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华美学精神论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希望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角度,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是中国创立的一个高层次、非官方的靠前文化论坛,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很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 作者简介 严昭柱,重庆人,党员。太湖文化论坛发起人之一,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有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原局长。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美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担任副主编、编审,在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研究局担任局长。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8年创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担任执行主席、主席。 目录 \t要科学地看待传统文化 郑科扬/001 \t我们应怎样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t ——学习书记讲话的一些体会 汝 信/006 \t历史虚无主义也是对中国美学传统的亵渎 梁 柱/012 \t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丁振海/017 \t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董学文/024 \t不能离开我国文艺的现实去研究美学的抽象概念 王 仲/032 \t中华美学精神光芒万丈 严昭柱/036 \t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定位及其功能特性 马龙潜/046 \t彰显崇高之美 贺茂之/055 \t论审美的时代精神 帅松林/063 \t什么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 祝东力/078 \t与中华美学精神三题 陈 晋/082 \t崇高伟丽话“诗词” \t ——诗词中表现的中华传统美学意境在 \t ?当代文化中的意义 胡 澄/088 \t学习鲁迅,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涂武生/093 \t批判继承《红楼梦》的中华美学精神 朱 兵/105 \t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 马建辉/124 \t革故鼎新,生生不息 \t ——弘扬和创造新时代的中华美学精神 李 龙/136 \t马克思主义与传统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 李云雷/142 \t西方美学和中华美学之异同 吴元迈/145 \t重读俄苏文学经典在当代美育中的作用 吴晓都/147 \t日本汉诗与中华美学 雍文华/155 \t对构建当代文艺学的一点拙见 郑伯农/178 \t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性与社会价值性 李志宏/181 \t传统文化与当代诉求 崔 柯/183 \t以人民美学为文艺创造导向 陈飞龙/189 \t文艺创作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t ——由农民兄弟的笑声说起 忽培元/193 \t文艺创作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正确方向 陈筠泉/198 \t文艺创作与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曾镇南/205 \t我看红色文化与美学 刘烈娃/212 \t续写《文心雕龙》新篇章 石 祥/216 \t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在转型融合中促进文艺发展 庹祖海 刘胜枝/219 \t学习同志讲话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李荣启/230 \t“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华美学精神高层研讨会”会议综述 /23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美学精神论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严昭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3817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0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