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隐于书后(17世纪江南汪氏书坊经营实录)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明天启年间,一个名叫汪淇的落第文人于杭州雇工开雕,用父辈经商的积累,开办了一家名为还读斋的书坊。本书即以还读斋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在纵向研究的同时穿插社会背景、书坊主的朋友圈等横向分析,力图在纵横两条线的交织中刻画出一个立体生动的书坊经营场景,并且尝试以小见大,以还读斋为代表,考察处在朝代更迭、时空变迁中的中国古代出版文化的变迁。 作者简介 张舰戈,女,山东淄博人。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先后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书籍社会史。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草创伊始:明末还读斋的初创 第一节 徽商后裔与还读斋的初创 第二节 “纸上谈兵”氛围下的兵书刊印 第三节 取经捷法后的史钞纂要 第四节 跟随潮流与“拿来主义” 第二章 渐入佳境:还读斋的发展 第一节 结社、交际与诗集 第二节 严查、避祸与转向 第三节 改编加工和彰显个性 第三章 改弦更张:还读斋易名蜩寄 第一节 崇奉道教与书坊易名 第二节 一梦黄粱——《吕祖全传》对吕洞宾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广征博采——汪氏刻书稿源探究 第四节 文人特质和自著自怡 第五节 蜩寄与还读斋刻书比较 第四章 子承父业:还读斋的继承与回归 第一节 拨开继承的迷雾:还读斋归谁所有 第二节 还读斋的医籍刊刻 第三节 还读斋的文集刊刻 第四节 退居“二线”的书坊主 第五章 重归儒业:康熙中叶以后汪氏家族的发展 第一节 重归儒业:汪氏家族事业重心的迁转 第二节 门当户对:汪氏家族婚姻的选择 结语 附录一:汪氏刻书详目 附录二:汪氏部分刻书详考 参考文献 致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隐于书后(17世纪江南汪氏书坊经营实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舰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286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0 |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 首版时间 | 2022-10-01 |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26 |
| CIP核字 | 2022144297 |
| 中图分类号 | G23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0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