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及评价标准研究/艺术学理论文丛/中国艺术学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李荣有主编的《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及评价标准研究》为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会科学攻关项目“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及评价标准研究”(2013GH021)最终成果。本项目研究致力于艺术学门类学科建设,着重探讨“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与评价标准”问题。艺术学升级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厘清学科专业设置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对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汇集了当前艺术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在该领域里的最新成果20余篇,约30万字,分三个板块分别对“艺术学科基础理论”“学科专业设置问题”“学科专业评价标准”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论述,该项目成果的结集出版,将对我国当前艺术学门类学科建设及长远发展发挥有益的理论借鉴和重要的启示性作用,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李荣有,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研究中心主任、音乐学院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筹)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传统音乐委员会副主任等。长期以来坚守汉画乐舞艺术图像学研究这一阵地,并在中国音乐图像学和艺术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先后主持完成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其他科研成果奖数十项。2003年度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建了浙江省第一个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以及全国第一个中国音乐图像学研究专业方向。2011年度参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写《艺术学理论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两个纲领性文本的起草工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艺术学科宏观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审美: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维度 “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研究 新视野、新背景、新观念的相互协调——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学理论建设思考 中华乐教传统是当代美育与艺术理论体系的根和魂 中华乐教传统在凝聚民族精神和 道德资源方面的作用 梁启超趣味教育主张的艺术学意义 第二编 学科专业设置问题研究 关于“艺术学学科设置问题”的对话——张道一先生访谈录 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 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属性与专业建设 关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命名的思考 “艺理学”作为艺术学中的一个学科名称 也谈“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命名问题 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的宏观构想 第三编 学科专业评价标准研究 艺术管理学科三个层面问题思辨——3K、3M、3D概括法则 图谱学·金石学·图像学:中国艺术文化史实证研究 体系的完美链接 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模式研究 史境求证:中国艺术史不可忽视的考证性工作 中国艺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中国艺术史体例与史料关系研究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及评价标准研究/艺术学理论文丛/中国艺术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荣有 |
译者 | |
编者 | 李荣有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0359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8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6 |
CIP核字 | 2018219335 |
中图分类号 | J-4 |
丛书名 | 艺术学理论文丛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