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中国思想史中的知识信仰与人间情怀)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本书所论及的人物、处理的事件,或许难以归类为哲学、史学或文学等等。而现代的研究,区别分科,专业当道,尽精微,极细腻,当然也很好,但其实我更关心的,还是这些被研究的对象,他们是怎么想的。时塞有通,否终有泰,怎么解决生命的问题?新旧扞格,妍媸并存,又怎么回应时代?他们对于知识,更多是在自我与他者、个人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的种种互动中我思故我在,情怀所及,既有贪痴嗔慢、偏见恩仇,又不想托足无门,失生迷路;而旅人漂泊,同气相求,渴望被人看见,却又自命文隐;为人为己,或少或多,于是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百余年前马克思的名言,竟成了我们进入历史的路径,也成了本书的主题宗旨。 作者简介 刘芝庆,1980年生于台北,政治大学中文所博士,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辅仁大学历史系学士。2015年9月到湖北经济学院中文系任教。 已出版学术专著:《从指南山到汤逊湖:中国的知识、思想与宗教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18年3月),《经世与安身:中国近世思想史论衡》(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17年2月)、《自适与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lO月)、《修身与治国一一从先秦诸予到西汉前期身体政治论的嬗变》(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914),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序 自序 王道、经学与身体 北宋理学“天人之道”溯源 观物之极,游物之表 心学经世陆象山 陈亮经学述义 “真迂阔”的儒者 见山又是山 理礼双彰 “情不能不因时尔” 文人论经 身体与美学 博学于诗 导语 这部书包括12篇独立论文,研究主题各不相同,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学,唐代至北宋的“天人之道”,南宋苏轼、陆象山、陈亮、叶适,到明末王夫之以至近代康有为、廖平与胡适之,各文论述内容表面上似不相干,但其实各文之间呈现一个贯通性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从个人之‘安身立命’到‘兼善天下’如何可能”。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中国思想史中的知识信仰与人间情怀)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芝庆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2099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2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96 |
| CIP核字 | 2019132221 |
| 中图分类号 | B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30 |
| 宽 | 156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