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锁22个尘封已久的密码(中国历史非常档案)
内容
试读章节

内外夹控,内敛外张———个既有远见卓识,又用权力改写历史的女人

女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也从人口的膨胀而开始。但女性在男人权力的争夺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吕雉作为刘邦统治的继承者,遵守刘邦临终安排,相继任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功臣辅政。而这些大臣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吕后统治的时期,在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后为了达到安稳的统治局面,深谋远虑,励精图治,成为改写历史的女人。吕雉改变了近千年的分封制度,使国家彻底统一,并为西汉后世留下了切实可行的各项政策措施。

刘邦出身农民,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的神话,吕雉可以称得上是女人把握政权的鼻祖。吕雉的父亲早年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后在刘邦任亭长时把吕雉嫁给了刘邦。

吕雉嫁给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又乐于交往,不务正业,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吕雉便带着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刘邦率众起义期间,吕雉被官府关进大牢,历经磨难,性格更加坚毅果敢,后由萧何多方周旋才得以出狱。

刘邦与项羽为了争夺天下,连年征战。公元前202年1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于垓下(今安徽固镇东北)展开决战。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只有率800人突围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境),这时项羽身边只剩下28骑了,一亭长愿带项羽逃至江东重振霸业,遭项羽拒绝。项羽带着28骑大战汉军,最后全军覆没,项羽不愿被俘受辱,于是在乌江自刭而死。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北)。

吕后深通谋略,为稳固刘邦的地位献计献策,同时也将威胁到刘邦地位的权臣们一一铲除。先是用计铲除了威胁最大的韩信,并令将韩信的三族全部绞杀。后来因为刘邦率军讨伐陈稀的途中,到达邯郸时,向梁王彭越征兵。彭越说有病,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

这使得刘邦很生气,就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彭越不听从他的意见,仍然说有病。彭越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太仆慌忙逃到刘邦那儿,控告彭越和扈辄阴谋反叛。于是刘邦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不曾察觉,结果被逮捕了,刘邦把他囚禁在洛阳。

经主管官吏审理,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依法判处。但彭越苦苦哀求,刘邦也深感彭越的功劳,于是就赦免了他,把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彭越向西走到郑县,恰巧吕后从长安来,打算前往洛阳,路上遇见彭越,彭越对着吕后哭泣,亲自分辩没有罪行,希望回到故乡昌邑。

吕后心想:放虎归山,必留后患,不如斩草除根。于是吕后马上表面同情起来,安慰彭越,并表示一定要向刘邦澄清此事,还彭越一个公道。吕后和彭越一起向东去洛阳后,吕后便马上还了一张脸,将彭越囚困起来,并对刘邦说:“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所以,我带着他一起回来了。”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经刘邦批准后,诛杀了彭越,并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彭越死后,栾布违命前去收尸被捉拿,栾布义责刘邦,最终被释放,并被任命为都尉。但吕后为了杀一儆百,将彭越的尸体施以醢刑(即把人剁成肉馅,做成肉酱),并被分赐给各路诸侯品尝。

吕后所生的儿子是太子刘盈,而刘邦极为宠爱戚夫人,因为戚夫人多才多艺,会鼓琴、歌唱,精于舞蹈,又能极力侍奉刘邦。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认为太子刘盈软弱,不像自己,就想要改立如意为太子。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吕后得知讯息后非常担心,此时有人为吕后设谋,让他找张良谋划。吕后就让他的哥哥吕泽劫持张良,逼着张良献计。张良对吕泽说:“皇上在战争困难的时候确实能够听我的意见,但是,现在是因为爱而要废长立幼,这已经不是靠说能了结的事。但是,皇上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长的高士)却始终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皇上对臣下态度一贯傲慢。如果你们想个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上朝之时陪伴太子,皇上一定会看见。皇上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也许会有一用。”吕后听后立即派吕泽让人带了太子的亲笔信,还带了一份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经过一番辛苦,终于将这四位高士全请来了。

一次朝宴,高祖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胡须、眉毛都白了,服装、帽子非常讲究。高祖很奇怪,就问他们:你们是谁?四位老人上前回答,并各自报了姓名: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听说后大为吃惊:我请你们多年,你们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要随从我的儿子呢?四位老人回答:陛下轻视读书,又爱骂人。我们坚决不愿受辱,所以才因为恐惧而逃亡。如今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说:烦请诸位好好替我照顾好太子。四位老人敬完酒,离去。刘邦看着离去的四位老人,指着他们对戚夫人说:“我想更换太子,但是,他们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了啊!吕后真是一位明智之人啊!”从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刘盈年幼仁弱,大权握在吕后手中。公元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病逝,立少帝刘恭,吕太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

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见书之后,十分恼怒,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造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吕后感觉很有道理,便采纳了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体衰,发齿也脱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雉为了保护自己的统治,分封吕姓诸王,极力扩展吕氏势力。刘恭长大一些后,得知自己的母亲是被吕后害死的,就对侍从说:“她杀了我的母亲之后,又在利用我,等我长大成人之后,一定要讨回公道。”吕雉得知此事后,将刘恭囚禁在永巷(即宫廷监狱),对外声称皇帝重病,拒绝接见任何人。吕雉又对朝臣说皇上重病,无法治理国家,应有人接替,得到朝臣肯定。于是,刘恭被废黜,并被处死。

公元前184年,吕后立刘弘为少帝,吕太后照旧临朝天下,所以刘弘不称元年。吕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沿用刘邦所设立的“无为而治”的策略,重农抑商,恢复并发展生产。提倡以农为本,鼓励从事农业生产;对商人实行抑制政策,禁止他们衣丝乘车,并加倍征收他们的赋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除秦苛法,约法省刑,禁网疏阔,治民尚清静宽舒,以求百姓安逸。

吕后在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汉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后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太后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

吕后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为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又封其妹吕绥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的吕后突然病重,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但吕氏最终还是被刘氏皇族所击败了,吕氏一族也死伤殆尽。吕后可能因为这样的结果而失落,但吕后不仅为汉朝的稳定作出了贡献,还为汉朝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基础。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吕后不仅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也是结束了中国分封制度的杰出女性统治者。

P17-22

后记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每个人都显得很渺小。所以在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感受着历史的恢弘与澎湃、巧妙与安排、争名与夺利、惨痛与无助、执著与奋斗、辛酸与无奈。

正是因为饱含了太多,历史才让人有着无限的回味与感慨。

历史不仅是让后人了解和欣赏的,更是让后人感悟和警醒的。历史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个拥有着无限知识的老师,在它的教诲下,使人能够得到无穷无尽的收获,并同时获得无穷无尽的动力,能够更加直接地去面对人生,能够更加有勇气去迎接困难和挑战。

面对历史中的沉浮与成败,争夺与取舍,使我不得不更加深层地去体会它,把历史中那些非常有价值的人物和片段提炼出来,让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来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与事件中成功的密码、失败的密码、权力把控的密码、“兔死狗烹”的进退密码、弱者的生存密码、布衣的奋斗密码等等。

围绕着皇权的争夺与统治,残暴与阴狠、阴谋与欺骗、杀戮与不仁等等,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但只有了解,才能警醒。而面对那些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为国为民的人物,他们的精神是值得后世敬仰和学习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宝贵精神食粮。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当回味历史、了解历史、珍视历史、捕捉历史、借鉴历史,让历史成为我们不断奋斗与进取的导师。

目录

【“兔死狗烹”定律——功臣的进退】

 功成身退——范蠡与文种一个逍遥一个遭屠戮/002

 难舍权贵——韩信知进却不知退的下场/007

 权贵势大,不知收敛——功高盖主之后的下场/011

【幕后政治——皇权背后的女人】

 内外夹控,内敛外张——一个既有远见卓识,又用朽叻改写历史的女人/017

 改朝换代——皇权残狠争夺中的奇迹/022

 以柔制刚,以仁忍制强——左右清朝国运,以仁柔辅政的孝庄太后/026

 心计与胆略——皇权背后的皇权/031

【商人的政治思维——权力经营之道】

 良商——取之于民,利之于民的商业精华/036

 政商——商业是求取权力的最好跳板/039

 官商——商业经营中的为官之法/043

【平民与皇帝——奋斗与成功的衔接】

 任用贤能——无为而有为的布衣皇帝/049

 把握时机——坚持不懈、随机应变、听言纳谏才是成功之道/053

【弱者的生存智慧——困境中进发的动力】

 忍辱负重、蓄积而发——忍痛求全,终成大业的弱者智慧/063

 胸怀天地、仁柔为术——谦恭包容的布衣王者/068

【文臣与武将——权力与命运的争衡】

 文臣——权力的欲望与权术的周旋/074

 武将——功劳所带来的骄狂/076

【人才经济学——智者的用人艺术】

 因材施用、以德报怨一不计前嫌的用人策略/083

 用人用谋、唯才是用——听取他人建议的成功之道/088

【帝商——皇帝厚黑学的典型样本】

 柔术除患——把弄人心的皇权策略/093

 强权除患——杀戮治国的恐怖方针/097

 刚柔并济的除患策略——亦刚亦柔的帝王排患手法/102

【帝王遗嘱——王朝更替的密码】

 遗言料算平诸吕——智者的长远见识与谋知/108

 立储的风波与遗祸——帝王的无奈与遗憾/110

【君与臣——融合与驾驭的绝对把握】

 双面利用的典范——相互间的借力取利/116

 勇柔兼备——游刃有余的君臣之道/122

【名与利——名利争夺背后的细节】

 借风驾船——踩着他人的肩膀去攀爬/126

 耍尽谄媚——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131

 以忠掩奸——用伪术谋权的父子两代宰相/134

【人谋与天机——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巧妙搭配】

 借地利、得人和的伐纣大业——握天时、借地利、得人和的巅峰之作/142

 天谋与人谋的顺时之用——从五胡十六国到隋朝建立的人谋与天时/146

 应机而起,地利为用——混乱局面中的决断/153

【以弱敌强——胜负之道,存之于内】

 破釜沉舟、激励军心——兵将一心使得百二秦关终属楚/157

 临危不乱,乱中取胜——以不变应万变,以乱为机的弱者决策/162

【对手——真正能帮助你进步的人】

 以牙还牙、斗智斗勇——知己知彼、智高一筹的典范/168

 以守代攻、以御强敌——针锋相对的两个智者/172

【乱世枭雄——把握时机的王者】

 伺机而起、统战得时——气吞万里如虎的金戈铁马/180

 乱中有智、粗中有细——乱世枭雄的征战与夺权/184

【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命运与性情的博弈】

 先做逆臣、后为忠良——先逆后忠的人生抉择/191

 恃才傲物、志大目短——自以为才华无比的狂人/198

【一个硬币换座金山——历史中的赌徒逻辑】

 舍己尽忠、蛊惑君心——疯狂的尽忠与谋权之路/202

 空手套白狼、外实内奸——耍尽手段的赌徒生涯/207

【布衣的奋斗哲学——坚持梦想,成就自我】

 卑则忍、贵则仁——堪受胯下之辱的布衣元帅/215

 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冰粥度日的艰辛之路/217

 苦心更苦德、仁心更仁志——困境中成长的清官/220

【丞相的能为与宿命一治国安邦的权衡与取舍】

 以智为治,以理循章——明理治国的丞相/224

 曲意逢迎、巧思明智、以情谋策——为国为民的“救时宰相”/226

 大胆改革,力除弊端——穷则变、变则通的为相策略/230

【言官与皇帝的作为——用语言去改变事态的强者】

 劝谏——以借鉴的方式去改变君王的思考/238

 巧谏——以诙谐的方式达到效果/241

 直谏——以耿直为国的心态去阐述观点/244

【酷吏也是冤大头——皇帝豢养的鹰犬】

 以暴制暴、暴终除暴——“鞠躬尽瘁”的酷吏/248

 权力的维护者,也是权力的牺牲品——武则天最得力的爪牙/251

【太监的弄权之术——谗言献媚的擅权能者】

 投机倒把,结党营私,谋朝篡位——太监专权中的佼佼者/257

 编织罪名,排除异己——残忍的太监谋权之路/262

 处事周全,左右逢迎——太监谋权与得宠的手法/268

后记/271

主要参考书目/272

序言

历史是一片天空。历史是一条河流,历史需要了解,历史更需要解读,而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片段,都像是一个密码箱一样,需要用密码去打开它,让它的真实面目展现出来。

在中国的历史中,有许许多多出身贫寒。家徒四壁的布衣平民,虽然出身不能由自己决定,但他们通过不懈的刻苦努力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够从最底层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人物,并建立他们的丰功伟绩。就如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天下;范仲淹以冰粥充饥,连年苦学,终于成为一代名相;项羽破釜沉舟、以弱敌强,终能使得“百二秦关终属楚”。他们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而他们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太多的权势纷争,太多的尔虞我诈,为了富贵与皇权,为了能达到统治目的,多少豪杰能够把握天时,独断天机,并同时利用地利与人和的先决条件,在四分五裂的局势中揭竿而起、扩张势力,竞相吞并,致使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即便在纷争过后终于得到了统一和暂时的国泰民安,但在统治的过程中,君臣之间出于权力的争夺,各类弊端又不断产生。

从武将争功、功高盖主,到文臣专权谋政、结党营私,这便又开始了皇帝与大臣们的内部斗争,而在相互的争斗中,受牵连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如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由于武帝命宠臣江充查办此案,江充因与太子刘据有隙。便以巫蛊之由陷害太子刘据,致使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后来大臣田千秋上书诉说太子的冤情,才使得整个事件真相大白,汉武帝因此诛灭江充三族,烧死一同陷害太子的苏文。又比如朱元璋为了除去丞相胡惟庸、蓝玉等文臣武将对皇权统治的威胁。发动的“胡蓝之狱”剪除了“蓝党”与“胡党”,使得从朝廷到地方被诛杀的官员难以统计。

历朝历代中,许多智者能够招贤纳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通过对人才的把控和驾驭,使自己能够成为至上的统治阶级。而另一类谋取发展的赌徒。则将自己视为赌注,通过自己的巧言善变、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擅权弄势,为了获得至上的权贵,不惜出卖自己的良知与灵魂。在这场赌博的最后,只不过是将自己也输掉而已。

权力是让人渴求而又能够使人迷失方向的东西,而人们对权力的奢求却总是无尽的。多少功臣因为贪图富贵荣华,而最终得到的却是“兔死狗烹’’的下场;多少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惜广开杀戮,甚至残害自己的儿孙;又有多少文臣武将为了争名夺利,不择手段地陷害对方,巧立名目,互相拆台,导致政局混乱。两败俱伤,甚至双双毙命。

而在皇权的统治过程中,不能忽视的还有自吕雉开始,便在很多历史时期出现的女性幕后政权统治现象,甚至从幕后到台前,武则天便是其中的典型。难能可贵的是像孝庄太后那样的奇女子,能在国家危亡、内忧外患之际。谋划出有效的方法、措施,使清朝在时局动荡中安稳下来。孝庄太后还通过自己的仁德之心,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为清朝逐步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性是源于物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人类能够不断地发展、延续、进步。也正是因为明智的人能够了解人性,把握人性,驾驭人性,从而成为王侯将相,甚至是改变历史的王者。

本书通过对历史的思索与推理,将历史中的人与事辅以了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画面,通过布衣的奋斗,君臣的博弈,女权的幕后政治,名利的追逐,大臣间的权力争夺等等各个方面和层次,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物,更深度的历史过程,更鲜明的人物脉络,更丰富的故事情节,从更深的层次除去了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争夺与摒弃、奋斗与赌博、博弈与取舍的终极密码。让历史上的人与事更具有价值与意义。

内容推荐

历史需要被了解,历史更需要被解读,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片段,都像是一个密码箱一样,需要用密码去打开它,让它的真实面孔展现出来。

文种、范蠡,同是忠臣,为何一个惨遭杀戮,一个逍遥快活?西楚霸王项羽如何使得“百二秦关终属楚”?草根出身的刘邦,胸无点墨,为何能成为中国第一位布衣皇帝?东方朔如何察言观色,以巧谏得势?王莽如何空手套白狼。实现了皇帝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厚黑之学?“奇女子”孝庄太后为何能左右清朝国运?“十年十升”的曾国藩,如何拿捏君臣之道,深得慈禧信任?……

谜一样的历史,谜一样的古人,鲜为人知的内幕,历史的密码昭然若揭。

《解锁22个尘封已久的密码》由吴倩编著。

《解锁22个尘封已久的密码》通过对历史的思索与推理,将历史中的人与事辅以了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画面,通过布衣的奋斗,君臣的博弈,女权的幕后政治,名利的追逐,大臣间的权力争夺等等各个方面和层次,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物,更深度的历史过程,更鲜明的人物脉络,更丰富的故事情节,从更深的层次除去了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争夺与摒弃、奋斗与赌博、博弈与取舍的终极密码,让历史上的人与事更具有价值与意义。

编辑推荐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太多的权势纷争、尔虞我诈。为了富贵荣华,多少豪杰揭竿而起;为了权力地位,多少臣子结党营私。布衣的奋斗,君臣的博弈,一个个鲜活的事件为我们揭示成功与失败、争夺与摒弃、博弈与取舍的终极密码。

草根英雄、布衣皇帝,如何才能应运而生?

进退之道、厚黑之学,怎样成就乱世枭雄?

吴倩编著的《解锁22个尘封已久的密码》以22个密码带你亲临历史的瞬间,见证世事的沉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锁22个尘封已久的密码(中国历史非常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8796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04:50