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今天你创业了吗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那么,你是否有创业的想法呢?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创业办公司已成为许多年轻人谋求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那么,你是否落伍了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除了讲述一些创业的理论和基本常识,更多的是告诉大家一些实战的经验,以帮助大家在创业的道路上切切实实得到益处。如果你正在筹划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以摆脱终生打工者的地位;又或者,你已经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也不知道向谁请教,那么拥有这本书将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内容推荐

创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有规律可循的。那么,当世纪初最大的一次创业浪潮即将到来的时候,你是否准备好了呢?在本书中,作者将通过“改变”、“起点”、“执着”、“基业常青”和“成功者忠告”五个方面,向读者讲述创业的基本理念、创业常识和经验,以帮助广大的创业者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切切实实地得到益处。

如果你正在筹划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或者,你已经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拥有这本书也许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目录

第一篇 改变

 We need change——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打工为别人,创业为自己

 思路决定出路

 创业是一项投资

 创业总是伴随着风险

第二篇 起点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创业的四个最基本问题

 创业者的战略思考

 创业计划书的撰写

第三篇 执著

 恋爱中的激情+宗教般的忠诚

 一路上有你一用领导力打造核心团队

 思维方式一换上:BOSS的头脑思考

 执行一如何把战略转化成实效的学问

 执著一即使面对逆境,也要站到最后一分钟

第四篇 基业常青

 突围一初创企业的生存策略

 公司治理那些事儿

 创新一超越竞争,才能基业常青

第五篇 成功者的启示和忠告

 比尔·盖茨的启示和忠告

 马云的启示和忠告

 史玉柱的启示和忠告

 牛根生的启示和忠告

 熊晓鸽的启示和忠告

后记 做时代的弄潮儿

试读章节

创业从本质上说就是发现市场的需求,寻找市场的机会,并通过投资经营企业来满足这种需求的活动。

那么,创业肯定能够需要机会,而机会到底在哪里呢?

机会要靠发现。

作为一名创业者,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商业敏感度。这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

我经常听到一些想创业的朋友这样抱怨:“别人机遇好,我运气不好,没有机遇”;“我要是早几年做就好了,现在做什么都难了”。这种观点真是大错特错!。

这是一个机会无处不在的时代,就看你能不能够发现它。

大家应该都知道牛仔裤的发明人是美国的李维斯。

当初他跟着一大批人去西部淘金,途中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

许多人感到愤怒,但李维斯却说“棒极了!”他设法租了一条船给想过河的人摆渡,结果赚了不少钱。后来,摆渡的生意被人抢走了,李维斯又说“棒极了!”,因为采矿出汗很多饮用水很紧张,于是别人采矿他卖水,又赚了不少钱。再到后来,卖水的生意又被抢走了,李维斯又说“棒极了”,因为采矿时工人跪在地上,裤子的膝盖部分特别容易磨破,而矿区里却有许多被人掉弃的帆布帐篷,李维斯就把这些旧帐篷收集起来洗干净,做成裤子销量很好,“牛仔裤”就是这样诞生的。

李维斯将问题当作机会,堪称一个创业的典范。他从别人的熟视无睹中发现了很多的发财机会,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5个方面,因为很多机会都是和这5个方面紧密相关的。

1.机会在问题中

创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可是,当顾客的需求在没有得到满足之前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的呢?答案:以“问题”的形式存在着的。

所以寻找创业机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试图为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他在大学读书时发现很多男孩子向女孩子求爱,却找不到买花的地方,毅然开了一家花店,生意非常红火。这就是把问题转化为创业机会的成功案例。

2.机会在变化中

这是一个变化无处不在的世界,而创业的机会很多都产生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因为,当环境变化了,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必然跟着发生变化。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将创业者定义为那些能“寻找变化,并积极反应,把它当作机会充分利用起来的人”。德鲁克的定义是非常合理的。那么到底有哪些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呢?比如,产业结构的变动,消费结构的升级,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思想观念的变化,政府宏观改策的改变,人口结构的变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等诸多方面都能够派生出创业机会来。

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这件事情来说,消费者手里有钱了,那么就会考虑购买私家轿车,自然会派生出汽车销售、修理、配件、清洁、装潢、二手车交易、陪驾等诸多的创业机会。

3.机会在创新中

不可否认,那些为这个世界提供了新产品、新服务的“发明家”就是天才,他们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创业的机会。

比如,随着电脑技术的诞生电脑维修、软件开发、电脑操作的培训、图文制作、信息服务、网上开店等等创业机会就会随之而来。如果你能够深刻洞察电脑技术对信息时代的作用,就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创业机会。

4.机会在竞争中

如果你能弥补竞争对手的缺陷和不足,这也将成为你的创业机会。

很多创业者正是看到了竞争对手没有注意到的市场空间而介入进去,事业发展非常迅速。

如果你想寻找新的创业机会,首先分析你周围的竞争对手的优缺点,再研究一下能否更快、更可靠、更便宜的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

如果你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一个发财致富的绝佳机会。

5.机会在新知识和新技术之中

知识和技术都是生产力,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过,“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论断是非常正确的。

现在,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个人电脑的软件开发是一种技术,正是靠着这种技术,比尔·盖茨连续15年占据世界首富的位置;电子商务也是一种技术,正是靠着这种技术,马云的阿里巴巴才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企业;搜索引擎也是一种技术,靠着这种技术,谷歌向微软和雅虎发起了挑战,让微软到万分恐惧……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拥有了新知识和新技术,蚂蚁就有可能打倒大象,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超越大象。

如今的3G也是一种新技术,势必会产生另外一个像微软、阿里巴巴、谷歌一样的公司。面对这样的新技术所带来的机会,不知道你作何感想?

如果你能够紧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相信你一定能够赚个盆满钵满。

上面谈到的五点都蕴含了大量的商机和创业机会。可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只是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就对创业盲目乐观,有可能会摔跟头。

我提醒大家,有想法和点子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想法和点子都能转化成能够带来利润的商业机会。

我曾经看到很多案例,不少创业者仅仅就凭一个商业机会就去创业,结果失败了。为什么呢?

商业机会也有好坏之分,也有和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问题,如果你的新技术太超前了,以至于消费者根本没有办法接受。技术是好技术,而且肯定能够影响未来,可是正因为消费者无法接受那么超前的东西造成最终的创业失败是很可惜的。

如何判断一个好的商业机会且适逢其时呢?我给大家提出四点考量标准:

其一,顾客离不开它,并且有足够的顾客(有市场,规模足以支撑创业者的发展);

其二,能在你的商业环境中行得通(可商业化);

其三,必须能在“机会之窗”存在的期间被实施(时间门槛);

其四,你必须有合作伙伴、资源和技术与之相匹配,以实现这个商业机会(资源整合)。

除了第三点外,其他三点都好理解。所谓的“机会之窗”是指,当你把商业模式推广到市场上去所花的时间。如果你在推广商业模式的时候,竞争对手也意识到了商机所在,采取同样的或者类似的想法把产品推向市场,那么你的机会之窗就关闭了。

简而言之,你必须在竞争对手警觉之前让你的产品被消费者所认知。

P15-18

序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呼啸而来,席卷全球,进而演变成一场国际性的经济大危机。这场大危机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世所罕见!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但是也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之外,很多行业都受到较大冲击,尤其是外贸出口、房地产和钢铁行业等。

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感觉到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不枚胜举!

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每当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总是孕育着百年不遇的大好机会。失败者和成功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前者把危机当成危险,因而固步自封;后者把危机看成机遇,敢于在危机中“釜底抽薪”,大胆前行。

如果你对我的描述表示怀疑的话,请注意下面一个事实。

1929~1933年,发生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破产企业数以万计,失业者更是不计其数,经济萧条,悲观情绪弥漫全球,似乎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

怎么办?难道我们就只能睁着眼睛等死吗?

当然不是。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不但没死,反而活的很好。

这就说明,任何经济的运转都是有周期的。从萧条,到起步、发展,再到繁荣昌盛,最后再进入萧条,进入下一个轮环。

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任何人和组织都无法超越和避免。

而且,大家都应该看到,20世纪最伟大、最成功的企业都脱胎于这次危机:通用、IBM、迪斯尼等。危机能够毁灭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也造就了适应能力优秀的“生存者”,这就像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适合生存,每次危机后活下来的物种将统治地球一样,在危急中生存下来的企业也将统治市场。

从2008年开始,这场不期而遇的经济危机正在肆意毁灭着那些无法适应变化的企业。这次危机和1929—1933年的那次危机是如此相似,都是百年一遇,都是影响深远。所不同的是,21世纪的商业环境已经和20世纪上半叶迥然不同了——政府调控更加及时、正确,企业家们应对危机更有经验;更有甚者,那些风险投资家们一边高呼旷世的机遇已经来临,一边疯狂地像从断壁残垣的瓦砾堆里淘出真金白银。

他们都疯了吗?

没有!要知道,他们都是些智力超常,从来不做赔本买卖的“资本家”。

种种迹象已经向我们表明:一个创业的风潮已经来临。谁能抓住机会,谁就能够在21世纪笑傲江湖。

创业与自由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

那么,你是否有创业的想法呢?

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创业办公司已成为许多年轻人谋求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

那么,你是否落伍了呢?

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它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风险和机会共存,压力和快乐同在。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不是在危言耸听。在我国,创业失败率是非常高的,将近80%。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

目前中国的创业教育虽然有,但是远远不够,而且针对性不强,实战性不足,指导性不够,实效性有限。那些根本就没有创业经验的人在从事创业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把书里面的知识搬出来教给大家,或者动辄照搬国外的成功案例,却从来没有想过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

微软是很伟大,因为比尔·盖茨是百年不遇的奇才,可是微软的创业经验在中国就未必有多大用处。我们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而缺少实践经验。要知道,实践经验才是我们立足中国热土,取得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有了为本土创业者写一本书的想法。

在这本书中,我除了讲述一些创业的理论和基本常识,更多的是告诉大家一些实战的经验,以帮助大家在创业的道路上切切实实得到益处。如果你正在筹划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以摆脱终生打工者的地位;又或者,你已经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可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也不知道向谁请教,那么拥有这本书将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谁都渴望拥有财富,谁都渴望实现财务自由。可是,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少走弯路,少摔跟头,能够得到高人的指点和帮助。我算不上什么高人,但是很早就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并且经营的还算不错。我愿意把我的经验和观点总结出来,以帮助大家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些。

这是我的希望,也是我毕生所追求的目标。

听从内心的声音

“创业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跨栏接力长跑。”这是我最想对创业者说的一句话。

“跨栏接力长跑”这个词语非常棒,深深契合了创业的本质。

所谓的跨栏,就是说创业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我们必须跨过去,否则的话就会阻碍成功的步伐;所谓的接力,就是说创业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必须要学会接力,发挥团队精神,一起合作去冲向终点;所谓的长跑,就是说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验的是创业者的耐力,而不是爆发力。

我也曾经把创业称之为“阳光财富的旅途”,是因为和财富创造的结果相比,财富创造的过程更让我心旷神怡。

无可否认,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创业者的财富来源都是灰色的,这是和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可是现在,大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希望21世纪的创业者的创业过程和财富来源都是阳光的,合法的。

创业是一场长跑,无疑是艰苦的,可是,如果我们改变心态,把创业的过程当成一种享受,当成一个“阳光财富的旅途”,那么不管创业的结果怎么样,我们都是快乐的、满足的。

前些天,我和一个投资家朋友聊天,他语重心长地说,对于创业者而言,“2009年是一个最坏的创业时间,也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间”。看过小说《双城记》和电影《无间道》的朋友,应该对这句话感到有些熟悉。

不错,说2009年是一个最坏的创业时间,是因为在今天这样一个资本市场环境下获得融资相对困难。很多投资者都捂紧了口袋。说2009年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间,因为它为真正适合创业的人降低了机会成本,去掉了泡沫的虚幻与累赘,清掉了一些乌七八糟的竞争者,同时也为在下一个经济高潮中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说2009年是创业的时代,或者不是创业的时代,都不是针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件物品是适合所有人用的,那么,从创业学的角度来说,创业的好时代也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好,创业的坏时代也不一定对所有的人都坏。

因此,我经常建议我身边的创业者,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你觉得创业是你的信仰,是你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那么就别犹豫勇敢地踏出这一步;如果你觉得创业只不过是为了赶时髦,为了在众人面前抬起头来,那么你还是老老实实上自己的班去吧!

创业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而且,即使你能够侥幸地活下来,也并不意味着你就能赚到大钱。

创业成功要素

创业成功是要有一些基本要素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易凯资本的CEO王冉曾经这样说过,“无论什么时候,创业成功都需要五个要素:宗教般的虔诚(坚信自己要做的那件事哪怕全世界坚信这件事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竹子般的韧性(即便是在祸不单行雪上加霜的那个晚上躺在床上也从来不会想到过放弃)、老鹰般的眼睛(抬起头来能看到远处的群山轮廓,低下头去也能看清自己的脚趾头)、大海般的胸怀(性格决定命运,分享与包容的习惯是一对能够带你飞得很远的翅膀)和傻子般的运气(不错,创业者是需要运气的,正如拉斯维加斯的游客)。”王冉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我完全赞同他的这个观点。并且,我认为有的时候“傻子般的运气”真的非常重要。

真正能够看透未来的企业家还是绝无仅有的。根据我的切身体验和了解,大部分的成功企业家在创业的时候都曾经遭遇想象不到的困难。在创业初期,他们也是看不清未来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成功,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们懂得坚持,并在坚持中享受着创业的过程。再到后来,运气来了,他们成功了,以至于他们对自己到底是怎么成功的,也无法详细解释清楚。

这是真的!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一定要相信我!

千万别被那些只知道信口开合的成功学讲师欺骗了。

运气有的时候在一个人的创业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说你很努力,很勤奋,可是努力、勤奋的创业者成千上万,为什么最后成功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呢?这就说明,勤奋、努力并不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运气才是。

在路上

20世纪的美国著名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曾经说过:“我有一盏照亮前进路途的灯——经验。除了借鉴历史之外,人们没有任何方法能够预测未来。”

我深刻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经验对于创业来说真的很重要。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专业、成熟的创业者,而不成熟、不专业,就意味着你的创业之路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所以,我愿意和千百万的读者一起分享我心底的希翼,期望你们能够在我的经验之灯的照耀下,将脚下的路看得更清楚。

我是一个天生的梦想家,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想法出现;而创业就成了我实现梦想和想法的最佳途径。于是,我辞了职,迈入了创业的大军中。

对于创业,我的大部分经验都来自于实践、常识、直觉、观察,以及我的商业敏感。我总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虽然,我也犯过很多不可饶恕的错误,可是我的信念让我坚持了下来,并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有的时候近乎偏执,看上去有些傻。可是,我的信念从来都没有动摇过,更没有被挫折和困难吓倒过。

我很久以前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管当时你的愿望在别人眼里多么不切实际,毫无缘由,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可是只要你坚持自己的观点,把一切都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好,然后就可以静等好运的到来了。  很多时候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让一个信念如此坚定的人伤心地离开这个世界的。

关于成功,关于创业,我有很多的心得体会。

成功不仅仅意味着金钱和地位,创业也不仅仅是为了财富和荣耀。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自己是万物的灵长,是独一无二的精灵,那么我们不能暴殄天物,把上帝赋予自己的才智掩藏起来。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应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和利用起来,去成就一番事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该坚定地朝着自己的创业理想前进,不屈不挠,百折不回。

很多人曾经询问我创业成功的原因,而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不会成功。我只是每天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最大限度地推动自己的事业向前发展。我不知道自己到底会做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失败了以后会怎么样。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成功和失败的区别。此外,我还拥有自己的信念,那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一种对梦想的无可救药的追逐。”

我的创业信念从来没有泯灭过,而我也将永远走在创业的道路上。亲爱的朋友们,我还“在路上”,而这本书就是我“在路上”的经验总结和反思。

如果你有缘拿起这本书的话,这就是一种缘分。欢迎你们也走上创业的道路,和我一起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后记

起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搞得全世界都草木皆兵。

你大可不必因此被吓得瞠目结舌。这是经济的必然规律。每当繁荣的经济持续一段过后,必然是重新洗牌,必然是一段时间的萧条。只不过,在经济的萧条期间,一批新的经济巨人会整装待发,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希望能够赶在下一个潮流涌起之前,崛起在市场中间。

也许有的读者看过这本书以后,了解到创办企业的艰辛,继而打消了创业的念头。那么我只能说,很遗憾。创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同时需要勇气和智力的一项长期活动。如果你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冒然冲入商海,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勇气和运气去搏得一份事业,那么我告诉你,在21世纪的今天,这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了——它更多的是需要一种智慧。

时代总是在呼唤着创业者,整个人类社会也将会被创业者所改变,甚至整个地球的未来都会掌握在创业者手中。社会赋予创业者的大环境已经足够好了。如果你有想法,有才能,就有可能大展身手,一跃而成为和杨致远、马云、李彦宏、张朝阳等一样的时代弄潮儿。

未来的创业者,不管你是第一次创业还是历经风雨再次创业,面对现实的世界,你无法用过去的经验来换取未来的成功。过去的经验是很重要,但是要知道,它只是你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一旦经验给你带来了某些新的商机,在你的头脑中,就应该把它当成历史,然后逼迫自己用新的理念和新的经营模式去迎接新的商机。

至始至终,你应该时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事业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并且抗风险的能力最强。我们可以看到,凡是经营失败的企业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忽略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后续资金和流动资金“供血不足”,资金链断掉了,企业最终一蹶不振。

未来的创业者要懂得利用资本的力量。你要知道资本市场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你创业理想的。在资本市场诞生之前,如果你想做成一番大事业,必须先积累资金,这并不容易,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可是现在,如果你描绘的梦想能够吸引投资者,就能够瞬间积累人力、物力和财力。你所要做的就是要能够展现自己的事业梦想和经营能力。

你要知道,2009年注定是一个伟大的年份。不仅仅是因为,我在今年写作了这本书。我还没有自恋到这一步。而是因为,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创业的机会不断涌现出来,就像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喷涌不止。

有的时候,时机在创业的过程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想一想,10年前的1999年,也是网络经济的低潮期。可是,在那一年,诞生了多少个在现在看来是伟大企业的初创企业。

马化腾的腾讯创办于1998年11月,却是在1999年2月发布QQ聊天工具。

马云的阿里巴巴创办于1999年。

李彦宏的百度创办于1999年。

陈天桥的盛大创办于1999年。

沈南鹏的携程创办于1999年。

对于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来说,1999年也至关重要。虽然新浪的前身在1993年就成立了,但是真正转行做门户叫新浪还是1998年底。搜狐的前身爱特信,创办于1996年,也是到1998年才叫搜狐。网易呢?1997年5月成立,只是做免费邮箱,1998年转行做门户。

可以看出,1999年对于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来说是奠定基础的一年。

因此,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从1999年开始的未来10年内,凡是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伟大企业,都和1999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如果你在1999年无所作为,那么在以后的10年间几乎难有作为。

这就是创业的时机问题,也可能就是运气在“作祟”。1999年,正是互联网经济的低迷期,而正是这个低迷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企业。

我在本书的前言中就特别强调:有的时候,创业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创业者都非常勤奋和努力,可真正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勤奋和努力是创业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但不是最关键的条件。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成功者,很少有人觉得是因为自己更勤奋、聪明,而是把成功的要素归纳成好“运气”。

那么现在呢?2009年,将代表着什么运气呢?它会成为另一个1999年吗?我只能说很像。

如果你有幸能搭上另一个像1999年那样的创业黄金期抓住这一时机,谁敢说你不可能成为下一个马云呢?

有人说,2009年中国3G牌照的下发,毫无疑问将会促动下一个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黄金年。对这个判定我没有任何的异议,举双手赞同。我只是提醒大家,不光是移动互联网,还有太多的行业都将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而作为一名创业者,你所要做的就是勇敢地走上去,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把握住这个千载难得的最佳创业时机。

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将证明,如果你做好了创业的准备,并在2009年自主创业,那么你就有可能会鸿运当头,宏图大展。

你信吗?我信。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三眼国际创意文化传播机构的诸位老师的帮助,特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之情;我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荣春献老师、高晓晴老师的帮助,没有他们,这本书也不会这么快就上市:当然,我更得感谢所有购买了本书的朋友们,如果我的经验能够帮助你,我将感到欣慰——在接近两个月的书稿写作过程中,我几乎被扒了一层皮。

谢谢大家,也谢谢我自己!

作者

2009年6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现在是创业的好机会。打工的机会有的是,可是创业的机会却千载难逢。中国有很多能干的人都在打工,主要是因为害怕失败,觉得失败一次可能就抬不起头来了,这是不对的。我相信,有些人天生就是适合创业的,只要能坚持下去,就能够获得成功。

——徐新

今日资本集团创始人、总裁,中华英才网董事长

创业,我觉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生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选择。如果你选择了做创业者,不论你的年龄大小,不论你的学历高低,也不论你是什么出身,都是有机会的。问题是,你想不想去创业,敢不敢于创业,敢不敢担风险。

——熊晓鸽

IDG亚洲区总裁、全球副总裁、创始合伙人

中国历史上没有比今天更好的时机进行创业。我们将关注每一个高增长的行业,帮助一大批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这也是我们的梦想。

——沈南鹏

携程旅行网、如家快捷酒店创始人,红杉资本创始合伙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今天你创业了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小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13185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