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大家小绘系列(2)(4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收入《朝花夕拾》,描绘了奇趣无穷的百草园,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又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故都的秋》: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孔乙己》:小说描写了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少年闰土》节选自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故乡》。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作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 目录 《孔乙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少年闰土》 《故都的秋》 书评(媒体评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家小绘系列(2)(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迅,郁达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京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357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20000.0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