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字里的中国(藏在汉字里的古代风俗史)(精)
内容
作者简介
许晖,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旅居云南。
主编:《“六十年代”气质》、《中国历史的后门》等。
著作:《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乱世的标本: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人格症》、《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二、三、四辑)、《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二、三辑)。
其语言文字类系列图书曾高踞台湾诚品书店畅销榜40周。
目录
祭祀篇
祭 以手持肉祭祀神灵
奠 酒坛放在地上准备祭祀
登 双手捧着“豆”登上宗庙的台阶
社 用土堆成祭坛,坛上立木
器 派狗守着祭祀所用的器具
享 祖先享用祭品的宗庙
商 在祭台上焚烧木柴祭天
血 器皿中供祭祀用的牲血
祥 放在祭台上用来祭祀的羊
且 盛放祭肉的几案
俎 两块牲肉放在几案上或祭器里
进 将捕获的鸟儿作为祭牲,进献给祖先
献 把狗放在鬲中煮熟用来献祭
荐 把吃草的野牛作为祭牲
造 把祭品装进“舟”这种承盘里去祭祀
福 恭敬地捧着酒器供献于祭台上
彝 双手捧着鸟或鸡进献给神灵和祖先
遣 两只手抓着盛在祭器中的牲肉
沈 把牛沉入河流以祭水神
艰 击鼓用捆缚的活人献祭
突 把狗埋在坑穴里祭祀灶神
多 把祭祀所用的肉分成两块
豚 专门用于祭祀的小猪
膏 在宗庙里用动物的油脂祭祀祖先
牢 把牛关进栏圈里等待祭祀
巫 女巫手持道具舞蹈
占 察看卜骨的裂纹以获取神意
卜 龟甲灼烧后的裂纹
厌 人吃祭祀所用的狗肉而饱
若 女巫祈神完毕后跪着等待神灵的降示
示 用石块或木柱搭起的简易祭台
尾 连同尾巴一起剥取的兽皮
异 两臂伸开、大头骇人的鬼
贞 用鼎来占卜
禅 祭祀土地神祈求多产谷子
服 按压跪着的人牲,用他的血祭祀
宗 屋子里面供奉神主的祭台
帝 焚烧捆扎的木柴来祭天
匕 半跪拜的柔顺的妇女
民俗篇
书 一只手拿着笔书写
册 中有横木、夯打入地的栅栏
画 用手持笔画出田界
舞 舞者两手执鸟羽而舞
鼓 手拿着鼓槌使劲儿敲鼓
虞 人戴着虎头面具起舞,边舞边唱
望 一个人站在土堆上远望
复 一只脚走进城门
害 在家里口角会互相伤害
拜 长发之人举手躬身而拜
庆 用心捧着鹿皮去别人家里庆贺
宾 客人走到家里来了
哭 孝子散发捶胸跳跃号哭
忧 低头伸手忧愁地去搔头发
尽 手持小刷子清洗器皿
相 一只大眼睛盯着一棵树看
保 把孩子背在背上
遗 用双手捧着贝去送给别人
专 用手旋转纺砖来织布
尧 人头顶着两个陶罐
吹 跪坐着的人张开嘴用力吐气
省 一只大眼睛仔细观察初生的小草
晋 两支箭投入盛有小豆的壶中
旋 士兵的脚步随着旗帜的指向而转移
粪 双手持着簸箕清除污秽
欠 一个人侧过身去打呵欠
丞 伸手去救陷阱里面的人
系 手抓住丝绳系东西
敢 双手持“干”去刺野猪
迟 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背上前行
逆 人向相反的方向行走
宿 人跪坐在草席上准备睡觉
盥 手伸进盆子里用水洗
夙 人在月光下用双手辛苦劳作
男女篇
男 拿着“耒”的农具在田里翻土
女 跪坐着做家务的女人
夫 正面站着的男人插上发簪
妻 手抓着女人的头发把她抢走
婚 来宾持“爵”祝福完后倾听众人的应和
发 助跑后将手持的棒子投掷出去
归 持帚做家务的女人要来了
妇 跪坐着用扫帚打扫卫生
处 戴着虎皮冠的人祭祀完后靠着几案休息
丫 树木或物体的分叉
尤 受到阻碍的植物屈曲生长
眉 一只大眼睛上有好看的眉毛
丽 鹿头上长着两只美丽的角
婴 女子用手取来串玉作为装饰
媚 长着大眼睛和漂亮眉毛的女子
身 怀孕后身体重得弯下了腰
舌 像蛇一样分叉的舌头
齿 嘴巴张大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自 鼻翼、鼻梁、鼻孔都画出来了
牙 上下交错的两颗大牙
耳 一只区分内、外的喇叭形耳朵
足 膝盖以下伸出大趾的脚
龋 一条虫子使劲儿往牙齿里钻
精彩页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祭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酒,又是祭祀中非常重要的祭品,因此,凡是含有“酒”的汉字,也大多与祭祀密切相关。
奠,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是一个酒坛,下面的一横代表地面,酒坛放置在地面上,是要准备开始祭祀了。甲骨文字形,酒坛中的两横代表酒。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酉”字,“酉”就是酒坛的形状。金文字形,在代表地面的一横下面添加了两点,表示酒滴洒了出来。金文字形,“酉”的下面又添加了一个“八”字形,许慎这样解释这个“八”字形:“象分别相背之形。”这是指酒坛中的酒是陈酒,酒糟下沉,水往上浮。金文字形,左边干脆添加了三点水,表示酒洒出来的样子。小篆字形,下面地面和酒滴的形状加以变形,变成了垫东西的架子,也可以视作祭祀专用的祭台或祭案。楷体字形的下面讹变为“大”。
《说文解字》:“奠,置祭也。”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这是“奠”的本义。郑玄说:“非时而祭日奠。”所谓“非时而祭”,是指不在规定时间内的祭礼。这种“非时而祭日奠,,的祭礼称作“释奠”或“舍奠”,“舍”通‘‘释”。所谓“释奠”,郑玄解释说:“设荐馔酌奠而已。”同样是陈设酒食祭祀的意思。古时,朝会、庙社、山川、征伐和学宫中祭先圣先师都要使用“释奠”的祭礼。《周礼》中规定:“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行,舍奠。”天子和诸侯会见的时候,要祭庙和社后才能出行,遇到山川也要祭祀,返回的时候,同样要举行“舍奠”之礼。这些都属于“非时而祭”。
此外,学宫中春夏秋冬亦有定期的“释奠”,学宫刚建成使用的时候也要举行“释奠”之礼。《礼记·文王世子》中规定:“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出征返回之后,也要“释奠”,《礼记·王制》中规定:“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讯”是讯问生俘,“馘”是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押解生俘,陈设左耳,在学宫中祭祀先圣先师。
古代婚礼有一项非常有趣的程序,称作“奠雁”,庾信曾经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礼节:“奠雁迎门,濡苹实俎。”古时嫁女要用鱼和苹藻祭祖,将湿润的苹藻装在“俎”这种祭器之中,故称“濡苹实俎”;而新郎到女方家迎亲,要献上大雁作为礼物,故称“奠雁迎门”。这里的‘‘奠”是引申而来的“敬献”之意。为什么要用大雁迎亲呢?郑玄解释说“取其顺阴阳往来”,贾公彦进一步解释说:“顺阴阳往来者,雁木落南翔,冰泮(p6n,消融)北徂,夫为阳,妇为阴,今用雁者,亦取妇人从夫之义,是以婚礼用焉。”其意甚明。
“奠”即为置酒食而祭,酒坛子就要稳稳地放置在地面或者祭台之上,因此“奠”引申出“定”的义项,比如“奠基”一词,定下建筑物的地基,这个建筑物的地基,跟“奠”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下面那一横,或者小篆字形下面那座祭台是多么相像啊!
今天最常使用的“登”的义项,只用作攀登、登山,但是在古代,这个字的义项非常丰富,而且跟祭祀制度大有关系。
登,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会意字,下面是一个高脚容器“豆”,上面是并排的双足。有学者认为下面形似可以踩踏的高台,双足踩着踏台而上。但我们来看甲骨文字形,在“豆”的下面又添加了两只手。金文字形,上面的双足没了,仅剩下面捧持的双手。金文字形,双手、双脚俱全,而且“豆”中似乎盛的还有什么东西。小篆字形,又复简化为双足和“豆’,的原始形态。楷体字形上面的双足加以变形了。P5-8
导语
重返语言历史现场,原来汉字这么有趣! 哪些字光看长相就知道它要说什么? 哪些字找到了另一半,却从此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哪些字被挪作他用,却从此一借不还?哪些字被误用、错用了一两千年?哪些字命运多舛,后来谁也不认识它原本的意思?还有哪些字等级森严,又有哪些字有满肚子学问? “社”“进”“艰”“占”……,这些字,您肯定认识!但这个字的身世,您未必清楚! “语词清道夫”许晖带您重返语言历史现场,探究汉字身世之谜!
序言
“风俗”一词,东汉学者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
解释说:“凡民函五常之性
,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
,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
;好恶取合,动静亡常,随
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五常”指的是父义、母慈、
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
常道德。
根据班固的定义,“风”
是由地理、气候等因素所导
致的人的性格、语音的差别
,“俗”则是由人的感情、欲
望所导致的好恶、取合的独
特习俗。所谓“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是也。
不解风俗,则读不懂古
书。此如《礼记·曲礼上》
篇有“暑毋褰裳”的礼仪要求
,上农称“衣”,下裙称“裳”
,“褰”是撩起衣服之意,“
暑毋褰裳”的意恩是说天再
热也不能撩起下裙。《礼记
·内则》篇又有“不涉不撅”
,意恩是说不涉水的时候不
能掀起衣服。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周代的时候,膝盖
以上没有今人所穿的内衣,
如呆撩起下裙,下体就会走
光。
今天读不懂古书没关系
,但是在古代,如呆不解风
俗,严重的话是要掉脑袋的
,因此《礼记·曲礼上》篇
中规定:“入竞而问禁,入
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意恩是说:进入别的国家边
境的时候,要先问该国政治
与教化方面的忌讳j进入别
的国家城门的时候,要先问
城市之中所常行的风俗和厌
恶的事情,进入别人家门的
时候,要先问主人祖先的名
字,以便谈话时加以避讳。
后人用“入乡随俗”一言以蔽
之。
岳飞的孙子岳珂在《桯
史》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南宋年间,有两位狂生,
一位姓张,一位姓吴,听说
西夏有意入侵南末,遂叛国
而往,在酒家里痛饮,挥笔
在墙壁上大书:“张无、吴
昊,来饮此楼。”原来,西
夏国君的名字叫李元吴,张
、吴两位狂生故意将元昊之
名嵌入自己的名字里面,目
的是引起注意。呆然,被捕
后,李元昊以“入国问讳之
义”诘问,差点砍了他们的
头。
这本小书,把96个汉字
分为祭祀、民俗、男女三个
专题,详细讲解古人日常生
活中那些有趣又鲜为人知的
风俗,为古代与现代之间的
传承,搭起一座让人可以知
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方便桥
梁。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在研究汉字的过程中,常常被汉字最初的美丽形态所打动而深感震撼。这本书从个人的视角精选了数十个最能展现古代风俗史的汉字,不仅详细讲解了每一个汉字字形的演变,而且由汉字字形入手,讲解了与此汉字有关的古代社会的生活形态、日常礼仪和文化常识,带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寻找中国文化的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字里的中国(藏在汉字里的古代风俗史)(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368119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本科及以上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20079151
中图分类号 H12,K89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0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