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供一个对西方地理学由古希腊至今综合性看法,它是针对中国读者而构思的。本书挖掘了地理学思想的根源,梳理了地理学科的完整概念及其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并分析了这些概念所能解决的问题和满足的需求。译者为全书加注213条,插绘地图及人物肖像91幅,编辑中外文和外中文对照索引2605条,以及专有名词127条,帮助读者真正了解地理学科的影响。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地理知识的有趣读物,也可作为专业人士学习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还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教材。
| 图书 | 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科学思想史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提供一个对西方地理学由古希腊至今综合性看法,它是针对中国读者而构思的。本书挖掘了地理学思想的根源,梳理了地理学科的完整概念及其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并分析了这些概念所能解决的问题和满足的需求。译者为全书加注213条,插绘地图及人物肖像91幅,编辑中外文和外中文对照索引2605条,以及专有名词127条,帮助读者真正了解地理学科的影响。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地理知识的有趣读物,也可作为专业人士学习研究地理学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还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教材。 作者简介 保罗·克拉瓦尔,(Paul Claval,1932一)法国著名地理学家。法国巴黎第四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地理学思想史、经济地理、文化地理、土地系统逻辑及地缘政治等。有论文400余篇、专著40余部,其中大部分被译为各国文字。曾应邀赴世界数十所著名大学演讲及担任客座教授。2004年荣获第30届国际地理联合会大会(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桂冠奖”——这是世界地理学界的最高荣誉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一、历史学探讨的范围与其限制 二、科学思想史的特色 三、地理思想的特性 四、本书的架构及内容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古代地理学(公元4世纪以前) 第二章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 一、古希腊社会与文化 二、古希腊文献里的游记 三、伊奥尼亚地图与地理学:希罗多德 四、亚历山大地图:一个重大的进展 五、作为区域描述之地理学 六、古希腊地理学的其他传统 七、古希腊地理学的传承与式微 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中世纪与近代初期(公元4世纪至17世纪) 第三章 中世纪与近代初期的地理学 一、前 言 二、中世纪的地理知识 三、阿拉伯地理学的角色 四、航海与地图学的演进 五、地理学与文艺复兴:托勒密的再发现及探险时代 六、基督教、宗教改革与地理学 七、瓦伦纽斯和宇宙志面向的地理学 八、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近代中期(公元17世纪至18世纪) 第四章 启蒙运动与地理学(1675—1800) 一、前言 二、现代国家、科层体制与统计学的诞生 三、科学地图学的兴起 四、对自然的新观念:旅行与自然科学 五、地理学与野外实察经验:卢梭与裴斯泰洛齐 六、地理学的认同危机与认识论的回应:康德 七、启蒙运动、演化理论与人类的单一性或多样性:孔多塞与卢梭及 赫尔德的比较 思考题 参考文献 近代晚期(19世纪至今;现代:20世纪至今) 第五章 科学的地理学之兴起(1780—1900):从缔造者到演化论 一、前言 二、19世纪经济与学术的关联: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地理学 三、洪堡 四、李特尔 五、1860年以后:新经济与政治的关联 六、1860年以后:新的知识性背景 七、拉采尔 八、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国家学派时期(1890—1950):德国与美国学派 一、对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与地理学的三个基本概念 二、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三、地理学的德国学派 四、索尔与伯克利学派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国家学派时期(1870—1960):法国学派 一、传统与制度化: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地理学 二、维达尔前的法国地理学:雷克吕 三、维达尔·德·拉白兰士 四、法国传统区域分析 五、维达尔与维达尔学派(Vidalian)之地理学者的区域 与区域组织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地理学 七、结论:地理学的法国学派之成就与限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新地理学:20世纪60—70年代 一、前言 二、新社会需求的兴起 三、新学术环境以及新逻辑实证论的影响 四、新地理学、理论、模式与计量方法 五、社会问题,社会关联与激进地理学——马克思主义 观点对英美地理学的影响 六、生活空间、意义与人本主义的研究取向 七、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迈向后现代地理学(1960"一1990) 一、前言 二、对于环境的再度关心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危机 四、区域研究兴趣的再兴 五、新技术环境里的文化与区域组织 六、柏林墙倒塌后的地理学 七、迈向后现代的地理学? 八、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最近演化出来的多样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 法国地理学 一、前言 二、寻找更适合现代世界的地理学:马克思主义之插曲 (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50年代) 三、区域规划与应用地理学的争执 四、气候地形学与系统性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五、新地理学与区域研究的现代化 六、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 七、对实际境遇、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兴趣的恢复 八、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地理知识形式与制度的关联 一、前言 二、对“比较研究”(cornparative stLtdies)的兴趣 三、对“深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s)的兴趣 四、社会组织形式、地理知识(geographical lot·es)以及社会对 地理知识(geographical knowledge)的需求 五、学术地理学的社会变迁 六、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规范性空间思想与地理学史 一、前 言 二、分析性与规范性的思维 三、规范性思想的动力 四、西方传统的规范性思想与城市和区域规划 五、非西方传统的规范性思想与地理学 六、结论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全球化:对地理学的挑战 一、前言 二、运输与交通:新的网络结构 三、经济竞争 四、全球化下的经济 五、人口集中、逆城市化及大都市区化 六、乡村的终结与城市生活方式的普世化 七、新网络结构转化下的社会生活 八、全球化与文化角色的加重 九、全球化与生态限制 十、理念的发展与变迁: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十一、政治世界的平衡 十二、地理学的另一次企图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地理学的前景 一、地理信息系统 二、监测地球(Monitoring the Earth) 三、人文地理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四、文化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地理学思想史(第4版)/科学思想史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保罗·克拉瓦尔 |
| 译者 | 译者:郑胜华//刘德美//刘清华//阮绮霞 |
| 编者 | |
| 绘者 | 绘画:段台凤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5421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85 |
| 版次 | 2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40 |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 印刷时间 | 2021-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36 |
| CIP核字 | 2015018121 |
| 中图分类号 | K90-0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5 |
| 印次 | 4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