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身为动画人 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卷1)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将从受访者个人的职业生涯入手,通过他们的记忆追溯新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同时呈现不同的历史机遇对他们个人生活及职业命运的影响。通过这套书,读者可以通过一段段生动的个体记忆更加全面、客观、深入地了解上世纪后半页的中国动画史,也可以纠正一些对“美术电影”时代的误解和偏见,进而打破对于“上海美影厂”的概念化认知,推动关于动画人个体的研究。作者更乐意看到的,是通过口述史呈现出多彩的上海美影人群像,减少一些当下动画人、爱好者与老前辈之前的隔膜,从而让大家产生亲近、了解、研究中国美术电影丰厚遗产的冲动。 目录 前言/1 序章致中国动画事业的拓荒者们/1 第一章从“老东影”到“老美影”/5 与新中国动画事业一同成长——段孝萱访谈录/10 第二章不拘一格降人才/28 我这辈子做好原画就可以了——陆青访谈录/31 当好孩子们的“灵魂工程师”——唐令渊访谈录/39 美影厂是我的大学——尹口羊访谈录/49 动画片里的光影魔术——王世荣访谈录/61 不辜负美影厂对我的培养——康碧梅访谈录/70 我们家与美影厂的缘分——陆美珍访谈录/78 第三章钱门桃李多“虎将”/86 把外国的一套东西照搬过来是没有出息的——严定宪、林文肖访谈录/89 雕虫小技,蔚为大观——胡进庆访谈录/126 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文化遗产——戴铁郎访谈录/142 第四章美院才俊入美影/163 我愿做“阿凡提之友”——曲建方访谈录/166 进了美影厂,我就死心塌地搞动画——阎善春访谈录/183 把上海美影厂的传统发扬到港台——冯毓嵩访谈录/215 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钱运达访谈录/245 跋主编的话/264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身为动画人 上海美影人口述史(卷1)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傅广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73265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456000 |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