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新闻与信息传播论坛(第4卷)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探讨当今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的“学”与“术”的文集,是继2011卷、2012卷、2013卷之后的第4卷。本书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主题为“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专论”,其内容源于一场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上部分与会者关于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场发言。第二部分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内容源于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2014年年会上与会者的学术发表。第三部分的主题为“新闻学研究”,系几位学者对新闻传播规律和新闻生产的社会学研究。第四部分为“融媒时代的新闻业”,源于对四位传媒领袖或精英的访谈。新闻传播教育、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业的实践观察,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本书以此为探讨的对象,期待读者能在阅读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迪。 目录 中外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专论 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 变?不变?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变革与创新 走非常规之路,走能发挥自己特长之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建设思路 新闻传播专业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2014年年会文集 固本与创新――人大新闻教学改革探索 新闻传播学专业实习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以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实习管理为例 融合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思考――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我国新闻传播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依据重学轻术理念改革新闻教育――以日本高等新闻教育改革为镜鉴 范敬宜新闻教育思想略论 对我国传媒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两点思考 新时期军事新闻教育的经验与感悟――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的变革与创新 模拟融合媒体融入课堂的尝试与实践 基于建构主义的新闻理论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推进传媒实验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很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案例研究之一 中国广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 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很好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 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同步意识培养 体育新闻职业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新闻学研究 今天,我们怎样讲好真话 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补偿与突围:财经新媒体的尝试 党媒机关报视野下艾滋病报道的框架研究――以《湖北日报》和《长江日报》为例 融媒时代的新闻业――传媒领袖专访 未来属于自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都报系副总裁苟骅谈媒体融合的现在与未来 旧媒体是怎么死的,新媒体是怎么活的?――腾讯总编辑王永治论媒体变革 变革时代的新闻业与新闻理想――石扉客访谈录 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网站的发展之道――专访土豆网总编室总监张平 书评 沉睡的利维坦?从《参与型政治的崛起》谈起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闻与信息传播论坛(第4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804225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65000 |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19.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