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夏目漱石短篇小说精选/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再三追问着:那,你能看到我的脸吗?她微微露出笑容,说道:你问我吗?看,你不是映照在那里吗?我没有说话,默默地把脸离开了枕边。我抱着胳膊,心里在想,难道她真的非死不可吗。

过了一会儿,女人又开口说道:“我死了以后,请你把我安葬。请用巨大的珍珠贝壳挖一个坑,再用星空陨落下来的碎片搭一个墓碑。你就守在墓碑旁,我会回来看你的。”

我问她:“什么时候回来?”

“太阳会升起吧?太阳也会落下吧?落下后还会升起,升起后还会落下吧?……当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再从西方落下之前……你能为我守候在这里吗?”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女人猛然拾高了嗓门,清楚地说道:“你要守候一百年。”接着又干脆地说着:“一百年,你要一直坐在我的墓旁守候。我一定会来看你的。”

我只好回答,一定守候。我的话音未落,只见映照在那黑色眼球深处的我的身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宛如一汪静静的清水骤然泛起阵阵波浪,把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像驱散。与此同时,那女人陡然闭上了双眼,一行泪水从她那长长的眉睫间溢出,浸湿了她的脸颊——她已经死了。

随后,我来到了院子外边,开始用珍珠贝壳挖起坑来。那是一个圆圆的、边沿锋利的巨大贝壳。每挖起一捧土,就可以看到贝壳映照着月光闪闪地发亮,空气中散发出泥土的清香。不久,我便挖好了一个深坑。我把那女人放进坑内,在上面轻轻撒上一层层细土。每撒上一层细土,便可以看到贝壳映照着月光闪闪发亮。

然后,我捡来一些陨落在地上的星辰碎片,轻轻地覆盖在泥土上。星辰碎片圆圆的,或许是在漫长的太空中坠落时被磨光了棱角。我手捧星辰碎片把它们放在泥土上,不觉感到手中乃至胸前一片温暖。

我坐在青苔上,抱着胳膊,两只眼睛注视着圆圆的墓碑,心里想着,难道就这样一直守下去,一直守候一百年吗。不久,就像那个女人说的那样,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那是一轮巨大的红日。随后,同样如那个女人所说,太阳又从西方渐渐落下。圆圆的,把整个天空照得通红。我暗自数着,这是第一个。

没过多时,火红的太阳再次缓缓升起。随后,又悄悄地从西方落下。我又一次暗自数着,这是第二个。

就这样,数着数着,自己也记不清究竟数过了多少个太阳。无论怎样数,那个火红的太阳依旧无休止地从头顶穿越而过,却始终不及迎来一百年。无奈之下,我凝视着满是青苔的圆石,心生疑虑,觉得很可能被那女人骗了。

就在这时,碑石下方斜着冒出一根茎条,径直朝着我延伸过来,转眼之间便到了眼前。只见那摇摆不定的茎条顶端,一朵细长的蓓蕾翘首绽放。雪白的百合花,伴随着沁人肺腑的清香扑面而来。瞬间,遥天之上落下一颗露珠,打在花瓣上,花儿随之悠然荡漾。我伸长了脖子,透过冰冷的露珠,亲吻着雪白的花瓣。接下来,我放下百合花,无意中抬头望了望拂晓前的星空。黑暗之中,只有一颗星星孤零零地闪烁着。

此时,我才猛然意识到:原来百年已经来临。

第二夜

我做了这样一个梦。

我离开和尚的房间,沿着走廊回到自己房间,看见里面昏昏沉沉地点着一盏座灯。我一条腿跪在坐垫上,用手挑了挑灯芯。只听噼啪一声,一滴丁香油像花儿似的掉在了朱漆的烛台上,顿时照得房间一片通明。

隔扇上的画出自芜村①之手。画面上的垂柳墨色浓淡交织,远近分明,一位渔夫斜戴着斗笠,苍凉地走在堤坝上。壁龛上悬挂着海中文殊②的挂轴。一烛未尽的残香在黑暗之中依旧散发着清烟。偌大的寺庙俨然万籁俱寂,杳无人迹。仰面朝天时会猛然发觉,照射在漆黑的天花板上的筒形座灯那圆圆的阴影看上去竟是栩栩如生。

我依旧跪在原地,左手卷起一张坐垫,试着在右边摸索了一番。如我所料,东西果然都在。既是如此,就没有必要担心。我拽过被褥,转身坐在了上边。P2-4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夏目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语)。作为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夏目漱石大器晚成,却于十一年间写下十几部长篇和几十部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几乎每个日本人都读过,很多名篇成为中小学课文;夏目亦被誉为“国民大作家”、“伟大的人生导师”。世界主要语种都翻译了他的作品。在中国,他是被引介作品很多的作家之一。鲁迅激赏他“想象丰富,文辞精美”。1984年至2004年,他的头像上了日本千元钞票,堪称文学史奇迹。2000年,日本很有影响力媒体《朝日新闻》举办了“千年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问卷调查,夏目漱石名列靠前。
王延庆,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1990年代后期去日本工作。出版的译著有《神苦乐岛》、《教室里的亡灵》、《瑞典馆之谜》、《数不清的井》等多部。现居日本。
乐小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毕业。曾任职于中国靠前旅行社。1990年代后期去日本工作。主要译著有《贵族侦探》(合译)等。现居日本。
目录

梦十夜

薤露行

伦敦塔

卡莱尔博物馆

幻影之盾

琴之空音

一夜

文鸟

二百十日

序言

千元作家及语文课堂恒久传习的文学经典

萧晓红

作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夏目漱石与森欧外被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双壁”,享有日本两大文豪的美誉。在中国,夏目漱石庶几成为日本文学的代名词。这跟我国现代文学大家鲁迅及周作人等对他的顶礼膜拜及对其作品的广为译介不无关联。

在我这里,日本文学的开蒙及被唤醒,一则因为《源氏物语》,一则因为《我是猫》。《我是猫》作为小说,其独特意味令人着迷,像是陈年普洱,长久回甘。而夏目漱石作为文学家,影响力远远不止于文学界,而是遍及思想界与学术界,遍及时代与社会,成为日本近代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如下事实,足以让人服膺:一、被誉为“国民作家”。二、1984年至2004年的二十年间,夏目漱石首次以文学家身份成为日本千元钞票的“主人”。此前,日钞载传的多为政治家等强力人物。夏目漱石能在离世六十八年后一反日钞关于国家影响力人物设定传统,前所未有地以文学家身份成为千元钞票的票面人物,足见其在日本不同时代全方位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力。三、不少名篇成为日本国语教科书,成为日本语文课堂恒久传习的文学经典。其篇目的入选数量、入选频率及跨时代的持久传诵,至今无人可及一二。四、2000年,在日本深具影响力的媒体《朝日新闻》所做的“千年来备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问卷调查中,夏目漱石名列榜首,以《源氏物褥》闻名遐迩的紫式部屈居第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川端康成名列第九、大江健三郎名列十八。五、在日本,有关夏目漱石的研究已成为显学。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他的著作以及研究文章与论著,甚至有专门收集此类书籍的图书馆;许多大学还专门开设了有关夏目漱石的研修课程;互联网上也有夏目漱石的专门网站;每年有关夏目漱石的研讨会、报告会举不胜举,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总有新的发现;他的很多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六、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品被世界主要语种悉数翻译,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认可的文学经典。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本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源自《晋书·孙楚传》里孙楚之言——“漱石枕流”。1867年出生于江户(东京)世袭“名主”之家的夏目漱石作为家中老幺(排行第十),其到来并未受到欢迎。才刚诞世,便被送走,由亲戚抚养。家道中落之际,他的童年岁月甚是孤独,十岁才回父母身边。岂料十四岁时父母又先后过世,未及享得天伦之乐。如此不幸遭际,让夏目漱石对人生及命运多有深刻而独到的体悟与思考。

夏目漱石自幼喜欢汉学,十四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的他立志以汉文出世。1890年,二十三岁的夏目漱石开始了在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的学习,成绩斐然。青年的他接受了汉文学所蕴含的道德思想体系,也受到了英国文学中启蒙主义思想以及俳谐文学中文人趣味和美学影响,大学期间不断有学术论文发表,俳句创作也是始于这一时期。

1893年,大学毕业的他经由校长举荐,顺利任教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0年,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其间,他体认到的英国文学和之前获取的认识似乎迥异其趣,让他意识到精通英文并不足以增强国势,也导致他赖以安身立命的理想几近幻灭。1903年,他回国担任高等学校英文教师和东京大学英文系讲师,很快升任教授。

1905年,时年三十八岁的夏目漱石携处女作——《我是猫》首次亮相文坛即赢得好评如潮,《杜鹃》杂志不得不应读者要求数次连载。孰料大器晚成的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到1916年去世的短短十年间,创作了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几十个短篇小说,两部文学论著,大量随笔、汉诗、俳句以及评论文章,充分确立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卓越的艺术才华,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无法忽视的精神文化丰碑。

作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深邃哲学思辨力和艺术表现力的杰出作家,作为人类自由思想的代表,夏目漱石一生都坚持对日本社会的批判态度,以其具有鲜明个性、丰富多彩的艺术才能,直至今日,依然凌驾于日本作家之上。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涉猎广泛,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文明批评、存在问题、个人本位、女性观、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作用以及宗教思考等。应该说,夏目漱石的文学主题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始终未变,那就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注与探索。

自幼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夏目漱石形成了追求“余裕”的文学主张;此后受西方文化影响,尤其是接触英国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等作品后,确立了积极入世的文学观,充满了强烈的社会关怀意识。他反对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无理想”“无解决”和“宿命论”的艺术观,尤其厌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注重感官描写的鄙俗之气。在他看来,文学的使命是要向读者揭示人类生存的意义,表现永恒的真、善、美,同时蕴涵有崇高的庄严感,从而展现出完美的精神世界。

正置近代化转型的日本,封建专制依然根深蒂固,民主之精髓及自由之精神并未被真正汲取和弘扬,社会沦落于荒谬与黑暗之中,人们沉陷于不安与虚无之境。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致力于关注存在意义的迷失与价值之重建。他体现于文学创作中的文明批评、社会批评、厌战思想以及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挑战,就是对社会荒谬和黑暗的反抗,也是对个人存在虚无的克服。他希望社会不断革新,改变不合理的现实,主张树立个性发展、人人平等、自由民主和社会公平等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普世价值观。夏目漱石提倡人格独立前提下的“个人主义”,并将正义、义务和责任引入“个人主义”义项下,体现了他作为伟大的启蒙主义者先于时代与社会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把日本国民生活的精神空虚作为知识阶级的伦理问题清楚地再现出来,也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主要诉求。在他的作品中,这种文化的压迫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根本的被害者则是知识分子自身。在他的小说,人们常常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生存境地——在生的欲望无限扩大的同时,却丧失了内在的伦理基准,自我意识沦陷于奴役之境,从而使得从物质文明中获得的自由及平等意识远离初衷,与心中追求的幸福自相背离。

夏目漱石的中期创作主要以短篇小说的创作为主,为人类贡献了诸多短篇佳构。鲁迅毫无保留地夸赞道:“夏目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他是我极爱的作者,当世无与匹者。”日本当代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说:“夏目漱石的伟大,不只是文学方面的造诣,更多的是因为蕴含在文字之中能动摇灵魂阴暗面的那股力量。”鲁迅与春上春树从不同方面由衷表达了各自的崇敬。夏目的短篇名作有《梦十夜》《薤露行》《伦敦塔》《卡莱尔博物馆》《幻影之盾》《琴之空音》《一夜》《文鸟》《二百十日》等。其中,《梦十夜》(1908年)尤其脍炙人口。它是夏目对人类的理想、命运、历史、爱情、艺术等人生主题的象征性思考。这种思考深入到梦中的无意识世界,极其奇幻、细腻,寓意深远。小说文采瑰丽、构想奇妙、哲思深邃、意境独到。首则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但在夏目的笔下,爱情并非只是简单的两情相悦,常常关乎“义”。这种时候,纯粹的爱情就被升华而成为一种生存信念和原则了。那颗终于等到的“拂晓之星”,就是脱却了有限人生的信念和原则。正是它,引导和支撑我们忍耐孤独和寂寞,在全部人生中信守一己之承诺。夏目笔下的爱情,往往给我们奉献的是独到而深致的审美意味,常在灵魂里逶迤。

内容推荐

《夏目漱石短篇小说精选》作为“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之一,选取了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极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十篇汇编成集出版。他一生都坚持着对社会的批判态度,以其具有鲜明个性、丰富多彩的艺术才能,直至今日依然凌驾于日本所有作家之上。

他对东西方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通擅长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而且他对个人心理的细微描写也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名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因为他在文学上作出的杰出贡献,他的头像被印在了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编辑推荐

夏目漱石,日本一代文学巨匠,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俳句、文论、汉诗和随笔。在文学领域,他开创了“私小说”的先河,树立了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日本曾将他的头像印在千元纸币上,以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我是猫》《路边草》《心》《虞美人草》《哥儿》《三四郎》等。

《夏目漱石短篇小说精选》选取了夏目漱石的极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十篇汇编成集出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夏目漱石短篇小说精选/世界著名作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王延庆//乐小燕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56192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7-03
首版时间 2017-03
印刷时间 2017-03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0
CIP核字 2016303021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2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