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资本一般与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再研究)(精)/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嘉,男,1987年6月生,山西朔州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师。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2010—2017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经典著作解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等。 目录 引言 重新发现“资本一般”概念的理论意义 第一章 “资本一般”概念的提出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转向 第二节 “资本一般”理论的酝酿和写作 第三节 “资本一般”理论的最终完成 第二章 “资本一般”的批判对象和批判方法 第一节 作为批判对象的“资本” 第二节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第三节 作为批判方法的“一般” 第三章 作为理论整体的“资本一般” 第一节 广义“资本一般”理论的前两个环节 第二节 广义“资本一般”理论的第三个环节 ——狭义“资本一般”理论 第三节 基于“资本一般”的经济理论史评述 第四章 “资本一般”与古典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分工理论与生产劳动的界定 第二节 流通理论与不变资本的再生产 第三节 地租理论与平均利润的形成 第五章 “资本一般”与庸俗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解体与庸俗化 第二节 庸俗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学 第三节 “资本一般”与未来社会的逻辑构想 综论 重新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叙述逻辑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内容推荐 在熟悉全部文献的写作过程和内容的基础上,本书找到一个恰当的解读框架——“资本一般”,以此来呈现《资本论》写作在这一阶段的困境、磨难及马克思尝试解决的思路和效果,全部细节的盘活把马克思这一时期工作的进展准确地揭示出来,并使他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梳理(对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的批判)获得了畅通的解释。可以说,“资本一般”给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带来了新的面貌,帮助他摆脱了困境,极大地影响了他后来“三卷四册”的结构,同时既接通了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以及思想史的关联,更显现出其思想的超越性,而且置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图景中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资本一般与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再研究)(精)/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58317 |
开本 | 24cm |
页数 | 35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18-05-01 |
首版时间 | 2018-05-01 |
印刷时间 | 2018-05-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本书适合马列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58 |
CIP核字 | 2018111644 |
中图分类号 | F0-0 |
丛书名 | 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3 |
宽 | 167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89.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