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雪梅清香(梅兰芳薛觉先交谊纪)(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缅怀京剧大师梅兰芳、粤剧大师薛觉先交谊90周年及二位大师为中国戏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国文化院、香港粤剧学者协会、广东八和会馆、北京梅兰芳纪念馆、香港特区京昆剧团等联合主办,香港西九文化区、香港八和会馆、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新光粤曲艺术促进会、香港京剧研习社、饶宗颐文化馆、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灏天集团等共同协办的“南薛北梅”艺术系列活动,于2017年9月至12月期间在香港隆重举行。该项活动以梅兰芳、薛觉先的艺术成就为主题,旨在通过演出、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使观众深入了解梅、薛二位戏曲大师的艺术精神,以促进香港中华戏曲的传承发展。2017年9月2日,“薛觉先艺术欣赏会”在香港沙田大会堂演奏厅拉开帷幕,当晚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可见活动反响之热烈以及人们对大师情感之深。“南薛北梅”国际学术研讨会、梅兰芳艺术欣赏会、“南薛北梅”香江情文物展览相继于12月16、17日分别在香港太空馆演讲厅和香港大会堂展览厅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雪梅清香(梅兰芳薛觉先交谊纪)(精)》作者吴开英先生是“南薛北梅”国际学术研讨会特邀嘉宾,他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期从事梅兰芳研究,成果丰硕,曾应邀赴国内外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讲学,著有《梅兰芳艺事新考》《梅兰芳祖籍考》《梅兰芳若干史实考论》《耕耘集一吴开英艺术文选》《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学术专著。本书根据作者在香港“南薛北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作者依据北京梅兰芳纪念馆馆藏资料以及梅兰芳幼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的回忆,细致地记述了梅兰芳、薛觉先二位大师生前坦诚交往的深厚友谊,并附以180多帧珍贵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人们穿越时空走近大师,感知二位大师不同凡响的交情。本书文笔洗练,资料丰富,对研究梅派、薛派艺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序言南薛北梅梨园清香/刘祯 引言 初识羊城订下终生之交 香港聚首互勉保持气节 羊城重逢憧憬美好未来 葆玖撰文回忆父辈往事 雪梅清香旧影如诗如歌 梅兰芳战时在香港影像 梅兰芳、薛觉先战时在香港/和久田幸助 《天女散花》剧本影印 《天女散花》剧本作者考 ——兼谈剧本署名“缀玉轩”之缘由/吴开英 薛觉先旧影选萃 结语 附录一纪念戏剧大师梅兰芳/叶秀山 附录二薛觉先对粤剧的贡献/谢永光 附录三“南薛北梅”艺术系列活动剪影 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雪梅清香(梅兰芳薛觉先交谊纪)(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开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4483 |
| 开本 | 20开 |
| 页数 | 1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80 |
| 出版时间 | 2018-05-01 |
| 首版时间 | 2018-05-01 |
| 印刷时间 | 2018-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24 |
| CIP核字 | 2018060474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8=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2 |
| 宽 | 217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2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