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喧哗森林(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哲社探照灯)(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周敏为青少年带来的新闻传播学通识科普书。通过“写给女儿的10封信”,用轻松、通俗的口吻为孩子介绍发生在身边的“传播学”,其中包括大量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传播活动?如何看待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广告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假新闻?全文用亲切的第二人称讲述,为青少年搭建通往社会的桥梁,培养合理的媒介使用习惯。 目录 1.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传播行为 2.你是一个信息传播者吗? 3.从报刊到手机的转变 4.被海量信息包围的日常 5.识破假新闻? 6.广告很烦,但也必不可少 7.网络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吗? 8.获取信息的更好方式 9.发布信息之前,应该好好想想 10.会倾听,也会表达 序言 1.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给孩子的通识教育书 :本书作者周敏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2007年就读于清华大学,获 传播学博士学位,在教期间深得学生喜爱,曾获得北师 大“最受欢迎十佳教师”奖。本书是她撰写的第一本童 书,也是送给女儿的第一本通识教育书。 2.用十封信普及新闻传播学知识:作者用第二人称 的视角为女儿“豆子”写了十封信,由浅入深为孩子介 绍身边的传播学知识,包括信息、新闻、记者、书籍、 广告、新媒体等等。每封信之前加入主要问题提示与核 心概念提要,让孩子在亲切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基础的新 闻传播学知识。 3.带孩子发现无处不在的传播学:社会科学是关于 人生切实经历的科学,本书从生活与日常视角出发,旨 在“从生活中发现传播学知识”,从孩子每日看到的、 听到的、感受到的所有小事切入,以小见大,比如:为 什么社交媒体让人上瘾?为什么广告无处不在?等等 4.收获观察社会与人生的全新视角:本书为青少年 提供了观察社会的全新视角,用传播学这个全新的工具 ,带读者剖析社会发展规律,掌握审视自身与社会的全 新视角。内文采用重克数纯质纸,高品质精装,环保油 墨印刷,为青少年打造极具国际化与艺术感的阅读体验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喧哗森林(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哲社探照灯)(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周敏//魏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62159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87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少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92 |
| CIP核字 | 2023185594 |
| 中图分类号 | G210-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