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洒脱些
内容
编辑推荐

沐尘编写的《洒脱些》以禅理和佛理为世人点亮指引生活的明灯,将告诉读者生存的哲学与艺术。本书收纳了很多富有深意的禅理故事和生活哲理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体悟生命的真谛。本书文风统一、文笔精湛,叙述与议论相结合,能够引人入胜。

内容推荐

黑马励志书系最新单品,《不生气》、《淡定》、《修心》之后又有《洒脱些》。沐尘编写的这本《洒脱些》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洒脱些》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卷一: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知足者人贫心富,不知足者人富心贫/2

 心如虚空无挂碍,光明遍照寰宇笑/3

 想得到什么,必须先付出什么/5

 享受人生,珍惜活着的光阴/8

 心体澄澈,意气和平/9

 生命只在呼吸之间/12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15

 贪念一点即魔障,不足之心是苦海/18

 世上没有永恒,我们只能把握当下/21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23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怨/25

 快乐来自施予,烦恼来自要求/28

卷二:救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32

 不是别人让你痛苦,而是你的修养不够/34

 一日三省,时刻关照自我/36

 心中宽和,则世界和乐/38

 顾其短,扬其长,宽容可育人/40

 原宥之心,可救沦落之心/42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45

 心胸放宽,人生路也会宽/47

 不理会谩骂,它就伤害不到你/50

 心无芥蒂,坦然面对他人的评价/52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54

 沉默是对毁谤最好的答复/57

 上了哪个坡,就唱哪个歌/59

 为自己找到净土落脚/61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3

卷三:学会跨越寂寞,人生自在洒脱

 云在青天水在瓶/66

 修行要甘于淡泊,乐于寂寞/68

 在平淡中体味人生之美/70

 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72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75

 切断根尘调意马,消融人我伏心牛/77

 身如孤岭闲云静,气若平川慢水柔/80

 心物浑然成一体,人间处处可修禅/82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84

 心是明镜台,勿使惹尘埃/87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89

 一念妄动,即具世间诸苦/91

 世事无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4

卷四:顺其自然,尽人事而听天命

 没有歧途不可回头,无错不可改正/98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100

 与其抱怨,不如投入/102

 去除心中妄念,心境自会澄明/104

 与其排斥,不如试着去接受/106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109

 怀澄清之志,做淡定之人/111

 抛开杂念,了无挂碍/114

 执著如果痛苦,不如学着放手/115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生自会快乐/117

 世上之事,福中有祸,祸中有福/119

卷五: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豁达乐观,带着轻松上路/124

 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126

 不妄语,口出狂言不可取/128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131

 降伏自心,收获宁静/133

 不为昨天悲伤,不为明天担忧/135

 把自己看低一些,再低一些/137

 给别人留空间,就是给自己留余地/140

 宽容待人,不必苛求这个世界/142

 别苛求,不完满才是人生/145

 松手即是获得,放下就是快乐/148

 放下,就是掸去心灵的尘土/151

 蓝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无碍/154

 眼睛不要总是睁得那么大/155

 求之不得心常爱,学会完美地转身/158

卷六:学会舍弃,方能有所获得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162

 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164

 不舍一株菊花,哪得一村菊香/166

 懂得布施,才能得到更多/168

 懂得放下,才是生活的智者/171

 拿起是负累,放下是超然/173

 忘记烦恼,重新上路/175

 凡事太净,缘分势必去尽/178

 有求皆苦,舍弃那些贪念/180

 看淡得失,不完美才是人生/18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85

卷七:何必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188

 大智若愚,得理也让三分/190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192

 用心计较,莫如退步思量/195

 越是嫉妒,越是痛苦/198

 忧生于执念,患生于执念/200

 执著于语言,是人痛苦的根源/203

 人生有如浮云,何必争强斗胜/206

 心若止水,幸福自来/207

 宁静何须山水地,灭去心头火亦凉/209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211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214

 不要跟别人比,要和自己比/216

卷八: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

 人生要抵得住诱惑/220

 欲望无边,切勿沉迷而失了本心/222

 缘来是福,缘去也是福/225

 节制欲望,才能享受幸福/227

 浮华如泡影,看破最难得/229

 减少贪念,才能远离祸患/231

 享受生活的恬淡之美/233

 欲望如杂草,需要适时修剪/236

 在“荣观”中淡然处世/238

 减少贪心,别把利欲看得太重/240

 物质上富足并非真正富有/243

 不在名利场中迷失自己/244

试读章节

想得到什么,必须先付出什么

佛说:“你想得到什么,你必须先付出什么,进而你将得到你奉献的东西。”所以,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你能得到什么,而在于你能付出什么。

在寒冷的夜里有个抱着柴火的人,对着一只因缺柴而熄灭的大火炉叫道:“你什么时候给我温暖,我什么时候才会给你添加柴火。”然而这个人不知道,不先给火炉添加柴火,火炉怎么会给他温暖?

有个乡下人到城里去做生意,为了节省成本,就在道路不太好的街角开了一家店铺。但过了一阵子,他发现自己的生意不好。他认为这是道路不好的缘故,就决定联合周围的商家把道路修整一番。

然而,周围的商家都不愿意这么做。他们说:“路不好走,经过的人或车辆就会慢下来,人们走进店铺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增加商机。”

乡下人这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路面一直坑坑洼洼,都没有人修整。对于这种逻辑,他很不以为然,他不听周围人的劝阻,自己出钱找人将路面修平了。

不久之后,这条街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商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增。众商人都疑惑不解地问乡下人:“路通畅了,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少了,为何商机反倒增多了呢?”

乡下人解释说:“路不好,人们多绕道而行。经过的人少了,商机又怎么能多?”

佛法讲因果循环和缘法,认为没有因是不会有果的,没有缘起自然也没有缘聚,有因才会有果,有缘起才会有缘聚,同样的,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甚至连兵法都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只想着回报而不付出,就算得到了,也终将会得而复失。

你付出了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对着别人“心灵的山谷”大声喊:“我爱你!”对方的回音是:“我爱你!”如果你对着别人“心灵的山谷”大声喊:“我讨厌你!”对方的回音也是:“我讨厌你!”所以,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心,你就要付出自己的爱心。

其实,当你付出爱心时,不要去计较得失,如果有能力帮助别人,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爱心是宝贵的,是纯净天然、不含杂质的。当你拥有了爱心,你将会成为世上最幸福的人。

公交车到了一站,停下来,车门打开,上来一对年轻的夫妇。那个少妇不知道怎么了,散乱着头发,眼神也没有光彩,透露着一丝丝的迷茫。她的丈夫扶着她,她低着头,嘴里嗫嚅着,不知说着些什么话。

大概发现了她的异样,车上很多人都显出不自然的神色。坐在她对面的是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

小女孩怀里抱着洋娃娃,正在玩耍,她一边用手抚摸着洋娃娃,一边哄着洋娃娃:“乖乖,我的宝贝,好孩子,快快睡……”人们看着小女孩幼稚的动作,听着她纯真的声音,脸上都不由得泛起了微笑。车上荡漾着一股安详的气息。

突然,小女孩对面的少妇仿佛从睡梦中惊醒一般,大喊着:“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一边喊着,一边拼命地抢着小女孩的洋娃娃。

一时间,车上陷入一片混乱……

“妈妈,妈妈,她抢我的娃娃……”小女孩哭了。而那位少妇望着手中的洋娃娃,却痴痴地笑了起来。她一边笑,一边喃喃地说:“孩子,有妈妈在,别怕!”

“这女人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连小孩的玩具都抢呢!”“就是!多可爱的小孩,现在哭得多伤心!”“我看啊,这女人八成就是一个疯子。”车厢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声,大家都对少妇的行为很不齿。  “对不起,对不起!”少妇的丈夫连忙向小女孩的母亲道歉,并一把将妻子手中的洋娃娃夺过来,还给小女孩。

那位少妇失去了洋娃娃,似乎又陷入了迷茫当中,喃喃自语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她的丈夫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孩子拉他落水的同学一把,不幸溺水死了。她,也就成这样了。”

人们的脸都红了。小女孩看了看手上的洋娃娃,又看了看痴痴的少妇,然后从座位上蹭滑下来,走到少妇身边,把洋娃娃递过去:“阿姨,您的‘孩子’。”少妇一把接过洋娃娃,紧紧地抱住:“孩子,我的孩子……”

没有人制止,也没有人议论。不久,车厢里响起了掌声!

这是一个关于爱心与付出的故事,不讲求回报,没有功利,但是它却因为纯净的爱心,因为那份童真,而显得十分动人。

生活本来就应该如此动人,只是因为很多人失去了爱心,不懂得付出,所以让生活变得庸常无味。不要总是去计算自己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多少,那样只会让你在不能满足的欲望中沉沦、苦恼,假如你想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不妨扪心自问,你的爱心在哪里?你的付出有几分?

P5-7

序言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人生如梦,每个生命都是从无到有,而后又从有走向无,就在这生死的往复中,构成社会和世界。世人常常感叹人生的无常,说人生犹如梦幻,转瞬即逝。因此,每个人都想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也只有这样,才不枉到这个世界上走一回。

浮生若梦,人生几何,生命如此短暂,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就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

1942年秋,弘一法师垂危时,曾作二偈给夏丐尊等旧友:“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在这几句短偈中,充分表达了一份对世事的圆融、洒脱和从容,以及大师对生与死和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的大彻大悟。

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希望。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生命的倒计时;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人们常说,产房和墓地是人生最平等的两个地方,因为不论贫富和好坏,在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是一样的。

人在出生之时握着拳来到这个世界,仿佛是在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然而只有到了离开人世时才摊开手掌,明白地告诉活着的人一个道理:“看吧!我什么也没带走。”

生老病死是苦,然而这一自然规律是谁也无法逆转的,人们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事实也证明,生活无节、心胸狭窄就会缩短生命,反之则能健康长寿。因此,人活一世,应当坦荡做人,处事光明磊落,见人发财眼不红,别人升官不生气,把金钱和名利置之度外。除此之外,如果看见叶落花谢、行云流水,更不要触景伤情、多愁善感。与其叹年华之消逝,畏老死之将至,不如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享受短暂的人生中无边的乐趣。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希望。因为人生是无常的,所以更要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最该做到的事情。

洒脱面对生活,笃定看待世事。人总是要老的,不要为年龄的增长而发愁,年龄的增长并不可怕,怕的是内心年龄的衰老。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而不在于活得长久。看重生命,必须要有一份好心境。而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不在人。

把一段生命看成一场漫长而又短暂的旅行,无论旅途如何,归宿如何,对待这仅有一次而且不能重来的风景,要学会自我解脱,做到清心寡欲。正如赵朴初先生临终《遗偈》所说:“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洒脱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沐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58609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3: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