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追寻的脚步 结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
| 内容 | 商品特色
内容简介 《追寻的脚步——结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通过采访中国、乌克兰两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专家,生动展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如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组织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经验。一些专家也结合21世纪教育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 作者简介 1942年生,江苏常州人,196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乌克兰—中国”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主任、乌克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名誉顾问。曾任我国驻乌克兰大使馆一等秘书、办公室主任。早年长期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曾参与国家教委七五重点课题——“班集体科学理论研究”的研究工作,任课题组副组长;有译著《中小学集体教育学概论》(工人出版社,1988年)。自1994年起,一直穿梭于中国、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多次访问苏霍姆林斯基家人,持续从事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为主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使中国五十多所中小学与乌克兰巴甫雷什等 目录 引子——梦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去 第一章 成功追寻的第一步 ——约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和儿子 第一节 启动:揭开教育交流的新阶段 第二节 交友:结识承继家庭价值判断的传人 第二章 追寻途中的大幸事 ——拜访苏霍姆林斯基夫人 第一节 耐心的等待:获得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允诺 第二节 难忘的经历:来到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寓所 第三节 珍贵的访谈:介绍人道主义教育学的倡导者 第三章 成功追寻的引路人 ——解释译介苏霍姆林斯基第一人杜殿坤教授 第一节 导师:引入教育科学研究的殿堂 第二节 介绍:揭示译介《给教师的建议》的过程 第三节 比较:评点教育家的特点 第四节 师表:诚恳的点拨和帮助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追寻的脚步 结缘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盘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77413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56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62000 |
| 出版时间 | 2016-1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04-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40-095.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4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