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恕的系列故事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恕”的系列故事》由李彗生主编。 “恕”,儒学中的重要伦理范畴,是指以仁爱之心待人,核心和出发点,也就是“推己及人”为恕,用自己的好恶去推想别人的好恶。孔子将“恕”视为道德的重要原则。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对自己之欲求不能不有所节制,对他人之欲求不能不有所照顾,否则社会就会混乱,人与人就会发生冲突。所以,当人问他,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生的行为准则时,他答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很少讲到“恕”,但孟子继承了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他主张,人不懈地执行忠恕之道,就能很快地达到仁的境界。荀子则认为,“恕”是人们端正品行的重要原则,“恕”是人道之极、至仁之方和人的常行之术,并赋予其本体意义。这些思想对宋明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载认为,“忠恕”乃是圣人之道,人如能做到恕就是仁人了。程颢、程颐继承了推己则为恕的思想,认为,人对上应该尽忠,待下应该尽恕。持久做到忠恕,便可以达到至诚的地步。朱熹也十分推崇孔子所倡导的忠恕之道。王廷相主张,君子要待人常恕,“养心裕德”就可使德感人,从而人人各得其所。可见,恕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一个人的品格,还能调整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一个人遵从恕道,就能为人宽厚,为政清廉。当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为他人、为社会着想,人间就会充满爱意、礼让和公正。所以,即使是在充满竞争气息的今天,恕道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恪守的美德。 四川巨人文化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恕”的系列故事》,个个独立成篇,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紧紧围绕“恕”这一道德范畴,自成一家,其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感人。诸如“鲍叔牙屈己让 目录 刘备不嫁祸于人 曹操烧信安众心 曹操割发代首 甄宇单挑瘦羊 孔融争死留美名 韩信跨下忍辱 子提倡同情心 蔺相如宽宏大度 祁奚为国荐贤 楚王命官员绝缕 鲍叔牙屈己让相 子皮让相扶子产 晏子拒绝换新房 孔子不怨恨晏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恕的系列故事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彗生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45657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26000.0 |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