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来自彼岸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彼岸——国度的分隔,革命的希冀,未来的理想★“俄国社会主义之父”、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赫尔岑的重要政论著作、政治哲学史重要文献★以亲历者的目光写下对欧洲革命的真实记录,具有一手史料的价值★蕴含对欧洲局势的深刻思考,是研究俄罗斯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不可或缺的文本★英国著名学者以赛亚·伯林称之为赫尔岑的“信仰自白”和“政治证言” ★赫尔岑自认为“从未写过比这更好的书”★是一部富有哲理的著作,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1. 政论著作中当之无愧的经典,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人类革命的深刻思考赫尔岑曾醉心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对法国大革命所体现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赞赏不已,十分渴望这些思想的广泛实现。然而1847年赫尔岑受沙皇政府迫害,携全家去了法国,1848年法国爆发“二月革命”,之后几乎整个欧洲都爆发了革命。赫尔岑目睹了欧洲革命的血腥,对欧洲的社会状态展开了直接追问和深刻反思,对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未来展望进行了清理和整体重构,赫尔岑过去的观念崩塌。他曾以激昂的笔调写道他在《来自彼岸》中,“批判了我心中那些最后的偶像,我为我的痛苦和受骗,用讽刺向它们做了报复”。2. 祛魅欧洲、回望俄国:一个流亡知识分子无助的愤怒,彷徨的希望※抨击沙皇专制制度,讽刺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精神的消亡、当权者的虚伪、欧洲资产阶级的残酷,甚至对欧洲政治人物和哲学巨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指责※引经据典,融会贯通:塔西佗、帕斯卡尔、罗伯斯庇尔、卡拉姆津、圣·朱斯特、卢梭、黑格尔、哥伦布、苏格拉底、古罗马历史、国家议会……※对欧洲革命的真实记录:无产者的警报声、长街上高唱《马赛曲》的盛况、炮声和车队声混在一起、血腥屠杀前后的惨状……3. 震撼高尔基、托尔斯泰等无数名家,解构自由、革命等宏大命题,备受推崇《来自彼岸》写成距今已有175年历史,但它绝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和希冀,其思想在今天,甚至今后都依旧受用,持续产生影响,这也是《来自彼岸》百年来被一读再读、奉为经典的原因。对《来自彼岸》,文豪托尔斯泰曾言:“他所期待的读者在未来。他越过现在这群人,向将来能够理解他的思想的人们讲述自己的思想。”希望今天的读者站在赫尔岑希望的未来,能够体会到其中深意。 内容推荐 《来自彼岸》是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赫尔岑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是赫尔岑流亡欧洲期间的作品。在书中,赫尔岑以书信体的形式,表达了对俄罗斯的命运、欧洲的前景的忧虑和关注,对革命、民主和自由等政治理论的核心话题作出了深刻的思考,对历史的意义与生命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精神探索。该书不仅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政论著作,更因为其抒情的文风,也成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 目录 3 给我的儿子亚历山大 5 前言 11 告别了! 23 Ⅰ 暴风雨前 59 Ⅱ 暴风雨后 75 Ⅲ 统一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的第五十七年 97 Ⅳ VIXERUNT! 139 Ⅴ CONSOLATIO 173 Ⅵ 1849年尾声 187 Ⅶ OMNIA MEA MECUM PORTO 215 Ⅷ 巴尔德加马斯侯爵多诺索·科尔特斯和罗马皇帝尤里安 233 本书原文版本说明 239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来自彼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俄罗斯)亚历山大·赫尔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2453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565.41,D750.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