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人才基因 |
| 内容 | 编辑推荐 1.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华大基因集团前首席人才官朱岩梅重磅力作,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首/创大树人才模型,揭示激活人才成长的5大密码。2. 揭示“基因界的黄埔军校”华大基因集团人才选育的奥秘,了解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打造知识型组织、如何打造生生不息的“人才森林”。3. 帮助解决组织中关于人才管理的优选痛点:·人才选拔的精准度不足·人才发展与激励乏力·稀缺人才和普通人才的不理想分布·道德风险隐患大4. 帮助解决个人关于自身发展的优选困惑:·面对技术的不断迭代和经济的周期性起伏,我们究竟应如何择业、如何 成长?·如何让自己驾驭新技术,而非被新技术所替代和淘汰?5.随书附赠精美的人才基因实践路线图 内容推荐 有没有可能构建一个普适、易懂的成长模型,让过去大型企业才有条件斥资开发的人才成长模型能超越组织的边界,变得人人能懂、易用?作者结合自己30多年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心得,提出了“大树人才模型”,将人的成长比作树木的生长,从树的各个组成部分――枝叶、花果、树干、树根,以及树形――引申出人才成长的五个基本要素:能力素质、目标承诺、人格特质、终身成长和独特唯/一。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人才发展框架。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的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识别、培养和激励人才的宝典。它适用于每一个关心自我发展、团队建设和组织进步的读者。无论你是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已经在行业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成长的启示和动力。 目录 推荐序 探索人才成长的奥秘 序言 道法自然,让人才生生不息 引言 打造超越组织界限的人才模型 第一部分 为什么需要大树人才模型 第1章 大树人才模型 ,遵循成才的自然节律 相较于其他模型的四大优势 ATCGU,人才之树的“密码” 第二部分 构建大树人才模型 第2章 向往更大的世界,就要有能走出去的本事 枝叶,能力素质(ability) 认知,人与人的优选差距 沟通,成功合作的基石 识人用人,团队发展的关键 创新始于“非共识” 人人都需要领导力 莫做“寻菇犬”,追求多样化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人才基因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岩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91453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315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9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