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靠前制度(修订版)》以中国崛起为契机,以国家战略资源的评估为开端,着重进行战略能力的评估、战略导向的选择、战略目标的确立、战略内容的谋划、战略手段的实施,以此为主线确立了以积极参与为底色、以融入—参与—塑造为支柱的中国大战略框架,并从国家利益拓展、塑造靠前秩序等不同侧面充实中国大战略的内容,论述这一战略选择的积极意义,按照副标题中的三个方面搭建起研究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本次修订作者调整、更新了章节内容,并补充了近十年的数据。 作者简介 门洪华,1969年10月生于山东省,山东大学文学学士(1991年)、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1998年)、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1年)、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2004年)、中央党校教授(2005-2016年),现为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2015年)、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院长、政治与靠前关系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亚太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靠前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靠前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靠前关系学会副会长。 目录 目录导论中国崛起的战略意义1中国崛起的历史轨迹4中国崛起的世界反响15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26时代呼唤中国大战略35章中国大战略研究的基础40节大战略研究概述41第二节聚焦中国大战略54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框架66第二章国家实力的评估70节国家实力评估概述71第二节中美日印俄国家战略资源比较(1982—2012年)86第三节推进军事变革,加强国防建设122第三章战略观念的优化149节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153第二节中国国家安全观念的创新167第三节中国外交哲学的演进177第四节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193第四章国际制度的参与203节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评估国际制度作用的理论框架205第二节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中国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逻辑236第三节参与、创设与主导——建构东亚合作机制的中国思路259第五章构建大战略框架,拓展国家战略利益279节国家定位与中国大战略的框架281第二节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305第三节以稳健步伐塑造国际秩序320结语中国应有的大战略意识350参考文献357后记385重印补记389远景基金会繁体字版后记391第二版后记39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门洪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8539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16 |
| 版次 | 2 |
| 装订 | |
| 字数 | 374000 |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 首版时间 | 2017-08-01 |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6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