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汉语史视角下的明清吴语方言字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人文社科项目和浙江省社科课题结项成果。书中部分内容已以论文的形式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等十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书稿内容分为两编。上编阐述方言字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包括“方言字和方言字研究”“方言字和明清吴语研究”“方言字研究与方言研究”“方言字研究与古籍整理”“方言字研究与辞书编纂”和“方言字与汉语史”。下编是具体方言字的考释以及对方言字研究的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 陈源源,1982年生於安徽宁国。民盟盟员。博士。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学(汉语史)研究。已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汉语史学报》《东亚文献研究》(韩国)等靠前外二十余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参编《抱经堂丛书:外七种》和《卢文招全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教改课题6项。2014年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2017年入选温州大学首届“新湖青年学者”,被聘为“瓯江特聘教授”。兼任温州市政协委员、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 目录 上编 章绪论 节选题缘由 第二节明清吴语研究概况 第三节语料选择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二章方言字及其相关研究 节方言字释名 第二节方言字分类 第三节方言字的其他研究成果 第三章方言字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节方言字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方言字研究的可能性 第四章方言字与方言研究 节方言语音 第二节方言词汇 第三节方言本字的考证 第四节方言用字的规范 第五章方言字与古籍整理 节校勘 第二节标点 第三节注释 第六章方言字典辞书编纂 节方言词典的编纂 第二节大型辞书的编纂 第三节近代小说词典的编纂 下编 第七章方言字考释 哺/护/伏 担/单/耽/担/掸 反供/泛供 勤 豪燥/毫燥 号 即伶/即溜 坎/坎坎 壳张/壳帐/壳账 垃圾/拉圾 慢 囝/囡/围 嬲 势 收捉/收作 擭/耸 坧 脗 烊易 咦/咿/咿 只/仔/子 第八章关於方言字研究的思考 节方言字的特点及分类 第二节方言字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方言字的认知理据 第四节方言字研究的难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何典》作者及语言特色 《海上花列传》作者、版本及语言特色 清末上海方言程度副词“野”及相关问题 《六书故》所见宋代温州方言字例说 《六书故》所记宋代温州方音三例 字词索引 後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史视角下的明清吴语方言字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源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692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5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7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