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责任理论与责任要素
内容
作者简介
梁根林: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中方召集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与刑事政策。
高艳东: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
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法学博士,维尔茨堡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理学、信息法学与法律信息学教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优选教席教授,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德方召集人。
目录
单元责任原则与责任理论
[单元报告]
〔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
德国刑法中的责任黄笑岩/译
车浩
责任理论的中国蜕变
——一个学术史视角的考察
[单元评议]
〔德〕托马斯·魏根特
对《责任理论的中国蜕变》的评论刘畅/译
冯军
责任论的现状和课题
第二单元违法性认识与禁止错误
[单元报告]
〔德〕弗兰克·彼得·舒斯特
德国法中的禁止错误梁奉壮/译
何庆仁
中国刑法中的违法性认识理论
陈璇
责任原则、预防政策与违法性认识
[单元评议]
〔德〕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
对《责任原则、预防政策与违法性认识》的评论陈璇/译
〔德〕尤赫·费德勒
违法性认识的中德比较黄笑岩/译
叶良芳
违法性认识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定位
梁根林
违法性认识的命运:中国与德国
第三单元故意与过失
[单元报告]
江溯
论故意在犯罪论中的体系性地位
劳东燕
过失犯中预见可能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单元评议]
陈兴良
对于故意的体系性地位问题的评论
周光权
结果预见可能性论的体系性地位
〔德〕卡斯特恩·库什
德国过失犯理论中结果的预见可能性的意义梁奉壮/译
第四单元责任能力与期待可能性
[单元报告]
〔德〕扬·C.约尔登
责任能力和原因自由行为刘畅/译
王钰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的继受和限缩
[单元评议]
张明楷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附录]
崔涵
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
——第四届中德刑法学术研讨会侧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2017年在中国浙江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中德刑法学术研讨会的文集。该书汇集了该次学术论坛中德双方的单元报告与评论,集中展现了中德刑法学者对“责任原则与责任理论”“违法性认识与止错误”“故意与过失”“责任能力与期待可能性”等责任论基本问题的共识与分歧,真实地再现了中德刑法学者就责任原则、责任理论与责任要素进行双向与平等的学术对话的场景,反映了中德刑法同行对责任论的研究成果。文集的出版,对于拓展中国刑法学者与读者的理论视野,深化中国刑法教义学对责任论的理论研究,加强中外刑法学术交流,扩大中国刑法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是我们与北大法学院的合作项目,之前已经出版了《对话》一、二、三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责任理论与责任要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根林,高艳东,(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6023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9000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4.04,D951.6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