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震林,1965年生,浙江省东阳市人。博士,博士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个人学术著作14部、两人合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独立完成重量和上海市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主持完成各类科研基金项目5项。出版《童年方舟――厉震林剧作选》。荣获重量和省市级学术和创作奖项50余项。担任国家、文化部、人事部、全国和上海市级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20余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和不错研究员。
图书 | 文化的蝴蝶 |
内容 | 作者简介 厉震林,1965年生,浙江省东阳市人。博士,博士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个人学术著作14部、两人合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独立完成重量和上海市级科研基金项目9项,主持完成各类科研基金项目5项。出版《童年方舟――厉震林剧作选》。荣获重量和省市级学术和创作奖项50余项。担任国家、文化部、人事部、全国和上海市级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20余个。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和不错研究员。 目录 辑 论电影表演 2014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2015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2016年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初论2016年国产电影表演 近年来国产电影表演的基本评估及文化分析 台湾“新电影”的表演美学述评 八十年代的电影表演美学“冤案” 第二辑 论演员文化 论电影明星的“中国式”社会表演 关于电影明星“真人秀”的价值消费问题 关于编剧为演员“量身定编”的利弊评述 二十年代中国电影演员文化述评 让颜值回归美学 有关黄渤的表演文化 当明星已成为商品 第三辑 论电影美学 关于电影文艺片的概念误区及其发展通道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文学创作的若干关系分析 关于乡土题材影视创作的“非真实性”问题 论“抗战电影”的人文姿态 《黄克功案件》:主旋律电影的新“配方” 平和的正视 中国电影应将“东方情怀”转化成为“国际语言” 中国电影不应把很真的故事描写得比较假 世纪之问:我们的银幕主人公都去哪儿了?――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编剧研讨会综述 第四辑 论电影产业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升级的若干关键词 三种业界环境下的电影新命名 资本、文化:中国电影的“破”与“立”――新世纪中外“合拍片”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电影需要“自然成长” 第五辑 论艺术文化 论中国文化的“养生法” 论文艺评论的四种情怀 “文化自信”需要改变两种极端文化心理 生命的蝴蝶――读张益民先生《老宠新记》 第六辑 论文人文化 费孝通的文化身影 论金岳霖的“方法”和“活法” 简论“旧政协”会议的文化含量 后记 内容推荐 厉震林著的《文化的蝴蝶(中国式表演及其人文评述)》系有名艺术学者、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厉震林近两年的论文集,它以电影表演以及相关电影文化研究为主,系列论文均在靠前重要的杂志报纸发表,荣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很好学术论文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全国广播影视论文评选很好成果奖等多个奖项。主要包括电影表演、演员文化、电影美学、电影产业、艺术文化、文人文化等,是目前中国电影表演及其文化领域的近期新成果之一。本书适合相关专业人士阅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的蝴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厉震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1732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8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7-01 |
首版时间 | 2017-07-01 |
印刷时间 | 2017-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1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