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挥师京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1948至1949年建国之初,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进入华北之后,从城南庄到西柏坡再到进入北京建立首都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生动地反映了建国前毛泽东在军事指挥、外交斡旋、生活细节的诸多方面,描绘了共和国诞生前的辉煌印记,恢弘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大众协力开创新中国的历史篇章。
作者简介
陈宇,解放军首届历史系本科毕业,从军40年,数次参加边境卫国作战,曾供职连、团、师、大军区、中央军委办公厅等各级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多年从事中华智库、国家大战略、军事思想和战史研究。出版有关研究蒋介石的著作主要有:《蒋介石在大陆的后一百天》、《蒋介石败战长征路》、《黄埔军校年谱长编》等。
目录
第一章
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走出,偏要另出个太阳给蒋介石看看
横跨山西:以车代马,结束了最后一次步行军
风雪五台山
寂静的小山村难觅闲暇信步
毛泽东有令:不打倒蒋介石,谁也不能去见马克思
众说纷纭的城南庄遇险
穿上新衣服等待在花山,欲走有生以来路程最长的一次远征
第二章
放弃建都长春或淮阴的计划,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定在西柏坡
周末舞会:“西柏坡人”难得的轻松生活
毛泽东向斯大林发出了“放飞”信号
斯大林的特使仅带来耳朵,恭听毛泽东高谈建国韬略
大决战首战辽沈,“表扬”了蒋介石,严厉批评了林彪
蒋介石坐镇北平,指挥十万大军偷袭中共中央机关,欲擒获毛泽东
指挥淮海、平津战役
不收傅作义这个“小小的秘书”,却预定了个水利部长
七届二中全会上心情沉重的毛泽东
第三章
从西柏坡到北平香山:毛泽东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与北京的难解情结:人生初恋之地和终生信仰确立之地
在乾隆皇帝题名为“双清”的泉水池旁,指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别了,司徒雷登
接见各民主党派领袖,赢得百川归大海
与全国各路“诸侯”筹备会上统一意见,打下江山但不独坐江山
宋庆龄情系新中国
第四章
中南海的新主人确定开国大典佳期
今夜星光灿烂: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会
新中国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波折,起国名并非易事
“孙悟空的金箍棒”差一点上了新中国的国旗
排除天安门下的炸药与预演升国旗只升了半旗之谜
悬而难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国徽设计方案
大典前夕:神了!中共领导人在烈酒面前,个个也都是英雄豪杰!
第五章
开国大典: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高呼:升得好
陆、海、空三军大阅兵
人民空军受阅:破世界先例,携弹通过天安门上空
从井冈山拼杀出来的红缨枪,在天安门城楼前演奏出新中国国歌
天安门城楼下的意外枪声引来满天“礼花”
毛泽东说:正因为我进了京,我的亲友就不能进京工作
导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时间迈入2019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各条战线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了新征程。当今的不少年轻读者,出生在“强国时代”里,享受着我国高速发展的成果,缺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那段艰苦历史的认知,缺乏奋斗的动力。有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挥师京门》一书,本书生动详细地描写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1948年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段时间里,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历经了无数风险,以惊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扭转了中国历史发展车轮的雄壮史篇。希望本书能够激发读者爱党、爱国的热情,以及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激情。
精彩页
第一章
北京,对毛泽东来说,有着不解之缘分。
——作为湖南人的毛泽东,1918年他第一次跨出湘界走向外地,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北京。北京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有着中国任何其他地方所不及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北京这特定的、恢宏的政治气度中,毛泽东大开了眼界,认识世界的视角大大拓宽,从此完全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看中国,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看世界。
——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享誉全球的毛泽东,他在北京第一次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书籍,并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在此确定了自己终生的政治信仰。
北京,凝重的文化氛围对毛泽东有着潜在的熏陶与影响。尤其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职员的工作,又使他如鱼得水,他在这座拥有极大藏书量的“图书海洋”里,读到了从未读过的书,丰富了知识。北京深厚的文化、社会沃土和北大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毛泽东在成为革命者的同时,也为他把自己发展成为一代文化巨匠和思想巨匠积蓄了不可低估的力量。
北京,是一代名流学者、社会精英的荟萃地。毛泽东在北京接触到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等著名人士,这些名流学者精深的学问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对青年毛泽东都是一种精神鼓舞,这是毛泽东早年经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并在其后的个人修养和领袖品格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的,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多经历和机遇,都会遇到几个在人生道路上起决定作用的贤人“伯乐”,中国老百姓把这种人称为“贵人”。青年毛泽东的北京之行,就在北大恰好遇到了当时在此执教的那么一批“贵人”,尤其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格,使日后的毛泽东终生受益。
当1949年年初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进京,望到北平的城墙时,他深情地注视着脚下久违了的大地,曾无限感慨地说:“30年了1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个大好人,他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列主义者。可惜呀,他已经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我真正的好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在哪里呢!”
毛泽东的初恋也在北京。当年25岁的他,与杨昌济教授的女儿、刚满17岁的杨开慧相爱了。
杨开慧曾写下了她初恋时的情怀,说:“不料我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的许多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一直到他有许多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就有了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所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跟着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个命运!”
北京,为青年毛泽东壮行!这是毛泽东从湖南走向中国迈出的第一步。其中的哲理或天机,很耐后人琢磨。
最紧要的是:北京之行,使青年毛泽东开始了站在历史潮头的生涯1
30年后,毛泽东又返回北京来了!这次进京,是他的第三次进京,但他已不是当年“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带队人和“驱张请愿团”团长的身份,他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到北平建立新中国的首都来了。他这次所收获的是一个崭新的中国!
本书所叙述的正是1949年毛泽东的这次进京。
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走出,
偏要另出个太阳给蒋介石看看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当一代伟人毛泽东从这民族的源头里走出,新中国的太阳指日可见,即将升起在古老的亚细亚东方。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执意要求中共放弃军队和解放区,气势汹汹地对周恩来说:“告诉毛泽东,要和,就照这条件和,不然请他回延安带兵来打。”毛泽东闻言则幽默地说:“蒋介石大概是看不起我们这几条烂枪,但就是这几条烂枪,既可以同日本人打,也可以同他蒋介石打,同美国人打。蒋介石以为天无二日,地不可有二主,我就不信这个邪,偏要出两个太阳给他看看。”
果然,经过将近两年的军事较量,毛泽东即谋略开国大业于近时,中国的天空果真要出个红太阳了。
1948年年初,毛泽东来到了黄河岸边,这是他第二次从这里东渡黄河,他要由此进入华北,进入古都北平,立即着手出“太阳”的开国大业。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从这黄河岸边开始。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挥师京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015148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3
CIP核字 2019165666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