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牛天赐传(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大师童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了一千多篇(部)作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老舍的作品尤以长篇小说著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牛天赐传(老舍儿童文学全集)》,收录的是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小说写一夫妇看到门口有一个小孩子。这个孩子是老天爷给的,就叫牛天赐,天赐什么都不会做,养父母一死,他就玩完了,怎么办……

内容推荐

《牛天赐传(老舍儿童文学全集)》收录了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小说写一对牛姓夫妇收养了一个在其门口被发现的小孩子,这个孩子是老天爷给的,就叫牛天赐。天赐什么都不会做,养父母一死,他就玩完了。怎么办……

目录

天官赐福

歪打正着

子孙万代

钩儿套圈

解放时期

哗啷棒儿

两种生活

男女分座

换毛的鸡

开市大吉

没有面子

教育专家

领文凭去

桃园结义

天罗地网

一命身亡

到乡间去

月牙太太

诗人商人

红半个天

人面桃花

家败人亡

隐士卖梨

狗长犄角

试读章节

要不是卖落花生的老胡,我们的英雄也许早已没了命;即使天无绝人之路,而大德日生,大概他也不会完全像这里所要述说的样子了。机会可以左右生命,这简直无可否认,特别是在这天下太平的年月。他遇上老胡,机会;细细地合算合算,还不能说是个很坏的机会。

不对,他并没有遇上老胡,而是老胡发现了他。在这个生死关头,假如老胡心里一别扭,比如说,而不爱多管闲事,我们的英雄的命运可就很可担心了。是这么回事:在这个时节,他无论如何也还不会招呼老胡或任何人一声,因为他是刚降生下来不到几个钟头。这时候他要是会说话,而很客气地招呼人,并不见得准有他的好处;人是不可以努力太过火的。

老胡每天晚上绕到牛宅门口,必定要休息一会儿。这成了一种习惯。他准知道牛氏老夫妇绝不会照顾他的;他们的牙齿已过了嚼糖儿豆儿的光荣时期。可是牛宅的门洞是可爱的,洁净而且有两块石墩,正好一块坐着,一块放花生筐子,好像特为老胡预备下的。他总在这儿抽袋烟,歇歇腿,并数一数铜子儿。有时候还许遇上避风或避雪的朋友,而闲谈一阵。他对这个门洞颇有些好感。

我们的英雄出世这一天,正是新落花生下市的时节,除了深夜还用不着棉衣。天可是已显着短了;北方的秋天有这个毛病,刚一来到就想着走,好像敷衍差事呢。大概也就是将到八点吧,天已然很黑了,老胡绕到“休息十分”的所在——这个办法不一定是电影院的发明。把筐子放好,他掏出短竹管烟袋;一划火柴,发现了件向来没有在那里过的东西。差点儿正踩上!正在石墩前面,黑糊糊的一个小长包,像“小人国”的公民旅行时的行李卷,假如小人国公民也旅行的话。又牺牲了根火柴,他看明白了——一个将来也会吃花生的小家伙。

老胡解开怀就把小行李卷揣起来了。遇到相当的机会,谁也有母性,男人胸上到底有对挂名的乳啊。顾不得抽烟了,他心中很乱。无论是谁,除了以杀人为业的,见着条不能自己决定生还是死的生命,心中总不会平静。老胡没有儿女,因为没娶过老婆。他的哥哥有儿子,但是儿子这种东西总是自己的好。没有老婆怎能有儿子呢?实在是个问题。轻轻地拍着小行李卷,他的心中忽然一亮,问题差不多可以解决了:没有老婆也能有儿子,而且简单得很,如拾起一根麻绳那么简单。他不必打开小行李卷看,准知道那是个男小孩;私生的小孩十个有八个是带着小麻雀的。

继而一想,他又为了难:小孩是不能在花生筐子里养活着的,虽然吃花生很方便,可是一点小的娃娃没有牙。他叹了口气,觉得做爸爸的希望很渺茫。要做爸爸而不可得,生命的一大半责任正是竹篮打水落了空!

不能再为自己思索了,这太伤心。

假如牛老夫妇愿意收养他呢?想到这儿,老胡替小行李卷喜欢起来。牛老夫妇是一对没儿没女而颇有几个钱的老绝户,这条街上谁都知道这个,而且很有些人替那堆钱不放心。

他拍门了,正赶上牛老者从院里出来。老胡把宝贝献出去。牛老者是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不怎么尊严,带出来点怕太太的精神,事实上也确是这样。老者接过小英雄去,乐得两手直颤:“在这儿捡起来的?真的?真是这里?”

老胡蹲下去,划了根火柴,指明那个地方。老者看了看,觉得石墩前确有平地跳出娃娃的可能:“只要不是从别处拾来的就行;老天爷给送到门上来,不要就有罪,有罪!”可是,“等等,我请太太去。”老者知道——由多年的经验与参悟——老天爷也大不过太太去。他又舍不得放下天赐的宝贝,“这么办好不好,你也进来?”于是大家连同花生筐子一齐进去了。

牛老太太是个五十多岁,很有气派的小老太太,除了时常温习温习欺侮老头儿(无论什么都是温故而知新的),连个苍蝇也舍不得打死——自然苍蝇也得知趣,若是在老太太温习功课的时节飞过来,性命也不一定安全,老太太在动气的工夫手段也颇厉害。P9-11

序言

老舍先生喜欢小孩,在他还是单身汉的时候就如此,到老了,还是这样。他是个和儿童文学有缘的人。

有一次,在青岛,那是1934年左右的事情,给中学生讲演,老舍先生说:“我比较满意的,要算《小坡的生日》,因为我的个性,喜欢小孩,现在虽然到中年,小孩的天真,还有些保留着,天真烂漫,写得较为真切。以后对这类作品,还多加努力。”

这段话,可以当作《老舍儿童文学全集》的真正“序”,是了解老舍儿童文学的总纲。

老舍先生是学师范的,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相当于高中毕业,直接被派去当小学校长,以后,一直到1 937年底,都是教书的,教小学、中学和大学,包括到英国去,也是教书,而不是留学。他的一生,有半辈子,是在学校里,和小孩子,和青少年们在一起。

1 921年,他当了京师教育局的北郊劝学员,工资拿到每月二百元,收入非常丰厚,是一个富有的地方教育官,负责管理北京北郊的所有私塾。干了II#-,突然主动辞职,跑到天津南开中学去教书,薪水降为每月四十多元,但他心甘情愿,因为整天可以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愉快、轻松、无忧无虑,自己也跟着显得朝气勃勃了。这个决策成了他的人生转折点,至关重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舍先生热爱小孩子的个性。

这种特殊的天性导致老舍先生一辈子都在关心儿童文学,都在身体力行,为儿童创作作品,由第一篇作品开始,直至生命I~#-61;虽然,他并没有被冠以“儿童文学作家’’的头衔。

其实,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在这个领域里的成就也足可以让他的名字和那些最杰出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名字并列。

还是在那次给青岛中学的讲演中,他提到他的第一篇作品:“我在南开中学教书,因为同人中多喜欢写小说的,我也写过一篇,这是十二年前的事,那篇稿子早已丢了。”现在,在1 922年《南开季刊》第2、3期合刊上,找到了署名“舍予’’的短篇小说《小铃儿》。那是描写一位小学生为给在南京战死的父亲复仇,每天练习拳脚,准备着长大以后打小日本,雪国耻。

老舍先生正规的大部头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前面提到的那部《小坡的生日》,那是]929年在新加坡开始创作的。在新加坡完成了四分之三,回到上海,住在郑振铎先生家完成的。他自己满意这部作品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如他自己所说:“我自己把白话拿定了,能以最简单的言语写一切东西了。这本小说在文字上给我回国以后的作品打下了基础,我不再怕白话了;我明白了这点白话的力量。”另一个原因是老舍先生深喜自己还未全失去赤子之心,虽然那时,他已三十多岁了。他觉得写这样的书,使他年轻,使他快活,他愿永远做“孩子头儿”。

1934年,老舍先生在济南创作了一部名为《牛天赐传》的长篇小说,它的“书胆”是一个小孩儿,名牛天赐。这部小说是写小孩儿的,主人公是小孩儿,但并不是写给儿童看的,是写给大人们看的;不过,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关乎儿童的教育和培养的。这个主题是老舍先生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他说:“我对小孩子是非常感觉趣味,而且最有同情心的。……对小孩子,我就一律的看待,小孩子都可爱。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受压迫的,其中的每一个都值得我们替他呼冤,代他想办法。可是小孩子就更可怜,不但是无衣无食,就是打扮得马褂帽头像小老头的也可怜,牛天赐是属于后者的。”

抗战时期,老舍先生写过抗战儿歌,写过名字叫《小木头人》的童话,都是为了宣传抗战。

1 949年底,老舍先生由美国回到北京,开始了他的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以写话剧剧本为主。他注意到,当时儿童文学比较弱,于是,他就和在中国作家协会当领导的作家同行们一起,向全国作家发起了一个运动,号召每位作家都要为儿童起码创作一部作品。他自己以身作则,写了一出三幕五场儿童剧,名字叫《宝船》,发表在1960年3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它是根据江苏铜山民间故事编的童话剧。这出戏先是由木偶剧团演出,后来于1 962年6月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老舍先生多次去剧院朗诵剧本,坐在观众席里和小朋友一起观看演出。看见小观众在台底下笑,他也笑,看见小观众为台上的王小二、大白猫、大蚂蚁、大蜜蜂、仙鹤着急,他心中暗暗觉着得意,觉得他还有资格当“孩子头儿”。当时他还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儿童剧的语言》,强调作者要先体验儿童的心理状态,而后才能创造出浅明而有教育性的语言。

老舍先生晚年,除了话剧和曲艺之外,他还致力于歌剧的创作。他一气写了三部歌剧,其中1960年6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歌剧童话《青蛙骑手》,是根据藏族同名民间故事改编的。

纵观世界上的文学创作,有一条可以成为规律性的文学现象格外令人注目,那就是大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会给儿童写文学作品,如俄国的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我国“五四”时期的一批先行者如鲁迅先生、陈独秀先生,也是如此。他们非常注意儿童的健康身心发展,注意儿童的早期教育,亲自写童话,编儿童教育课本,流行于世,成为经典。老舍先生是大作家,他就善于用大手笔写儿童文学作品,这部~,411睫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套《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就是一个明显的毋庸置疑的好证明。

我对它的出版表示祝贺,以为是一件大好事,大善事,大喜事!

2015年初

书评(媒体评论)

老舍先生是大作家,他就善于用大手笔写儿童文学作品,这部由眉睫先生主编的我国第一部《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就是一个明显的无庸置疑的好证明。

——老舍之子舒乙

这套“大师童书系列”的出版,对于以往几童文学史话语中的“儿童文学”概念,作出了内涵和外延上的拓使,主编眉睫是依据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念,衡量、筛选作品,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建构出了这样一个大师级别的儿童文学世界。

——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牛天赐传(老舍儿童文学全集)/大师童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151583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5101112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5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