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日常书写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靠前首部以“日常书写”为主题的文集。汇集刘悦笛、柯小刚、林俊臣等多领域大家,探讨新书写共同体下的书法现状及发展前景,汲取“兰亭论坛”近期新成果。多角度、深层次辨析“日常书写”的概念,重新勾勒“书法—书写史”的轮廓。本书为社会史、文化史、心理学、图像学等学科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运用和发展当代理论的场域,借鉴已有的大众文化理论,创造 “中国书法—大众文化”的新理论。 作者简介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潘天寿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47年生于南昌,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毕业。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员教授。致力于书法理论与艺术创作。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书法:167个练习》《当代的西绪福斯――邱振中的书法、绘画与诗歌》《愉快的书法――进入书法的24个练习》《书法》《状态-IV》等。在北京、日内瓦、奈良、洛杉矶、香港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书法与绘画作品参加靠前外多种重要展览。 目录 前言 书法的日常性与创造性 “人书俱老”:融“险绝”于“平正” 精神分析与自由书写 “精意”:日常书写的一种心理 深入书法的土壤:日常书写研究绪论 书法与新书写共同体 吐鲁番文书中的日常书写 明代无锡华氏旧藏家族文献的书法史意义 王铎诗文稿的文献价值与艺术趣味 齐白石的日常书写及其他 日记手稿的书写状态和审美特质——以齐白石、沙孟海为例 日常书写:潜移默化的自然与可能的革命 作为“生活美学”的书法本体论:书法如何从艺术回归日常生活 作为日常修养的日常书写:在实用与超越之间 兰亭论坛“日常书写”讨论综述 晋人的墨迹 王羲之前期的书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日常书写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邱振中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3364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6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 首版时间 | 2017-08-01 |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