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舌尖上的历史
内容
内容推荐
历史有许多维度,可以从编年的历史、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民族的历史讲起,但聚焦细小物品,以洞见历史进程,也不失为另一类引人入胜的历史。本书即是从食品方面入手来讲人类文明进程的演进。因为在人类历史中,食物是许多重大改变的背后主因:社会改革、政治改组、土地竞争、工业发展、军事冲突,以及经济扩张。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试图呈现出这样一种真实,因为食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如何改变和塑造我们今日的社会和其游戏规则。无论古代或现代,食物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力一样强大。这种视角也正是长期以来《看历史》杂志切入历史的的一种重要角度”看见过去,知道未来”,只是”过去”的容量很大,常常需要通过”聚焦小物品,窥探历史的进程”。本书适宜于大众阅读,从生活中的食物入手讲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目录
1500年:裂变的口味版图
舶来的盛宴: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口味
菜单的战争——小女人改变纽约外卖史
餐桌上的民国大佬
茶:被引爆的流行
咖啡的对手:茶的逆袭
茶叶西游记
大航海时代的鳕鱼
当西餐遭遇中国
当中国人喝上咖啡
咖啡:全球化的催化剂
神奇的粉末:咖啡传播简史
酒:禁令下的纵乐
苦艾酒:令人疯狂的绿色
朗姆酒:海军和海盗的征服者
李鸿章与“左将军鸡
马铃薯一:从安第斯山到全世界
烹调书:人们为什么爱菜谱
巧克力:征服世界之旅
精致,源自克制——日本古代食谱
宋代饮食:于雅俗间变化
糖:被传染的甜蜜与苦涩
寻找“甜蜜”的旅程
天下番薯
“微盐大义”——舌尖上的帝国
先有啤酒,后有文明
香料:味觉之外的传奇
消失的红高梁
烟草:舶来的享乐
玉米在中国
战争中的食物:比武器更具毁灭性
中国古代是如何从分餐制走向合餐制的
导语
本书从食品方面入手来讲人类文明进程的演进。在人类历史中,食物是许多重大改变的背后主因:社会改革、政治改组、土地竞争、工业发展、军事冲突,以及经济扩张。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试图呈现出这样一种真实,因为食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如何改变和塑造我们今日的社会和其游戏规则。
精彩页
大宋的食单
13世纪的杭州菜的做法与今天区别不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当时的菜肴似乎比现在更加丰富。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十月,宋高宗皇帝赵构临幸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张俊大摆筵席,款待高宗,奉上了中国历史上有菜单可查的最丰盛的一桌筵席。跟着宋高宗一起来参加此次饭局的有一批官员,其中最著名的是秦桧,他当时的头衔是“太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俗称宰相。另有六名南宋高级官员及其他一百零一名中下级官员。其他跟班、仪仗、警卫不可计数。
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席间的二百多道菜,连上菜的顺序也记录了下来,其中四十一道菜由鱼、虾、蜗牛、鹅、猪肉、羊肉、鸽肉做成,煎、烤、炸、煮等等不一而足,另有四十二道菜为水果和蜜饯,九道菜为各种材料熬成的粥品,二十九道菜为干鱼,还有十五种饮料,十九种糕饼,五十九种点心。
人们对食材的选择,最初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颇大。烹饪的方式也受限于烹饪工具的使用。美国生态人类学家尤金·N.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中说,中国的农业和食物在宋朝时最后成形,食物生产方式更为合理化和科学化。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简朴,但到宋朝晚期,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调犒赏自己的味蕾。
从周密的食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宋朝贵族在正式吃饭前先上瓜果、蜜饯招待客人。在“再坐”前,不是正式吃大菜,而是开胃的预吃,有七道菜,每道有八到十二个品种,加“再坐”后的三道,总计有十道菜,上百个品种。除了应时的瓜果、干果,也有荤的开胃小吃。千果中除了一种“林檎旋”不知为何物,其他的在当今市场上都找得到。
马可。渡罗声称杭州有“十个大市场”和“大批其他市场”。十个市场中个个都每周开市三天,吸引了“40,000到50,000人”,可以买到的肉包括“小种牡鹿、大赤鹿、黄鹿、野兔、家兔、鹧鸪、雉、似雉的鹧鸪、鹌鹑、普通家禽、阉鸡和多得不可胜数的鸭和鹅”,以及“应有尽有的蔬菜与水果”。如此丰富的供应表明,富庶的城市从远方运来了大量食物。马可‘波罗曾声言,“只要把一船胡椒运往亚历山大或别的什么地方以供应基督教世界,就有一百船胡椒运抵泉州”。
下酒的十五盏是正式大菜,共三十个荤菜。这么多菜肴,高宗即便每样只尝一筷,都能撑着他了。这部分菜品约有三分之一是河鲜。绎鱼也就是鳜鱼,蛤蜊、水母都可以上桌。宋高宗赵构的生活品位大约高出常人一筹,他吃什么,不吃什么,主家肯定事先打听得一清二楚,菜肴中多河鲜,取其清淡,品鲜为主。
十五盏最后一道菜是血粉羹,应该是一道汤。这份菜单充分证明了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所说,十三世纪的杭州菜的做法与今天区别不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当时的菜肴似乎比现在更加丰富。 主菜中安排插食,就像现在去饭店宴饮要安排几道点心一样。在这份菜单上,张俊以炙炊饼招待皇上。不过奇怪的是这份食单中没有提到茶。
茶在唐朝是稀罕的奢侈品,甚至在北宋也不常见,不过到了宋末就成了连穷苦人家也必备的生活物资。在士大夫得到优待的宋朝,尚茶之风与其他优雅的生活艺术一起得到了极大发展。欧阳修、陆游和苏东坡这些大名鼎鼎的文人不仅尚茶,连泡茶用的水也很有讲究。陆游在旅行期间还为了品茶而专门寻找名泉。
在南宋末年,吴自牧创造了一句后来十分有名的俗谚: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荼”。米在当时才刚刚取得这样突出的地位(而且这个米字确实是在说稻而非统称粮食)。只有在宋朝, “酱”才最终明确地指谓酱油;而在唐朝,在文学作品中的“酱”很可能是各种酶酵素。在更早些的朝代,人们并未把醋列为必需品。以芝麻、紫苏属和大麻榨成的油,在南宋时期也普遍得多了。
道元禅师的料理
受佛教影响甚深的日本,从奈良时期到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明治维新期间的1200多年间,日本人民的膳食一直都是素食类型的。
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左右的《三国志·魏志·倭人传》,是这样记载日本的:在那块土地上没有牛,没有马匹,没有老虎,没有豹,没有山羊和喜鹊……那里的气候温和。无论在夏季或冬季,人们都食用新鲜的蔬菜,他们同样食用一些鱼类和贝类,但几乎不吃兽肉。几百年后,佛教传人日本,日本人就开始遵守佛教中对狩猎和捕鱼的禁忌。
公元676年,天武天皇更是颁布一项法令,禁止僧倡食肉且限制了僧侣的饮食范围。当时日本的烹饪技术尚不发达,极为粗陋,食物多是生吃,或者在煮熟的蔬菜里加些醋、盐、酱(盐淹汁、酱油)等。公元十三世纪,禅宗中曹洞宗派的创始人道元禅师正式确立了日本素食烹饪—精进料理。“精进(SHOJIN)”二字,是梵文中“VYRIA”一词的目文翻译,意思是“存善远恶”。
道元禅师俗家姓源氏,生于镰仓幕府的乱世时期。据记载,道元骨相奇秀,七岁读《毛诗》《左传》及诸经史,不由师训自然通晓。童年时期,道元禅师即遭遇母亲病故。“人啊,为伺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舌尖上的历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编者:看历史杂志
绘者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420998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78
CIP核字 2018111156
中图分类号 K10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9
166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