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两地书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曾赴日本留学。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目录 集 北京 第二集 厦门——广州 第三集 北平——上海 导语 推荐1:“大先生”鲁迅和“女文青”许广平的定情之作, 一部感动国人的“爱情两地书”; 推荐2:生动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思想与生活; 推荐3:100年前的油盐酱醋茶,现在读来依旧鲜活的烟火气; 推荐4:135封书信完整记录鲁迅与许广平北平、广州、上海的爱情轨迹; 推荐5:《见字如面》节目推荐,王耀庆深情演绎“有些问题恐怕我答不出”式的鲁迅心声; 推荐6:作家李敖、陈丹青、黄永玉、老舍、萧红、郁达夫、内山完造倾情品鉴; 推荐7:独一无二的装帧设计,外封采用牛皮纸,做成书信盒,设计独特;内封甄选特种纸,火焰之色;内文全新修订,采用日历样式;全书裸脊缩线,内外双封,随身携带,轻巧阅读。 内容推荐 ◎鲁迅许广平定情之作, 一部感动国人的“爱情两地书” ◎再现了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思想与生活 ◎老舍、萧红、郁达夫、内山完造倾情品鉴 ◎绿色邮筒里的信、手织的套头毛衣、无缘无故离职的职场同事、章莹颖案引发女性安全问题……发生在鲁迅身上的事,你也可能经历着。 ———————————— 《两地书》是1925年3月到1929年6月间鲁迅和许广平的通信结集。 从北京到厦门,从厦门到广州,从广州到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从师生,到知己,成爱人。 霍乱时期两个最真挚的新青年的对白,诉说了一段“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的爱情。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两地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鲁迅//许广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61567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1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60 |
| CIP核字 | 2020098532 |
| 中图分类号 | I21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