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复调世界
内容
内容推荐
《复调世界》精选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回应时代问题的文章,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期望呈现世界的多样性和理解世界的多种方式。
全书分作“人的境况”“重建连接”“在世界中”“经历未来”四篇,连缀起22位学者的视野,他们关心思想的交锋和磨砺,更关心学术和现实的连接。
“人的境况”篇里,人类学家为我们描述和应对这个焦虑的时代提供丰富的词汇,提示解决的方案;传播学学者阐释向身体敞开能如何颠覆我们对传播的看法;技术哲学家让我们发现残障人、普通人和技术如何相互影响、彼此重塑。
“重新连接”篇里,哲学家在这个科技至上的世界里,呼吁复兴访问自然的博物之学,声音研究者提醒我们在视觉霸权的时代反思听觉文化,人类学者启发我们如何通过动物理解人类。
“在世界中”篇里,社会学家指出现代性是一种对时间的理解方式,历史学家借助田野调查的方法呈现“活着的历史”,美术史家以实验艺术的视角,表达在地的艺术实践和全球化的张力。
“经历未来”篇里,生命科学家回顾了人类对大脑探索方式的变革,哲学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剖析游戏世代,考古学家以未来考古学的角度看我们的当下。
目录
序 多样性是唯一的真理/ 罗新
Part I 人的境况
3 _ 与这个焦虑的时代相处:呼吁一种关系性的人类生存/
张慧 黄剑波
14 _ 心理热:转型社会的心灵图景/ 安孟竹
28 _ 照护危机与关怀革命:急诊室手记/ 姚灏
38 _ 向身体敞开:传播学如何研究身体/ 刘海龙
52 _ 我们的未来,很可能是一个残疾的未来
—对话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阿什利·修/ 李子
Part 2 重新连接
65 _ 当人类学面对“动物他者”/ 周雨霏
78 _ 科学文化批评与博物之学复兴/ 刘华杰
96 _ 声音研究:美妙的、复杂的、糟糕的/ 王婧
112 _ 开放的本土研究:历史人类学的实践与前瞻/ 赵世瑜
128 _ 实验艺术:全球视野与主体性
—与美术史学家巫鸿的一次对话/ 苏伟
Part 3 在世界中
147 _ 时间性的历史:从弥赛亚到当下主义/ 郦菁
160 _ 风、巨石和泰戈尔:关于当代性的三个故事/ 蒋斐然
170 _ 宇宙种族与食人主义:
现代主义思潮如何影响墨西哥与巴西建筑/ 裴钊
180 _ 神经科学是如何影响立法的:来自荷兰的例子/
包爱民 迪克·斯瓦博
189 _ 城市:生命的栖息地
—环境史与思想史的一席对话/ 侯深
Part 4 经历未来
207 _ 21 世纪为什么需要复杂科学? / 张江
221 _ 脑科学的范式革命/ 顾凡及
240 _ 乡村的可能性—库哈斯访谈/ 黄婷婷
253 _ 电子游戏世代的存在哲学/ 蓝江
269 _ 未来考古学/ 徐坚
导语
【学界中坚力量跨界对话】
来自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脑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大家和新秀,讲解他们在各自学科的研究进展,为读者提供各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新知。既是对某一学科的入门普及,又是打破单一学科思维的一场实验,以期促成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前沿的问题意识,回应时代话题】
本精选集中的各位作者在各自领域专精深耕,他们关心人的情绪、关心城市的建设、关心科学发展,以学者的眼界看世界,或发现一度被人忽视的新问题,或以新的角度回应现实问题。用学科交叉产生的思想灵光,照亮生活世界。
书评(媒体评论)
《信睿周报》尝试沟通哲理、科学与艺术,力
求高品质。这部精选文集体现了这一追求,值得推
荐。——陈嘉映
复调的生活不是失调的生活。在当下,华语思
想界亟需自己的思路和语言来呈现我们所处的复调
世界,帮助人们构建复调而不失调的生活。在这本
书里,来自不同学科前沿的学者重新审视人们对情
绪、身体、声音、时间、艺术、建筑空间的感知,
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历史上的人、理解其他物
种的生命。作者探索如何让最具体的生命经验重新
浮现,让思考回到基础的生存问题。这是对生命基
调的重新思考。——项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
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观察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境况,探索我们时代的
深层逻辑,《复调世界》启人入思,值得一读。—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精彩页
与这个焦虑的时代相处
张 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黄剑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焦虑是否一定是一个时代病症或现代性问题,我们难以确定,但是我们大概可以确定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一个焦虑无所不在、全面覆盖、深度渗透的时代。这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焦虑是否一定是一个中国特色问题或发展阶段问题,我们也难以确定,但生活于当下中国的我们大概也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几乎每个个体都能感受到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焦虑。
而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为关注的显然是社会性的焦虑和结构性的焦虑,尤其是其具体的生成机制和文化逻辑。确实,焦虑的生成和强化有着其具体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观念性和处境性。
几年来,因为新冠疫情,我们曾被笼罩在一种全方位的焦虑和全新的不确定性之下。在一个习惯了每天都有to do list(待办事项),年终要盘点总结,去到每一个餐厅、景点、国家都要打卡的时代,那种无法做(长远)计划,无法预知未来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生活无疑给习惯了全球化与流动性(无论是货物、人员还是信息)的我们带来对不确定性的新体验:紧张、焦虑、恐惧、愤怒、悲伤……
无以名状的“倦怠”
除了这些可以被“命名”的情感,似乎还有许多无以名状之物,说不清的“累”“提不起精神”“无所适从”“效率低下”。科学记者塔拉·荷利(Tara Haelle)在一篇题为“Your‘Surge Capacity’Is Depleted — It's Why You Feel Awful”(《你的“突发应激能力”已经耗尽—这是你感觉糟糕的原因》)的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医学名词—surge capacity(突发应激能力)。其指代一系列心理和身体的应激系统在人类面对极端压力(比如自然灾害等极端状况)时的短期生存机制。但是自然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即使灾后重建过程非常漫长。而这次疫情不一样,这场“灾害”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还是未知数。荷利的文章指出,这种短期的应激能力在帮人类度过灾难之后就会被耗空,需要时间才能恢复,让人类有可能面对下一次的灾难。但在一个长期的疫情状况下,应激机制并没有一个结束、恢复、重建的过程,所以突发应激能力被掏空之后的状态就变成了荷利所描述的一种“焦虑似的抑郁加上赶不走的倦怠”(anxiety-tainted depression mixed with ennui that I can't kick)的复杂混合体。
在全球不同地区都经历了或多或少、或长或短、或紧或松的隔离、禁足、封城的背景下,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的乔纳森·泽克博士(Jonathan L. Zecher)在“Acedia: the Lost Name for the Emotion We're All Feeling Right Now”(《倦怠:我们目前感受到的那种情感的失去的名字》)一文中提出了一个用来描述古希腊人的情感的词—acedia(倦怠)—来描述当下的状况。acedia 的古希腊文原义是指一种无痛无感的迟钝状态(an inert state without pain and care),是对任何事物的漠然(indifference),是根本上的不在乎(lack of care)。在公元5 世纪记述了这一感觉的神学家约翰·卡西安(John Cassian)如此描述这种感觉:“像是经历了长途旅行或是持续很久的斋戒之后,身体的无精打采,以及疲惫的饥饿感……下一秒他开始左顾右盼,然后抱怨没有人来看他。他不断进出房间,不断向上看,好像觉得太阳落得实在是太慢……”在当时,人们认为acedia 不会影响城市人或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修士,只有那些独自修行的人才会因为空间和社会的隔离而产生这种感觉。在基督教传统里,这种情感是最难克服的,它往往出现在修士们已经控制了贪吃、贪婪、愤怒、虚荣、骄傲等原罪之后。
按照泽克的说法,很多政府对疫情的应对在很大程度上复制了独自修行的修士的状况:社会隔离限制了社会交往,封城导致了活动空间的限制,在家工作或失去工作使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被打破,或完全改变了此前建立的生活秩序和节奏。
被“悬置”的时间
疫情自发生开始引入了一套新的时间叙事。这套时间叙事有其流行病学依据,但也切实地改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安排。在不能出门、不能聚会、不能旅行的时间里,时间感被重构,我们也生活在一种不能确定未来日期的“悬置”之中。在人类学研究中,时间本就是一个相对之物:努尔人的时间感以牛为中心,中国的农历是一个以耕种为中心的农业时间表,“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古人对人生历程的期待……在人类学中,时间的另一个重要面向是针对temporality(暂时性)的研究。正如一个关于“暂时性”的民族志研究中所提到的,“无聊、等待、无事可做、线上活动以及不作为,是人类学探讨时间的重要维度。因为恰恰是在这些时刻,时间流动的规律性被打破”……在这部作品里,不同的作者讨论了对这种“时间僵局”的体验,以及不同国家的年轻人采用了什么策略来应对这些不同类型的“时间僵局”。当习惯的时间安排和时间感受到限制和挑战,我们对既有生活的理解也不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复调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信睿周报编辑部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54964
开本 32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23-04-01
首版时间 2023-04-01
印刷时间 202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8
CIP核字 2023046273
中图分类号 Q98-53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