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融汇亲和的京味文化/首都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王旭,陕西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在《史学月刊》《城市史研究》《清史论丛》《北京史学》《京师文化评论》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帝都之影:京味文化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京味源起与概念生成
第二节 京味文化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京味文化的内在特质
小结
第二章 新旧之间:京昧文化的构成与要素
第一节 衣食住行与京味土壤
第二节 民间习俗与京味底色
第三节 市井日常与京味风韵
第四节 文艺作品与京味旋律
小结
第三章 诚信重礼:京味文化的传统延续
第一节 制度规设与礼法传递
第二节 老字号与京味品质
第三节 京腔京韵自有多情
第四节 京风学脉与都城气象
小结
第四章 通达自在:京昧文化的个性表达
第一节 旗人生计与散逸基调
第二节 商业空间与京味发育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京味范围
第四节 江湖消退与规则重构
小结
第五章 雅俗共赏:京味文化的兼容博通
第一节 皇权投射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文化转向与雅俗空间
第三节 经济运转与京味流风
第四节 知识转型与文人群像
小结
第六章 和乐交融:京昧文化的和谐共生
第一节 都城形制与市井风华
第二节 土气洋气与京城品位
第三节 多元文化与京味扩张
第四节 到京华去与文化符号
小结
第七章 传统之后:京昧文化的传承建构
第一节 传承京味与重回原乡
第二节 建设京味与政策导引
第三节 消费京味与重塑认同
第四节 百年演进与当代发展
小结
结语——京味文化之断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京味的形成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过程,这就意味着京味不仅与历史事实不可割离,而且与各色文学创作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京味的“万花筒与西洋镜”。历史是一个京味的显微镜,虽然不一定能够见微知著,但是可以探寻出京味的底色与风韵。京味又是历史的折射镜,尽管近代中国历史所投射的图谱带光怪陆离,但是京味仍然突出了历史的文化主线与演进特征。历史与文化两种图景与旋律不断叠加,就是现代京味文化一种别样的沉淀与镜像。  此种“京味”,是一个共享开放的文化体系,可以品尝,可以感悟,可以触摸,也可以书写。作为个体的“我”确实不是一个北京人,也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北漂”与“追梦者”,没有“土著”的珍贵回忆,也。缺失一种日常观察的涓滴印象。只是,试图从“他者的眼光”与“历史的光影”之中,对于自我理解的北京文化,做一个长时段的勾勒和描述,在创作层面应该是有某种平等性的。  这本小书立足于百年来京味文化的全景扫描,是在前人丰厚记录和研究基础之上进行的一个关于北京文化的新思考与再整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融汇亲和的京味文化/首都文化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2292
开本 32开
页数 3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34
CIP核字 2019057639
中图分类号 K291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