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为经典辩护(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高水平的评论集,分为上下两辑,主要涉及文学和历史两大领域。评论对象都是备受关注的经典之作,例如费吉斯的《娜塔莎之舞》、埃德蒙·威尔逊的《到芬兰车站》、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蒙森的《罗马史》、阿玛蒂亚森的《惯于争鸣的印度人》、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杜拉斯的《琴声如诉》、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还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康拉德、布罗茨基等一系列杰出作家传记的评论。这组评论文字朴实、内蕴绮丽,没有通常学术文章的干涩与生硬,而有着思想随笔的熨帖与自由,也就是宇文所安说的“娱思”一类的文章。 作者简介 凌越,诗人、评论家。著有诗集《尘世之歌》,评论集《寂寞者的观察》,译著《匙河集》(和梁嘉莹合作),主编“俄耳浦斯诗译丛”。 目录 上辑 探究俄罗斯文化的底色 为地上天堂打下第一根桩 从“地下”窥探启蒙运动 一部英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史诗 在吉本和蒙森的夹缝间 三种视角看印度 挑起双眉的旅行者 文学和纪实的双重魅力 将报道带人沉静的氛围 刷新第三帝国的历史与记忆 让历史真相从迷雾中浮现 下辑 卡尔维诺:为经典辩护 詹姆斯·伍德:批评的美学 略萨:小说结构的魔法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和地下室写作 康拉德:以道德之光照亮黑暗 托马斯·曼:从专制拥趸到反纳粹斗士 菲茨杰拉德:爵士时代的幻梦 加缪:为人道主义立下里程碑 昆德拉:我总是听见小说 聂鲁达:自传中的留白 布罗茨基:从威尼斯远眺圣彼得堡 附录“我们晓得墓地中没有死者”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为经典辩护(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凌越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5974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80 |
| 出版时间 | 2022-11-01 |
| 首版时间 | 2022-11-01 |
| 印刷时间 | 2022-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48 |
| CIP核字 | 2022136739 |
| 中图分类号 | I10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