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帝国医学想象
内容
作者简介
蒋天平,湖南衡阳人,1972年生,教授,四川大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英美文学。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部课题四项,主持获省、市社科成果奖各一项。
目录
导言 文学、医学想象与帝国政治
第一章 帝国初期——殖民扩张
第一节 《阿罗史密斯》中的殖民医学和帝国意识
第二节 帝国优生学与《三个女人》中的殖民主义思想
第三节 帝国阶级优生学:另一种白色——《烟草路》
第四节 陌生土地上的“罪与罚”——《中午酒》中的优生学话语与南方私刑
第五节 《永别了,武器》中军事医学、麻醉医学和帝国意识
第二章 帝国中期——冷战争霸
第一节 《飞越疯人院》中精神疾病对帝国的反写
第二节 《钟形罩》中的反精神病学与父权帝国
第三节 《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中创伤与资本主义批判
第四节 《赤裸的午餐》:成瘾医学、同性恋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第三章 新帝国时期——新帝国主义萌芽
第一节 《天使在美国》:病毒学、免疫学与帝国人权
第二节 《白噪音》的医学叙事与帝国的身体政治
第三节 《夺命病毒》中的生化恐怖主义和意识形态斗争
第四节 《6号染色体》中的异种移植与跨国公司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蒋天平教授及其团队的国家社会基金课题研究成果。该研究旨在从后殖民视角,运用福柯和萨义德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探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医学想象与帝国政治的关系,揭示原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医学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演变成社会医学和医学文化史,医学术语如何变成医学话语,与帝国政治交织和互动,并参与帝国的构建。作者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13部医学主题或医学描写的小说作为案例,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元,涵盖殖民医学、优生学、产科学、护理学、外科学、精神病学、病毒学等领域和众多医学现象,不啻于一个形象化了的美国20世纪帝国医学史陈列馆。本书紧扣文学、医学和帝国政治三者联系和互动这个主题,文本细读与理论阐释相结合,是一部有分量、有新意的20世纪美国文学研究专著,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也带给他们丰富的联想和若干启示。
内容推荐
医学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促使社会进化的重要动力。现代西方医学代表了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是帝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医学成为帝国内部权力统治的范式,并在整个20世纪对帝国扩张和集权统治产生深远影响。诚如医学史家安德森所言:“西方医学话语对普世主义与现代性的宣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涵盖了帝国的欲图。”著作以西方医学史为抓手,从后殖民视角分析20世纪的美困作品,探究自然科学医学如何演变成社会医学,医学术语如何转变为医学话语,如何参与帝国政治的建构。著作还重点研究帝国作家的身份和创作意图,证实了萨义德的观点“宗主国文化中的每一种文学和艺术的目标都是维护帝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帝国医学想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天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2032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7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98
CIP核字 2019048216
中图分类号 I712.065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