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涅散文精选(世界散文八大家)
内容
编辑推荐

杨武能编选的《海涅散文精选:世界散文八大家》为柳鸣九主编的“世界散文八大家”丛书之一,它囊括了德国诗人海涅的散文精华。海涅是德国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擅长诗歌、游记和散文的创作,还撰写了不少思想深邃、风格独特并富含文学美质的文艺评论和其他论著,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富巨大、光辉宝贵的精神财富。

内容推荐

杨武能编选的《海涅散文精选:世界散文八大家》作者海涅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主要代表。他自幼受到法兰西自由精神的影响,一生崇尚民主。海涅的散文优美潇洒,清新隽永,政论笔锋犀利,思想深刻,作品广泛触及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现实,鞭挞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抨击资产阶级的市侩习气,洋溢着战斗的豪情,显示卓越的讽刺才能。他被誉为“利剑和火焰的诗人”。

《海涅散文精选:世界散文八大家》所收《哈尔茨山游记》、《卢卡浴场》、《卢卡城》、《思想·勒格朗集(节选)》、《佛罗伦萨之夜(节选)》均为其散文代表作。

目录

总序:散文的疆界在哪里

选本序:散文大家海涅

哈尔茨山游记

卢卡浴场

卢卡城

思想·勒格朗集(节选)

佛罗伦萨之夜(节选)

论法国画家——1831年巴黎油画展览

附:海涅年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我走进房间去找玛蒂尔德的时候,她已经扣上绿色骑马服上的最后一颗纽扣,正打算在帽子上插几根白色羽毛。她一看见我,赶快把帽子扔掉,蓬松着波浪似的金色鬈发向我扑过来——“天上人间的博士啊!”她高声叫道,并且按照老习惯,抓住我的两块耳垂肉,极为滑稽地尽情狂吻我。

“您好吗,世人中间最疯狂的人!我再次见到您多幸福!因为我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个比您更疯狂的人来。痴子和傻瓜,世界上有的是,人们常常把荣誉指给他们看,他们却以为这是发疯,但是真正的疯狂,如同真正的智慧那样,是颇为罕见的。也许疯狂不是别的,而是激怒了的智慧,因为它什么都知道,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耻辱,因此它就做出了聪明的决定:装疯卖傻。犹太民族是一个聪明的民族,他们把疯子当做先知那样尊敬,可我们认为,任何一位先知都是疯子。”

“可是我的女士,您干吗不写信给我呀?”

“是的,博士,我曾经写了一封长信给您,并写上了如下的地址:送交新贝德兰姆。可是谁料到您根本不在那儿,这样人家把这封信转到了圣卢兹,而您又不在那儿,于是乎信又转到了一个类似的机构,这样七转八转,这封信就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所有疯人院之间兜圈子,最后退回到我这儿,信上还附有一笔:这封信上写的绅士还没有关进本院。事实上您从没有被抓起来,您是怎么对付过来的呢?”

“我已经巧妙地对付过来了,我的女士。凡是我到过的地方,我懂得绕过疯人院悄悄溜过去,我想,我在意大利也会获得成功。”

“哦,朋友,您在这儿保险太平无事。因为第一,这儿附近压根儿没有疯人院;第二,咱们在这儿占压倒优势。”

“咱们吗?我的女士!这样说来,您是咱们自己人哕?请允许我在您额上留下兄弟的吻。”

“啊,我的意思是:咱们浴客当中,我可算得上是头脑最清醒的——现在您很容易制造一个大疯子的概念,这里也就是指朱莉·马,克斯菲尔德,她一直声称,一双碧眼意味着灵魂的春天;咱们还有两位年轻的美女呢——”

“不错,英国美女,我的女士——”

“博士,您这种嘲弄人的口吻意味着什么?意大利的这种黄油通心粉脸庞一定很合您的胃口,您不再有意于不列颠的——”

“葡萄干布丁上的葡萄干眼睛,用白山嵛菜带装饰起来的牛排胸脯,骄傲的肉馅饼——”

“有过那么一段时光,博士,每逢您看见一位美丽的英国女子,就会神魂颠倒——”

“嗯,那是以前啊!我现在还一直崇拜您的女同乡;她们像太阳那样美丽,但是是用冰做成的太阳;她们像大理石那样洁白,但也像大理石那么冰冷——在她们冰冷的心坎上冻结了可怜的——”

“喔嚯!我认得一个人,他没有给冻住,他精神抖擞,身体健康得能跳过大海,这是一个伟大的德国冒失鬼——”

“但他至少在不列颠冰冷的心边大大地着了凉,弄得他现在还是涕泪涟涟。”

我的女士看来对这句话发怒了,她抓住了夹在长篇小说书页中间当做书签用的马鞭,在她的白猎狗耳朵周围挥来挥去,这白猎狗正在唁唁地轻吠。她赶快把自己的帽子从地上捡起,斜斜地罩在自己的一头鬈发上,对着镜子做一番自我欣赏,然后高傲地说:“我还很美呢!”可是蓦地,仿佛有一种模糊的痛苦感觉使她浑身打起哆嗦来。她若有所思地站定了,慢条斯理地脱下白手套,一只手向我伸来,飞速地逮住了我的思想,她说:“这只手没有像在拉姆斯盖特时那么美了,对吗?玛蒂尔德从那时以来尝过了不少人间辛酸!”

亲爱的读者诸君,一个人很难从一口钟的裂缝上认出这口钟来:一口钟只能从它的声音上辨别出来。要是您听见了我的女士说上述这番话的声调,那么您一定会立即明白,我的女士的心是一口用最好的金属铸成的钟,但是一条看不见的裂缝使她最快活的声调变得异样,同时又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哀愁。然而我喜欢这样的钟,它们在我自己的胸口一直可以找到响亮的回声。我吻我女士的手,几乎比从前更诚挚,虽然这只手已经没有从前那么雪白粉嫩了,这只手已经绽出了几根青筋,我感到这样在表示:玛蒂尔德从那时以来尝过了不少人间辛酸。

她的眼睛凝视着我,犹如秋夜天空上的一颗凄凉孤寂的星星,她柔情蜜意地对我说:“看来您不再爱我了,博士!因为您掉在我手上的眼泪只是表示同情,差不多好像一种施舍。”

“谁叫您把我眼泪的默默无声的语言作这样简单的解释?我可以打赌,现在依偎在您身边的这条白猎狗,比您更加理解我;它望望我,然后望望您,看来它在感到奇怪,这些人,这些具有独创性的骄傲的先生,他们的内心竟然如此痛苦。啊,我的女士,只有切肤之痛,才会引出我们的眼泪,而每个人哭泣实际上都是为的自己。”

“得了,得了,博士,咱们是同时代的人,萍水相逢在这天涯海角,洒一点痴情泪,这至少是件美事。要是您生活在200年以前,像我跟我的朋友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相遇那样,或者您如果比我推迟100年来到世上,像我的另一位好友那样。他的名字我记不得了,他的出生年份正巧在1900年!不过嘛,您不妨谈谈,咱们分手以后,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P69-71

序言

散文大家海涅

◎杨武能

继歌德、席勒之后,海涅是德国最杰出和最富世界影响的作家和诗人。近百年来经过鲁迅、郭沫若、冯至等杰出文学前辈的推崇和翻译、介绍,还由于他曾受到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的器重,海涅已为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所熟悉、喜爱和景仰。只不过在绝大多数中国读者心目中,这仅限于革命诗人海涅,对他同时还是一位大散文家,一般尚知之甚少。

作为诗人,海涅确实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在西方文学史上能与他比肩者除了他的前辈歌德,唯有拜伦、雪莱、裴多菲和普希金等少数几位而已。可正是海涅过分耀眼的诗人光环,遮蔽了他文学才能和成就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使不愧为散文大家的他没有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编选和出版这本《海涅散文精选》,庶几能弥补一点遗憾,帮助读者一睹海涅堪称世界级杰出散文家的别样动人的风采风姿。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出生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一个犹太商人的家庭里。受生性贤淑、富有教养、喜好文艺的母亲的影响,他早早地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可却不得不遵从父命走上经商的道路,18岁时去法兰克福的一家银行当见习生。后来在叔父资助下兴办的哈利·海涅纺织品公司经营失败,同时在汉堡做呢绒生意的父亲也破了产,年轻的海涅完全失去了经商的兴趣和勇气,遂接受叔父的建议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然而从小爱好文艺的他无心研究法学,却常去听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的文学课。

施莱格尔是德国浪漫派的杰出理论家、语言学家和莎士比亚翻译家,海涅视他为自己“伟大的导师”,早期的文学创作受到了他的鼓励和指导。除吡而外,从浪漫派诗人阿尔尼姆和勃伦塔诺整理出版的德国民歌集《男童的奇异号角》中,从乌兰特和威廉·米勒等浪漫派诗人的作品中,年轻的诗人也获得了不少启迪,汲取了很多营养。同时他崇拜歌德,并遵照“导师”施莱格尔的建议老老实实地读了歌德的作品。

海涅的早期诗歌创作显示出不少浪漫派的特征,如常常描写梦境,喜欢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格调大多接近民歌等等。不过他本身并不属于这个当时在德国已经逐渐过时的文学流派。后来,1846年,在为长诗《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所作的序里,海涅总结自己与浪漫派的关系道:“我曾在浪漫派之中度过我的最愉快的青年时代,最后却把我的老师痛击了一顿……”所谓“痛击”,是指他在1833年写成的评论性散文《论浪漫派》中,对这个包括自己“导师”施莱格尔在内的派别做了严厉的批评。

1820年秋天,海涅转学到了哥廷根大学。跟在波恩时一样,他无心学业,却常参加一些学生社团的活动。后因与一个同学决斗受到停学处分,不得已于第二年再转到柏林大学。在柏林期间,海涅不但有机会听黑格尔讲课,了解了当时哲学所关注的所有问题,对辩证法有了初步的掌握,还经常出入当地的一些文学沙龙,结识了沙密索、福凯等不少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大大地开阔了眼界,为日后成为一个思想深邃、敏捷的评论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824年重返哥廷根大学,第二年毕业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他放弃犹太教信仰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成了一名路得派的新教徒。

随着阅历的增长、见识的提高,海涅的文学创作开始走向成熟,不但题材和体裁变得丰富多彩了,思想也更加深刻。特别是1824年,他从大学城哥廷根出发往东北行,徒步漫游了哈尔茨山及其周围地区,一路上尽情浏览自然风光,细心观察世态民情,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哈尔茨山游记》,为自己的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开始了成果丰硕的散文创作。在他看来,搜集了他早年那些优美而感伤的爱情诗的《诗歌集》,只是一条“无害的商船”,而《哈尔茨山游记》却是一艘艘装备着许多门大炮的“战舰”(见1827年10月30日致摩西·摩色尔的信),它使他找到了一种能更加充分、更加自由也更加有力地表达他的思想情感的体裁,于是便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散文的写作上面。后来,无论是旅居北海之滨的诺德尼岛,还是畅游南方的文明古国意大利,还是到英国考察,还是流亡巴黎期间,他都专注而细心地建造这艘“战舰”,完成了《卢卡浴场》等一系列风格新颖、手法灵活、内涵丰富深刻、诗情画意浓郁的游记作品,充分展示了一位不可多得的散文大家的手腕和才华,成为闻名全德乃至整个欧洲的游记散文家。

海涅生活在一个欧洲社会急剧动荡,新兴的进步力量与腐朽的反动势力殊死搏斗的时代。童年,在故乡杜塞尔多夫,他经历了拿破仑军队占领时期实行的一系列进步改革;作为犹太人,他深深体会到了“平等”“自由”之可贵——他18岁时在法兰克福所目睹的犹太同胞的悲惨处境,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素性敏感的诗人来说,生而为犹太人犹如一种宿命的不幸,简直就像一种先天埋藏在血液里的可怕“病毒”,一种无法治愈的“痼疾”,因此给他一生的思想和创作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因此,对于他所崇仰的解放者拿破仑的失败和欧洲大陆上随之出现的反动复辟,诗人的感受尤为痛彻;而在相比之下特别黑暗、落后的德国,情况更令诗人触目惊心。写作于1826年的散文集《思想·勒格朗集》,则集中反映了海涅这一时期的思想感情,明白地表达了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继承人和化身拿破仑的钦仰和感怀之情。海涅特殊的出身和经历,注定了作为诗人和散文家的他终将成为一名战士和革命者。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正在赫郭兰岛休养的海涅无比欢欣鼓舞,浑身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忍不住唱出了那首以“我是剑,我是火焰”开头和结尾的、充满战斗豪情的昂扬散文诗《颂歌》,渴望着去“投入新的战斗”。然而,诗人生活的德国在封建专制的重轭下仍如死水一潭,令人感到窒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他先后在汉堡、柏林和慕尼黑等地谋取律师和教授职位均告失败,诗人遂于第二年的5月干脆移居到了巴黎。

在巴黎这个革命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会,海涅结识了巴尔扎克、大仲马、维克多·雨果和乔治·桑等法国大作家,以及肖邦、李斯特、柏辽兹等其他国家的音乐家和艺术家,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文艺聚会,观看演出和参观美术展览,过着紧张而充实的生活,眼界进一步地开阔了,思想进一步地活跃起来。在随后的十多年里,他虽也继续进行诗歌创作,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却用于为德国国内的报刊撰写通讯和时事评论,及时又如实地报道法国各地和巴黎的各方面情况,想让法兰西革命的灿烂阳光去驱散笼罩着封建分裂的德意志帝国的浓重黑暗,让资产阶级进步意识形态的熏风去冲淡弥漫在那儿的陈腐之气,于是产生了《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画家》《论法国戏剧》以及《路台齐亚》等一大批报道和文论。与此同时,他也向法国读者介绍德国的宗教、历史、文化、哲学以及社会政治现状,写成了《论浪漫派》《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等重要评论性散文,帮助法国人民对德国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除去时评和文论,海涅还发表了《施纳波勒沃普斯基回忆录》《佛罗伦萨之夜》和《巴哈拉赫的法学教师》。这是海涅仅有的三篇叙事性散文,只可惜这些作品全都是一些片断。大概因为时事过于动荡,诗人此时已无法静下心来从事纯文学的创作,拿德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弗朗茨·梅林的话来说就是:“海涅在30年代极其严肃地对待他的‘使徒的职责’和‘护民官’的任务,因而他的诗歌创作就退居相当次要的地位了。”这意味着,海涅把自己革命战士的职责看得比他诗人的成就和荣誉还重。然而也多亏如此,他才得以充分展示在游记作品里已初露锋芒的社会观察家和批评家的才华,让后世能一睹其博大深邃的思想家和散文大家的风采。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海涅迅速“投身时代的伟大战斗行列”,在40年代欧洲普遍高涨的革命形势激励鼓舞下,在马克思的影响帮助下,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光辉顶点。不只创作了不少成功的政治时事诗,他写的报道、时评、文论和论著也充满了革命精神,其中如《论浪漫派》和《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等散文杰作,更像一把把锋利的解剖刀。海涅挥洒自如地使用它们,从宗教、历史、哲学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入手,对封建专制统治下黑暗、落后、腐朽的德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海涅作为思想家敏锐的头脑和犀利的目光,作为散文家的博大胸襟和雄健笔力。它们不只是德语文学大花园中的壮硕奇葩,也堪称世界散文宝库里的瑰宝和经典。

1851年,在妻子玛蒂尔德陪同下,海涅好不容易支撑着病体,最后一次外出参观了罗浮宫博物馆,从此以后便长年地痛苦挣扎在他所谓的“床褥墓穴”中,直至1856年2月17日与世长辞。

综上所述,海涅的散文创作可大致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即移居巴黎之前的德国时期,主要以四卷风格清新、诙谐犀利的《哈尔茨山游记》为代表,针砭社会之时弊,歌颂法国大革命,意图通过自由“思想的偷渡”来唤醒沉睡的祖国;《思想·勒格朗集》则是个人爱情主题与世界历史主题交叠,以对拿破仑的崇拜“作为向死寂的祖国的挑衅”,从而充当传播自由、平等思想的革命鼓手。

中期为1831年至1848年的相对比较长的巴黎时期。经过在巴黎这个欧洲社会文化中心的长时间生活与观察,加之与圣西门主义者的接触,海涅的思想越发开阔,自由、解放的创作主题更上升到了反叛和革命的高度。重要的散文著作有向德国读者介绍法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法兰西现状》《论法国画家》和《论法国戏剧》,以及向法国读者介绍德国精神生活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和《论浪漫派》。

晚期为海涅在“床褥墓穴”与死神抗争的最后8年。创作有《浮士德博士》《流亡的神》等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的散文,以及《路台齐亚》《自白》和《回忆录》等记叙性的散文。其中的《路台齐亚》,被视为海涅临终前留下的“政治遗嘱”。

以上结合海涅的生平和所处时代及社会现实,概述了他散文创作的总体情况。下面再结合具体作品,谈几个对海涅有着特殊意义的问题,以说明他确系世界散文作家中一位别具风采的佼佼者,一位本序题目中所强调的散文大家。

说海涅是散文大家或大散文家,不仅因为他的作品卷帙浩繁,数量众多,还因为其作品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还因为它们大气磅礴,完全不同于那种通常都局限于书写眼前事件和个人感受,乃至吟风弄月的小家子散文。余秋雨先生有所谓“大散文”的提法,我想德国人海涅应该被誉为写“大散文”的高手甚或鼻祖。无论是体裁样式的多样和大气,或是思想内涵的丰富深刻,海涅都当得起大散文家这个称号。

说起海涅散文的体裁样式,首先得看看他的游记创作。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德国的游记文学原本有着得天独厚的滋生、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德国人自古爱好旅游,特别是到了17、18世纪交通稍许便利一些以后,上层人士便为了调剂生活、娱乐消遣而外出旅游,文人墨客则为了扩大眼界、增长学识,年轻的手工业者更按照行会规定四处寻师访友、提高技艺,以便将来自己也能自立门户当师傅。除有身份的人出游多乘马车外,一般旅行者更喜欢既可亲近自然、又有健身作用的徒步漫游,以致在德语里为此有了一个叫做wandem的专门的词。德国近代文学中写作家、艺术家或者手工业伙计出外漫游的作品不少,歌德更是特别喜欢漫游,不只写了《漫游者的夜歌》等世界闻名的诗歌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自己年轻的时候还被朋友们赠送了一个“漫游者”的雅号。海涅继承了这个传统,在身体还健康的19世纪20年代多次外出旅游,因而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记游之作。只是它们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纯粹记叙旅途风光见闻的窠臼,常常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在有声有色地描绘自然风光,惟妙惟肖地摹写人生世相的同时,还指点江山,对时事、世态做深入浅出而又挥洒自如的分析、评说,并适时地穿插进一段段精彩的诗歌或者富有启发意义的历史故事,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获益良多。海涅对游记这种体裁不只是驾驭娴熟而已,而且还推陈出新,卓有建树。海涅大学毕业前所作的哈尔茨山之游,就是一次长距离的徒步漫游。正如他在序诗里所宣示的,他“要登上高山去”,为的是敞开胸怀“让自由的微风吹拂”,为的是亲近大自然和朴素的山民,而离开“光滑的客厅,油滑的先生,油滑的妇女!”一句话,离开庸俗的市民社会。上山后,他不止于兴致勃勃地游山观景,亲近自然,踏勘古代遗址,还深入矿井和铸币厂参观,在山民家中落脚。一路上的经历观感真是丰富异常,他因此也就不断即兴地吟诵诗歌,赞颂美丽的大自然,赞颂纯朴的山民和天真的牧童;同时,对都市的浮华、虚伪尽作无情地嘲笑和讽刺。也就难怪,海涅这第一部记游之作会十分成功。

继《哈尔茨山游记》之后,海涅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写成了本书收的其他游记,而且都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它们同样情景交融,夹叙夹议,在记叙旅途见闻的同时,也没少探讨文艺和历史问题,并对现实和时事进行评说。诗歌的穿插同样不少,因此也是内容丰富多彩,笔墨挥洒自如。在《卢卡浴场》中,则对贵族诗人普拉腾的诽谤做了反驳。

还须要一提的是:一、去南方的文明古国意大利旅行,历来对于欧洲的文化人特别是作家、艺术家来说就不仅仅是观光游览,而且是一种人皆向往的寻根之旅,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海涅一路上谈到的文化和历史问题也特别多,引述的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也特别多,对于我们来说知识性便格外的丰富。二、《卢卡城》的末尾一节特别值得认真一读,因为诗人海涅通过讲一个历史故事并把自己比作故事中的小丑,来表示他对危难中的德意志祖国和人民——他那被囚禁的国王陛下的无比忠诚,以此来反驳敌人以叛国的罪名对长期流亡异国的他进行的诽谤攻击。这是一段充满了深情的奇文,读起来实在令人感动。

《思想·勒格朗集》是海涅的另一部散文代表作,虽出自《游记》第二卷,但并非真正的记游之作,而是假法国军队的鼓手勒格朗之名拟作的一部回忆录,以表达海涅对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拿破仑的崇敬。因为是拿破仑的大军扫除了德国莱茵河地区的封建势力,使犹太人获得了平等、自由,这在幼年时代的海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海涅公开赞颂拿破仑,就是对虚伪的“爱国主义”的批驳,无异于对德国的封建统治者勇敢地进行挑战。这部作品被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家弗朗茨·梅林誉为“一幅由才智和巧思编织成的色彩斑斓的挂毯”,在思想深刻和艺术娴熟两方面,都比《哈尔茨山游记》尤有过之。

《论法国画家》等篇则是散文家海涅另一种体裁即论说性散文的杰作,它们更好地展现了海涅文艺评论家的睿智、深刻和渊博,及其作品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论法国画家》是海涅刚到巴黎不久写的有关一次画展的报道,实际上堪称一篇出色的画论。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涉及像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走上街垒》、阿·谢弗尔的《浮士德》插图和德冈的《夜巡队》等欧洲乃至世界级的不朽名画,而且分析评论得细致、具体、生动,见解精辟、独到,文字也极富声色。这篇画论和《佛罗伦萨之夜》那个出神入化地描写意大利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演奏会的片断一样,都证明了海涅的多才多艺。

综观海涅的散文创作,我们很容易发现以下鲜明、突出的风格特征:

首先特别引人注目和赞赏的,是尖刻微妙、别出心裁和无处不在的幽默。正是它,显露出了海涅目光犀利、感觉敏锐的思想家本色,使他作品的内涵更加深沉丰富,更加耐人寻味。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中,这种幽默情趣或表现为对不幸际遇的自我解嘲,或表现为对友好亲朋的善意调侃,或表现为对反动势力的尖刻讽刺。这种幽默情趣不只是杰出诗人和大散文家的天才闪光,从本质上讲,乃是海涅这位天生的斗士积极乐观的禀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反映。

还有独特的语言和行文风格。和海涅的诗歌一样,不论他的游记散文,还是叙事散文或者文艺评论,还是书信体散文,都一样的丽词云飞、情文并茂、诗意沛然,都一样的含义深刻、警句迭出、新奇峭拔,令人读着读着忍不住拍案叫绝。就算原本可能写得干巴巴的论述性作品——如《论法国画家》——人们读了也会禁不住发出惊叹:文艺评论竟也可以写成如此的美文,读起来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因其深刻而巧妙的立意,活泼而优雅的语言,海涅的散文作品总是蕴涵着诗意和诗歌之美。

海涅晚年自己说过:要想了解他的思想,最好还是读他的散文。其实何止是思想,照我看要完全和真正认识海涅这位文学巨匠,认识这位杰出的作家和诗人,也少不了要读他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并丰富多彩的散文。

由于篇幅限制,遗憾未能尽收海涅散文的所有杰作或代表作。选编工作的不足和缺点、错误,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涅散文精选(世界散文八大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武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9881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2
CIP核字 2014018540
中图分类号 I516.64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1
162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