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一部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史实与史论相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的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社会保障从业者、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必读的工具书、教科书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胡晓义,1954年4月生,籍贯四川省安岳县。曾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执行局委员。现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及多项全国性社会保险政策、法规。2004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荣誉奖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篇 创业奠基1949—1959年 引子为新中国社会保障所做的思想和制度准备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失业救济 城市失业问题十分突出 针对不同群体多措并举 齐抓共管取得明显成效 失业救济制度的历史价值 第二章 建立施行劳动保险制度 东北等解放区的社会保险“试水” 制定《劳动保险条例》 基本制度和主要政策 社会反响热烈 实施效果明显 推进与纠偏并举 回望劳动保险制度的四个视角 第三章 建立公职人员保障制度 退休养老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 病假待遇 因公伤亡保障 生育保障 对20世纪50年代公职人员保障制度的反思 @向开创者致敬 第二篇 动荡岁月 1960—1976年 第四章 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第一节 添砖加瓦充实细化 扩大制度覆盖范围 细化工龄计算政策 完善医疗政策和病假待遇 优化社保管理服务 第二节 处理精减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政策中特有的时代印记 第五章 风雨飘摇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保障体系的j中击 第二节 农村合作医疗逆势而兴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第三篇 上下求索1977—1992年 第六章 社会保障领域的拨乱反正 第一节 恢复重建行政管理系统 第二节 发布104号文件 …… 第四篇 重构体系 1993--2002年 第五篇 城乡统筹 2003--2012年 第六篇 走进新时代 2013--2019年 导语 《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按照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脉络,分六篇记述了社会保障产生和沿革的概貌,展示了各历史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背景,提炼出一些基本经验,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希望本书能对社会保障从业者、研究者及关注社会保障的各方面人士深入了解新中国社会保障演进历程,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发展客观规律,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多角度的参考。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晓义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7418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93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32 |
| CIP核字 | 2019196294 |
| 中图分类号 | D63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