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植被生态学(原著第2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植被生态学是研究地表植物覆盖、植物与环境关系及植被时空动态变化的科学。本书原著由植被生态学领域国际知名教授撰写。第1章为植被生态学的概述。第2章至第4章主要介绍植物群落的基础概念、结构、动态及与环境的关系。随后的第5章至第9章介绍植物群落的内部构建和相互作用关系。第10章至第12章阐述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内容以及生态系统的各种作用过程。第13章和第14章分析了人类对群落、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5章至第17章重点介绍了群落的类型及在大尺度上的分布问题。本书可供生态学、生物学类本科及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从事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与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原著的主要贡献者 第1章植被生态学的历史阐释与概述1 1.1群落水平上的植被生态学1 1.2植物群落的内部构建11 1.3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 1.4人类对植物群落的影响16 1.5区域到全球尺度下的植被生态学17 1.6后记19 参考文献19 第2章自然与半自然植被的分类23 2.1引言23 2.2不同的植被分类体系:发展史与各自的作用24 2.3植被分类的重要工作环节27 2.4项目规划与数据获取28 2.5数据预处理和整合32 2.6群落实体化33 2.7聚类结果的评估40 2.8群落类型特征化42 2.9群落归属的判定44 2.10分类的整合46 2.11植被分类系统的发布48 2.12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49 参考文献49 第3章植被与环境:连续体与非连续体55 3.1副言55 3.2早期历史56 3.3数量分析方法的发展57 3.4有关连续体与群落的现有理论60 3.5当前主要的间接排序方法66 3.6直接梯度分析或物种分布模型(SDM)法71 3.7结论77 参考文献78 第4章植被的动态变化82 4.1引言82 4.2植被动态变化的原因82 4.3演替案例解析:不同迹地上驱动因子的相互作用87 4.4演替类型的共有特征98 4.5结论100 参考文献100 第5章植物群落中的克隆现象106 5.1植物的模块构建与克隆现象106 5.2在哪里发现克隆植物?109 5.3克隆植物对栖息地的利用与改变111 5.4克隆植物养分的传输和劳动分配113 5.5克隆植物间的竞争与共生115 5.6克隆植物和动物取食118 参考文献119 第6章种子生态学123 6.1传播更新的生态学意义123 6.2相关研究的简短回顾125 6.3传播125 6.4土壤种子库的持久性133 6.5萌发和定居136 6.6种子生态学性状数据库140 6.7植物群落中种子生态学性状带谱140 6.8植物出现和聚集的种子生态学牲状142 6.9种子生态学性状与群落物种共存144 参考文献145 第7章影响植物群落构建的物种作用关系155 7.1引言155 7.2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概述155 7.3竞争156 7.4化感160 7.5寄生161 7.6促进163 7.7共生166 7.8物种间影响群落构建的复杂作用关系168 7.9群落构建规则171 参考文献172 第8章陆生植物与食草动物的相互作用:不同因子和营养水平的整合分析179 8.1动物取食植物的格局与过程179 8.2植物应对取食的策略185 8.3共生到寄生的连续变化189 8.4动物取食对植物群落水平的影响191 8.5食草动物与生态系统的整合194 参考文献196 第9章高等植物与土壤生物间的相互关系199 9.1引言199 9.2根际周边具生态重要性的生物群落199 9.3土壤生物群落影响植物群落构建的原因与后果201 9.4专有性与选择性202 9.5植物与土壤生物的反馈机制205 9.6入侵植物与土壤群落210 9.7植物的根系共生体与植物群落的营养分配211 9.8根菌网可以削弱植物间的竞争?212 9.9土壤病原生物和营养元素的循环213 9.10后记214 参考文献215 第10章植被和生态系统219 10.1生态系统的概念219 10.2生态系统的本质220 10.3能量流动和营养级结构222 10.4生韧地球化学循环229 参考文献233 第11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235 11.1引言235 11.2物种多样性的计算235 11.3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决定因素240 11.4物种丰富度格局沿环境梯度的变化243 11.5稳定性246 11.6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249 参考文献258 第12章不同尺度下的植物性状与功能类型264 12.1功能研究范式的需求264 12.2形态与功能:功能概念在植物生态学中的演变264 12.3功能类型学的发展265 12.4植物的策略、权衡与功能类型269 12.5质量比率假说274 12.6功能多样性与复杂性274 12.7生态学向基于性状的研究转变:响应性状和效应性状275 12.8植物功能类型与性状的生物指示作用281 12.9环境监测284 12.10基于性状的气候模型285 12.11跨越群落、生态系统和全球的尺度整合286 12.12讨论286 参考文献287 第13章植物入侵和群落的可入侵性297 13.1引言297 13.2植物入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点297 13.3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302 13.4生境的兼容性308 13.5繁殖体压力与定居时间308 13.6成功入侵种的特性是什么?311 13.7入侵植物的影响及灭除行动的理由与考虑因素317 参考文献321 第14章植被的保护、管理与恢复328 14.1引言328 14.2从农业开垦到自然保护329 14.3植被管理与环境过程层次结构的关系332 14.4不干涉主义和荒野地的概念333 14.5设定目标的管理和恢复334 14.6恢复监测的必要牲337 14.7管理和恢复实践的效果338 14.8植被恢复和管理的局限性342 14.9恢复和管理的策略344 参考文献346 第15章植被的类型及其广义分布351 15.1引言:植被与植物群落351 15.2植物和植被的形态与功能352 15.3植被类型357 15.4世界主要植被类型的分布359 15.5区域性植被363 15.6广义尺度上植被模拟与制图364 15.7植被与全球变化370 参考文献371 第16章景观到区域尺度上的植被制图376 16.1引言376 16.2尺度与植被制图378 16.3植被制图的数据379 16.4植被制图的方法382 16.5植被制图应用案例介绍386 16.6动态植被制图386 16.7未来植被制图的研究与实践387 参考文献387 第17章全球变化与植被生态394 17.1引言394 17.2植被和气候变化394 17.3全球变化的其他方面400 17.4结论405 参考文献405 彩图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植被生态学(原著第2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荷)艾迪·范德马雷尔,(美)珍妮特·富兰克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5176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678000 |
出版时间 | 2017-0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48.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3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