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传媒与社会变迁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近代,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这种转型的背后是各种新社会思想理论和知识话语的产生,各种知识话语出现和主义的流行都离不开媒介的助力。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出现无疑是这些技术变革中一个重要的阶梯,随着大众传媒(报刊)的出现,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知识和话语生产方式,各种话语和知识的变迁无不有媒介变革作为背景,体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与变迁。本书以近几年的“传播视野中的中国问题研究”学术会议为基础,将之论文收集成编,展示不同学科在这方面研究的进展及其变化,启迪学术,推动对话。 目录 图像实践与文化政治 民国初期上海消闲杂志与名花美人的文化政治 陈建华/3 “准摩登女性”与新感觉经验——杜就田时期?妇女杂志?中的女性图像话语分析 王 鑫/19 媒体视域中的好莱坞华裔女影星形象——以黄柳霜为例 侯 杰 马晓驰/34 真实性的媒介化生成:近代中国都市现代性的图像实践——以报刊新闻摄为中心 孙 藜/49 职业共同体与权力空间 北大与近代新闻学科建制 王天根/67 地域文化中的媒介:西关文化与近代广州报刊(1827—1912) 赵建国/93 开山创业:上海时期的暨南大学新闻教育研究 邓绍根/102 知识变迁与意义之网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 曹南屏/127 晚清阅报组织与公共阅读的发展 蒋建国/153 民国时期中小知识青年的聚集与左翼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为中心 唐小兵/169 近代上海的名人医药广告——以文人谀药为中心 张仲民/194 言语文化兴起与清末社会之变——以口语传播为中心的思考 程丽红/21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传媒与社会变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旦,周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289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320000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9.29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