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家天下(楚汉争锋)
内容
编辑推荐

汉朝是一个既质朴而又华丽的朝代。它的朝野上下,洋溢着豪壮、热情与优雅的气质。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这个伟大时代所投下影子,仍然值得长久地追忆和回味。《汉家天下(楚汉争锋)》以系列长篇小说的形式,再现了汉朝的上升时期。作者清秋子,是近年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作家。本书以宏大的气魄和深刻、公允的历史观,描写了汉初百年的风云变幻和历史人物的传奇命运。

内容推荐

清秋子编著的《汉家天下(楚汉争锋)》从萧何月下追韩信开始,写到项羽乌江自刎止。作者以气韵沉雄而又灵动的文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刘邦、项羽两大军事集团的多位典型人物,写出了他们的功业、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在作者笔下,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战争进程一波三折,人性、权谋与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错综复杂,斑斓多彩。一个个经典的古代故事,得到了现代意义上的生动还原。

目录

序 汉家雄风今犹在/二月河

一 萧何夜追都尉狼

二 韩信剑芒指陈仓

三 席卷三秦势若狂

四 分崩又成天下殇

五 彭城溃逃何仓皇

六 背水之战惊太行

七 纪信替死悲荥阳

八 君臣星夜走北邙

九 龙且恃勇一战亡

十 垓下悲歌万古伤

试读章节

一萧何夜追都尉郎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本是晚唐诗人章碣的一首七绝,题为《焚书坑》。此诗与诗之作者,在史上都不甚有名;然而到了近世,此诗却大大地有名起来。究其缘由,足可发人深省,亦令人叹惋。

此诗说的是秦末大乱之事,寥寥数语,却是字字千钧。秦末大变乱,乃是起自秦始皇猝死,秦二世倚靠权奸赵高篡了大位。因得国不正,便处处疑神疑鬼,朝中自然是正气不伸,奸佞当道。秦政原本就严苛,经此一变,竟而愈加暴虐,终于逼得民反。偌大帝业,虚弱的底子一下便袒露出来,先是陈胜、吴广用了“鱼腹丹书”“篝火狐鸣”之计,鼓动戍卒,于大泽乡首揭义旗。后又有六国旧贵胄与民间豪雄趁乱而起,拔城易帜。三年之内,便埋葬了一个横绝天下的庞然大物。

其实,在起事的诸路豪雄中,并非人人皆为圣贤,而多是鱼龙混杂。颇做出一番事业的,唯有刘邦、项羽两大家。后世的人,说是刘、项二人联袂推倒了大秦的天下,自是十分精当之论。正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转眼之间,河山便易手。但彼时天下,素来独尊一姓,故不可能由刘、项二人相商分享,这就有了其后绵延四年有余的楚汉之战。

那四年多的景象,正如司马迁所言:“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其变乱,其悲惨,乃近古所未见。

生于乱世者,磨难虽甚多,然也有他们的幸遇。那数年之中,有许多豪雄旋起旋落,大放异彩,成就了其汪洋恣肆的人生,在史上留下了一个不灭之名。

故此,那一段史,便如远古之夕阳残照,读来令人回味无穷,亦觉悲壮莫名。其问的英雄末路与竖子成名,两千年来,更是为史家所津津乐道,至今也未曾被冷落。

且说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的一个夜里,汉中郡的郡城,亦即南郑这个地方,近郊的汉军大营已熄灯多时。除中军大帐外,各帐均是光亮熄灭,军卒们酣然大睡,全无牵挂。

冷月之下,象征汉王权柄的旄旗,静静低垂,状似有气无力。营帐之间偶或响起的巡更刁斗,声若呜咽,显得凄凉万端。

营门前,几名执戟卫卒强打精神,也仍是昏昏然,只觉得眼皮愈发沉重。其中一个,居然立着就打起盹儿来。忽然,一阵马蹄声轻微响起,由远及近,从大营内悄然而来。众卫卒毕竟有历练,瞬间便被惊动,都是浑身一震,将长戟交搭,阻住来路,低声喝问道:“是何人?何事出营?”

来人是一年轻军吏.面略黄而身长,甲胄整齐,披一袭皓白战袍。他放马缓步到了营门,猛然勒住马。卫卒忙取来守夜灯笼,高擎过头,看胸甲结花,方才辨出,此乃一位都尉。只见这都尉翻身下马,解下腰牌递出,自报了一声:“治粟都尉。”

一卫卒接过腰牌,靠近灯笼看看,又问:“可有出入符节?”

来人道:“有!”说罢递出。

卫卒将官职、人名验罢,还回腰牌与符节,却是满脸狐疑:“都尉,此符节今日虽可出入,但何事须半夜三更出营?”

那都尉并未立刻答话,只略略转身,回望大营片刻,才说道:“有军令!调粮!”

卫卒仍问:“可有汉王虎符?”

那都剧面露不豫之色,叱道:“我又不去调兵,只去石梁亭催粮。”

几名卫卒互相望望,放下长戟,不十分情愿地搬开门栅。其中一个,随口嘟囔道:“一个多时辰即可天明,何苦要赶夜路?”

都尉不禁火起,喝道:“为何如此多事?”

那卫卒手指营门高悬的禁令牌,忙赔笑道:“近来逃亡甚多,君上与韩太尉严令盘查出入,请都尉息怒。”

那都尉翻身上马,一记鞭鸣,急催道:“速速让开。今夜不催,尔等便要断炊了!”

卫卒们这才慌忙闪开,放都尉出了营门。那人出得门去,即回首诡秘一笑:“各位儿郎,敌在关中,何苦与自家人过不去?恕我不敬,来日再会!”

众卫卒茫然不知所措,只呆望着那白袍都尉飘然一骑,绝尘而去。

人踪既远,夜色愈显深沉,营门又复归于寂静。两只巡夜灯笼置于地上,明灭不定,酷似一双蒙咙睡眼。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营内忽又有马蹄声骤起。一文官神色仓皇,策马飞奔而来。两卫卒举灯高照,不禁愕然:“丞相!”

丞相萧何勒住坐骑,厉声喝问:“夜来可有人出营?”

“有,是治粟都尉韩信。”

“走了有几时?”

“半个时辰。”

“荒唐!为何不拦住?”P1-3

序言

序汉家雄风今犹在

作家清秋子的长篇历史小说《汉家天下》第一部在出版之前,出版社编辑给我看了原稿,并嘱我写一篇文字加以评说。我却之不恭,于是遵嘱,在这里写一点读后的感想。

注意到清秋子的历史写作,是在数年前,我曾应邀为他所撰的历史人物传记《武则天》写过一篇短序,对他在写史方面的功力颇有印象。如今翻开他这部厚重的书稿,粗读一遍,感觉他的写作在数年间大有精进,已深得历史小说写作的堂奥。

《汉家天下》从“楚汉争锋”开始写起,作者用文学的形式表现了那一段金戈铁马的风云史。自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来,这段扣人心弦的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若想在史料基础上加以生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而初展卷之时,我不免替作者担心。然而在看过数页之后,便立刻放下心来——作者书写历史故事的才华,当下能及者甚少。

读此稿,令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书中人物的鲜活。写历史小说,难就难在这里,主人公们必须是古代的人,但又要让今人能够理解。读者读过之后,要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能够会心。本书作者在司马迁给出的史料基础上,大大发挥了他独到的文学想象力,使得刘邦、项羽及一大批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活了起来。可以说,《汉家天下》的写作,是“有温度”的历史写作,古籍上的人物,到了这部书里,有了血肉,有了声音,有了清晰可感的动态形象。以刘邦为例,他的那种痞、那种韧性、那种包容的胸怀,都是通过各种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来的。通过一个个的具体细节,一个活脱脱的平民皇帝便跃然纸上。

我一向认为,写历史小说切忌表面的热闹,历史叙事应该有一个鲜明而强大的内核,也就是如何提炼主题。我感觉清秋子在这方面是颇为用心的。西哲有言日:“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此话有一定道理。历史是有传承的,传统的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至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还很大。清秋子在本书中所强调的“民本”意识,读来触动人心,令人浮想联翩。我想,这就是历史小说不可或缺的魂魄。

本书令我感喟的,还有作者在叙事结构上不凡的功力。楚汉之争期间,战争频仍,许多战役的线索本来就错综复杂,如何将这些事件逐个讲清楚,又不能让事件淹没了人物,作者在这方面处理得非常好。对于多场战争的描绘,详略得当,各有侧重,毫无重复之感;并且经过精心的结构布局,使人物性格在战争场面中逐步延伸展开,直至揭开人物的内心世界。

再有,即是本书在虚实方面的处理也很妥帖。可以说,从总体框架看,《汉家天下》是严格按照历史事实来写作的,即使是想象发挥,也都是有所本的,是一种文学性的“复原”,完全可以把它当作史实来读。但是其中有几个虚拟人物的随机出场,又似神来之笔,恰到好处地烘托了真实的历史人物,于厚重之中又添了几分飘逸。

读这部书稿,我数度有放不下的感觉。作者延续了我国古代章回小说的传统写法,融会贯通,加以发扬。其场面的逼真,情节的跌宕,叙说的流畅,都可作为一流文字来欣赏。在当代,能读到如此古朴而又灵动的文字,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

在当今,关于历史的书写可谓浩如烟海,在众多的作品中,《汉家天下》是一部极有个性的作品,那么当然会在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史上留下印记。

数年之前,我曾如此评价过清秋子的写作:“在他的书里,历史是经,文学是纬,从而使一般读者认为十分枯燥的历史,有了血肉,有了温度,能够走进人心里。”在今天.我仍是这种感觉。

据称,《汉家天下》是一部长篇系列历史小说,后面可能还有更精彩的描写。我愿等待作者一部部地写出来,好好把它通读一遍,以享受这种历史与文学的融合之美。

书评(媒体评论)

读这部书稿,我数度有爱不释手的感觉。其场面的逼真,情节的跌宕,叙说的流畅,都可称为一流文字。在当代,能读到如此古朴而又灵动的文字,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汉家天下》是一部极有个性的作品,必然会在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史上留下印记。

——二月河

《汉家天下》是一部很奇特的书,它既有非常沉稳的内核,又有汪洋恣肆的叙事风格,两种不同的魅力奇特地融而为一。它在《史记》所给定的史料基础上,展开了奇异而又合乎情理的想象,使两千多年前的人与事鲜活了起来,能为现代人十分切近地感知。

《汉家天下》是以较纯粹的章回小说语体所写成,奇特的是,它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其中所营造出的历史氛围、场景与古代人物的情怀,如细雨润物,读之,令人欲罢不能,难以释卷。

——王立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家天下(楚汉争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秋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902027
开本 16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2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201500323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5
17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