生命只有一次/109 适应生态现实/111 时间财富/113 缩短工作时间,你也能/120 为什么缩减工时可以环保?/123 21世纪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125 新家庭生产经济学/134 充裕消费/139 放慢消费/142 小而美/146 共同解决方案/149 改变社会的资本结构:互惠经济/151 第5章 充裕经济学 环保设计与知识经济学/161 小就是美,但效率如何?/168 自然资源和共同所有制/171 工作与工时:缩减工时势在必行/177 戒除增长瘾/182 充裕与幸福/190 充裕的兴起/194 致谢/199 试读章节 2008年,全球资本主义土崩瓦解。令人恐慌的是,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只得由政府提供担保并注入大量资金来进行挽救。令人震惊的是,这次金融危机让全世界损失了高达50万亿美元的财富,从冰岛到希腊,从埃及到中国,人们在经济上遭受了惨痛的损失,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其后,全球经济获救,但根本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而要解决根本问题,需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地球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气候不稳定、经济崩溃、粮食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这些都是地球发给我们的警示信息。生态学家定义了许多确保地球的复杂系统正常运转的安全范围,并且发现,人类活动已经使我们脱离了这些安全范围。但是,主流对话却一直受到宿命论的阻碍而踌躇不前。我们很清楚什么事不能做,却不明白我们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现在可以沿着一条道路继续前进,我称之为“充裕”。这个词提醒人们注意,我们必须恢复人类慷慨大方的天性。它引导我们不失时机地获得充足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物品,以及可以从彼此之间的关系中获得的财富。充裕涉及的生活方式,与过去25年来主导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它把生态和社会的正常运转放在核心地位,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损失。相反,它致力于一种能够带来更多福利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坚持一切按现有模式运转。一切按现有模式运转已经导致了自然环境和经济形势的恶化。 就像近年来提出的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一样,充裕要求我们采用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没有这些环保技术,我们无法保证人类创造的物品能够保存下来,而且我们还会冒险冲向可怕的未来。但是,仅靠环保技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改进我们的技术,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及时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除非我们采用一种不同的工作、消费和日常生活模式,并且改变许多整体系统结构,否则,我们将无法阻止生态环境恶化或让金融体系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经济,而不只是另一种能源体系。 有关经济替代方案的大量研究、著作和实践正在逐步开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运动的一部分,其实人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发起了这种可持续发展运动。起初,这些观点很难戳破环绕在经济增长四周的泡沫。现在,由于人们意识到经济的真正复苏需要的不只是紧急财政援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些观点。 充裕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有关,它注重的是效率和福利。我敢说,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让人类、其他物种和地球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是明智之举。充裕预示的不只是技术上的改进,还预示着在经济上作好更加睿智的准备。这是一条继续发展之路,它强调创新、宏观经济平衡以及对财富多重来源的密切关注。从这方面来看,充裕与追求简朴、批评消费文化的观点大相径庭,后者主张“以少胜多,宁简勿繁”,声称我们过高地估计了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我们一点儿也不穷,但是单凭认识到这一点并不能让我们进步。更有价值的物品、真正的富裕来自改变,而这些改变必须产生新的效率,即以少得多。 我在这里描述的充裕愿景,主要是针对富裕国家的居民和贫穷国家的有钱人来说的。不过,充裕的大多数原则和经济基础也与贫穷国家收入较低的家庭有关。大致说来,充裕是广泛适用的经济生活愿景。 当然,改变并不会突然发生,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是在过渡时期追求繁荣的一种策略。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立即就能采用,它不需要等到清洁技术完善之后,不必让政府立即参与进来。任何人都能马上行动起来,而且许多人已经行动起来了。早在这次经济危机发生之前,这就是一条要走的正确之路,因为人们早就预料到了日渐恶化的前景。在经济增长放缓或者经济萧条时期,它甚至更有意义。当个人接受充裕原则时,他们不仅会有大局意识,还会加入充裕一族,而这正是我们纠正经济严重失衡、建立整体经济平衡所必需的。 这种平衡不会自动形成。所有大规模的转变都需要集体行动才能成功。我们需要环境会计,这是一种减少碳排放量的办法,还要停止化石燃料补贴。我们需要新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必须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过,在我们为这些改变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愿景:尊重这个被我们称为“地球”的美好世界,也尊重依靠地球生存的天地万物。P3-6 书评(媒体评论) 朱丽叶·B·肖尔是最近20年来在经济学方面最富有洞察力、最有预见能力的作家。在这本书中,她再次展望了如何扫除经济萧条的残骸,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往更稳定、也许更有趣的生活之路。 ——比尔·麦吉本 享誉全球的环保问题专家 《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剖析了经济萧条的根源。朱丽叶·B·肖尔提供的不是一个常见的秘方——能够使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增长的魔法车,而是有事实证据地、适时地逆转了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种逆转的经济学原理促进了我们急需的经济增长,包括可任意支配的时间、体面的工作、充满活力的社群和幸福生活的安全感。 ——保罗·霍肯 享誉全球的环境经济学家 阅读这本书,也许会改变你的生活。朱丽叶·B·肖尔对2008年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她透彻而深入简出地探讨了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朱丽叶·B·肖尔强烈反对把经济学作为支持经济增长的理由。不过,《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给个人和家庭,给企业和社会提供了一张未来的蓝图,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在经历经济和经济学失败之后幸存下来,而且还是为了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真正的繁荣——充裕。 ——斯蒂芬·马格林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萧条下的生活经济学(我们的日子再也不会那么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朱丽叶·B·肖尔 |
译者 | 石晓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304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0-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京权图字01-2010-5267 |
版权提供者 | Melanie Jackson Agency,LLC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