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少年维特的烦恼(精)/经典译林 |
内容 | 内容推荐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它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它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抗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目录 译序 维特:“反叛的受难者” 上篇 下篇 信息 编者致读者 导语 这部小说采用的书信体形式开创了德国小说史的先河,作品描写了维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在抒情和议论中真切、详尽地展示了维特思想感情的变化,将他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对封建的等级偏见、小市民的自私与守旧等观念作了揭露和批评,热情地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主人公反抗社会对青年人的压抑和窒息,表现出一种抨击陋习、摒弃恶俗的叛逆精神,因而更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也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而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维特》一出版,很快译成英、法、意、西等二十多种文字,有些国家还出版了几种不同的译本。不但在欧洲青年中间掀起了一股“维特热” ,而且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巨大影响。 书评(媒体评论) 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少年维特的烦恼》用艺术手法 揭露了社会的全部腐败现象,指出了社会弊病中最深刻的 根源。歌德完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建立了一个最伟 大的批判的功绩。 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它(《少年维特的烦恼》)的 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 席勒:一个人物以热烈的感情拥抱一个理想,并且逃 避现实,以便追求非现实的无限;他不断地在身外寻求他 永远在自己的天性中所破坏的东西;他觉得自己的梦想才 是唯一现实的东西,他自己的经验无非是永久的束缚,应 当把它粉碎,以便深入绝对的现实。 德国诗人舒巴特:读完《少年维特的烦恼》,我的心 都溶化了,胸口怦怦直跳,狂喜而痛苦的泪水滴滴答答直 流。我宁肯终生穷困,一辈子睡干草,饮清水,吃树根, 也要来体验一下这位多情善感的作家的心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少年维特的烦恼(精)/经典译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国)歌德 |
译者 | 译者:韩耀成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775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文学爱好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94 |
CIP核字 | 2019075418 |
中图分类号 | I516.44 |
丛书名 | |
印张 | 5.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