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能源的进化(变革与文明同行)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胡森林,改革开放同龄人,成长于湖南,现居于京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供职于大型能源央企,担任办公厅副主任职务,高级经济师。兼任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青年委员、国家高端智库中石油经研院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工作之余从事能源研究,为多家媒体专栏撰稿,发表能源经济论文和评论100余篇,出版《能源大变局》《破解石油迷局》《能源革命改变中国》等著作。 目录 第一部分 变与不变 做时间的朋友 追寻能源本质:储存的进化 热力、移动力与电力 技术与能源边界的拓展 信息对能源的替代 补偿性能源 第二部分 时空变异 给能源一个支点 伸缩的地球 当地的能源与移动的能源 能量的跨国迁徙 当能源遇上金融 第三部分 能源转型 揭开能源进步的面纱 点燃火种:突破能源发展的临界点 穿越“能源三峡” 能源民主的新图景 隐形能源与能效革命 第四部分 走出迷津 当我们在谈论能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能源的第一个名字是商品 恐惧与贪婪的灾变心理 为能源神话祛魅 作为隐喻的能源 第五部分 共生之道 以人为本的能源观 在自然面前,“人”字有两种写法 能源作为一种素养 跨越能源鸿沟 迈向低熵 能源治理新秩序 气候革命的理想与现实 第六部分 未来畅想 未来走到我们中间 多元化能源拼图 智慧能源 挖掘未来的“石油” 链接产生价值 交通革命 后记:写在能源边上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描述生物界的生存竞争是不惜吞食和消灭对方,并认为这些都是合理的,进而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因此,西方民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就开展了掠夺成性的殖民主义,并发展为帝国主义,致使战争不息。这和中国理学崇尚的“民胞物与”思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历史演进与文明发展的角度,透视能源进化背后的深刻动因与重要线索,找出底层规律,进而展望能源发展前景;以多学科视角,将理论观察与史实讲述相结合,立体展示能源的重要性、独特性及其与大众的密切关联;立足于中国能源转型发展,着眼能源的国际化、数字化、金融化等趋势,从国家政策、企业战略、社会行为等不同层面,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以促进能源与社会经济及大众生活的交融。 本书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格局宏大,笔法生动,具有思想性和前瞻性,历史与现实交织,科学与人文熔于一炉。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能源的进化(变革与文明同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森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137038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8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20 |
| CIP核字 | 2019137858 |
| 中图分类号 | F42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9 |
| 宽 | 170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